新加坡自今年二月中開始,一度成為除了中國以外新冠肺炎最為嚴重的國家。但在第一時間,新加坡衛生部立即啟動抗疫津貼計畫,凡罹患呼吸道疾病的新加坡公民與永久居民,到指定的900家私人診所看病都能獲補助,個人僅須付新幣10元。也就是說,新加坡公民與永久居民如出現咳嗽、發燒、流鼻水與喉嚨痛等呼吸道症狀患者,只需要支付新幣10元(約新台幣230元)的看診與醫藥費用。這點在讓有狀況的人民能夠立即得到醫療照顧,起了很大的作用。畢竟新加坡也是一個高所得高消費的國家,如果沒有這樣從基層補助抗疫津貼,會有很多感染者因為沒錢看病,或是為了省錢輕忽,而造成更大層面的社區感染。這點,是除了擁有優良健保系統的臺灣以外其他國家可以效法的。筆者相信,在歐美國家,會造成這樣可怕的大流行,就是因為長期以來的醫療習慣,以昂貴的醫療費用造成的。人民沒錢去看病,也怕確診或是疑似確診時,無法工作造成的經濟斷層而對生活形成衝擊。

  近一個月來,新加坡的防疫形象已在改變中。新增確診人數下降、零死亡率,治癒率也很高,大幅減輕了醫療系統的壓力。回顧新加坡在農曆年後,確診病例人數攀升,出現社區感染,但新加坡政府仍定調「一般人不用戴口罩、輕症者或只需看家庭醫生」,一度被嘲笑是像英國政府失敗的「佛系防疫」措施。但這樣外界看似「佛系防疫」的政策,在實際上,新加坡政府卻落實了對外防堵、對內監控的五大嚴格措施:

一、疫情警戒調到次高等級,最早對中國實施旅遊禁令的國家之一

  於今年2月7日,新冠病毒在新加坡發生社區傳播,政府即宣布將疫情警戒級別,從第二級黃色升至第三級橙色(最高為紅色)。新加坡上一次調高警戒至橙色,是SARS和H1N1時期。雖然中國是新加坡最大貿易夥伴,也是最大旅客來源國,但新加坡卻是最早對中國實施旅遊禁令的國家之一。

  中國遊客向來是新加坡積極爭取的對象,但這次不惜壯士斷腕,已造成新加坡觀光收入衰退三成以上。新加坡政府也積極為經濟打預防針,2月18日公布45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350億元)年度預算,專門用於防疫和因應對經濟造成的影響,為台灣紓困特別預算600億元的二倍。

二、強制暫停大型集會,避免廣泛的社區傳播

  只要止住社區傳播,新冠病毒的死亡率就會變低。因為一旦爆發大量病例,醫療體系可能崩壞,病人無法得到良好治療,將導致重症化。這點我相信各國都是抱持著一樣的見解與立場。

三、指定873個感冒發熱門診,分攤醫院負擔

  如同本文第一段所述,新加坡的感冒發燒門診覆蓋率高,相較於上海僅有110家發燒門診、北京76家,新加坡有多達900家指定發燒門診,鼓勵有呼吸道疾病或感冒症狀的人前去就醫,並提供補助津貼。

  為了提振經濟、感念醫護人員的付出,2月28日新加坡政府也宣布,總統、內閣部長及國會議員等皆減薪一個月,資深公務人員減薪半個月,而包含衛生部與醫院的所有第一線醫護人員,則都可額外獲得一個月獎金。這一個動作,也起了穩定民心,全民一體的關鍵作用。

四、嚴格執行居家隔離規定,違反者祭出嚴刑竣法

  由於新加坡一黨獨大的政治體制,也讓政府對於人民的掌控度更高,包括動用警方調查人員和監視器,追蹤並隔離。

  除了嚴格追蹤,當局還祭出嚴刑竣法。例如,一名具新加坡永久居留權的中國公民,因無視居家隔離規定,甚至堅持離境,遭新加坡移民局撤銷永久居民資格。另一名確診的中國籍男子和需隔離的妻子,因提供不實資訊,影響疫情追蹤,遭以《傳染病法》起訴,可能被處以新加坡幣1萬元(約合新台幣21萬元)罰金,或六個月有期徒刑。果然是國際有名的「Fine City」!

五、政府儘量公開資訊,降低大眾恐慌

  李顯龍認為,相較於病毒,民眾更恐懼的是未知。因此,新加坡政府在網路上提供鉅細靡遺的疫情通報,除了日常數據更新,對於每一個新增確診病例都有詳細的資訊通報,且提供每日確診病例和之前病例的傳播鏈結分析,甚至細緻到曾出入的場所和街道,以防止群聚傳染。這點,臺灣也做得相當好!

  看完了新加坡政府防疫政策,我們也來關心一下新加坡的應對補助政策: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杰向國會提出2020年財政報告,包含動用64億新幣(約1350億台幣)穩定經濟支援的配套措施,以因應新冠狀病毒疫情帶來的影響,新加坡抗疫可謂小國大手筆。新加坡政府為疫情推出的3個經濟援助措施,分別取名團結(Unity)、韌性(Resilience)、同舟共濟(Solidarity)。

  新加坡這筆為數64億新幣、GDP 1.2%的抗疫預算,其中40億用於協助企業因應短期挑戰。重點包括:政府將拿出達13億新幣、補助全國190萬名職工薪資8%,每人每月最高上限為3,600新元(台幣75,600元),為期三個月,以減輕企業負擔。

  針對旅遊業、會展業、航空業、零售業、餐飲業、交通運輸相關等直接受創產業,提供為期一年的資金週轉融資,金額上限60萬新幣、旅遊業上限100萬新幣,貸款利率上限為5%,80%由政府保證;並針對上述行業33萬名員工提供6個月技能再培訓資助。

  新加坡政府整體配套措施的援助重點在加速企業資金周轉,確保企業過渡期間重新調配人力、接受培訓,以助其提升技能;而非裁員減薪。同時,也適足反映新加坡政府的效能與殷實的國力。

  不僅如此,王瑞杰副總理在4月6日更重磅宣布撥款新幣51億元對抗新冠肺炎疫情的第三輪補助預算細節,其中有40億元協助企業與員工,另外11億元給予家庭與個人。包含政府將一次發給每名21歲以上的成年人600元新加坡幣(約台幣1萬2600元)現金。曾提供政府銀行帳號的成年人,這筆補助金將在4月14日前入帳,其餘的人將發支票,4月30日開始發放。

  第3套經援方案除了上述獲得單次現金補助外,由政府管理的工業、辦公室或農耕戶等非住宅承租戶,租金回饋從半個月增加到1個月。新加坡190多萬名在職的本地員工,今年4月的薪資可獲得高達75%補貼,補貼金額上限新幣4600元。企業除豁免今年4月份的外勞稅外,也會有額外的外勞稅回饋。

  除了補助方案,新加坡從4月7日起到5月4日實施更嚴格的社交安全措施,凡提供非必要服務的場所都要關閉1個月。根據這項新措施,諸如水、能源與環境有關的服務行業照常運作,另與日常民生有關的理髮、電梯維護、洗衣、醫院、銀行與大眾運輸與電信仍會營運。餐館、小販中心、咖啡店與食閣等庶民美食中心僅接受外帶或送餐服務。員工改成居家辦公模式,新加坡政府勸導國民今後一個月別出門,建議民眾不得已需出門要戴口罩。

  臺灣防疫的部分已經是全世界有目共睹,但接下來政府所要做的補助措施以及經濟振興政策,才是後續最重要的考驗。我們先來看看勞動部目前有哪些措施:(如圖表)

如圖示

  依據天下雜誌的報導,勞動部的這幾項方案仍存在著很多問題,筆者引述如下(天下雜誌–陳育晟 2020-03-29,網路資訊):

問題1:沒勞保、無法提供薪資證明,無法請領「安心就業」補貼。

  根據「安心就業計畫」,若在今年1月15日至12月31日期間,勞工和雇主協商同意減班休息30日以上,且經由地方勞工行政主管機關通報,政府將提供部分薪資補貼。薪資補貼的計算方式是勞工在減班休息的前一年,和減班休息期間的投保差額的一半,最高可領1萬1000元。

  但以擁有逾10年導遊經驗的謝小姐為例,自從1月24日交通部觀光局宣布禁止出團至中國後,就自動放起「無薪假」,原本平均月薪6萬,如今瞬間歸零,原因就是「沒勞保」,讓她成為這次疫情衝擊下,最弱勢卻也受創最深的一份子。

  也就是說,謝小姐也曾想過請領政府補貼,但即使她是有證照的專業領隊,還是會因為沒勞健保,無法適用。

  目前,台灣約有36萬的勞工和謝小姐一樣沒有勞保,占全體勞工約4%。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系教授李健鴻指出,「安心就業計畫」還有特別條款,勞工也可以檢具實際薪資證明,要求勞政單位以此為據補貼。不過,對謝小姐而言,問題並沒有解決。她每次出團前,公司會給她一筆現金,扣除地陪薪資、小費和所有開支後,就是她的薪資,要公司開立實質薪資證明並不容易。

  李健鴻也曾提議用雇主提撥的退休金做為「安心就業計畫」的補貼計算依據,但遇到像謝小姐這樣的非典型勞工,同樣派不上用場。

  「雇主都不幫非典型勞工投保勞保了,怎麼還會守規矩幫你每個月提撥退休金?」他認為,這並非台灣現行勞動法律制度有漏洞,而是實務上雇主不守法。

問題2:高薪全職勞工可直接領補助金,非典型勞工卻需至公部門打工才有收入。

  「安心就業計畫」制度中,較吃虧的莫過於原先薪資水準在2萬3800元上下的勞工。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舉例,倘若勞工原本薪資只有2萬3800元,勞資雙方協議縮減工時後,薪水勢必比2萬3800元更低。但現行法令規定,就算縮短工時,雇主也得守住2萬3800元的最低薪資。若雇主通報縮短工時,反而必須增加給薪,才不會低於最低薪資,降低雇主通報縮短工時意願。

  對此,勞動部長許銘春接受質詢時表示,研議讓這群薪資貼近最低薪資標準的勞工,到公部門工作,以時薪補貼縮短工時後的差額。

  至於非典型勞工,勞動部也推出「安心上工計畫」,盤點公部門可釋出的打工機會,預計將提供給時薪打工族、派遣或承攬等受疫情影響工作的非典型勞工,詳細內容會經討論後再釋出。不過,這衍生的問題是,非典型勞工不但不像正職勞工一樣可領「安心就業計畫」補貼,還必須到公部門工作才有收入維持生計。「為什麼正職勞工一樣薪水2萬多,卻有補貼可領。我們卻要去打工,才能賺那一點點錢,」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坦言,各國針對非典型勞工的作法也是在經濟衰退時,提供短期就業方案,「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實在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法。」

  但他也提醒,政府公共性就業方案始終僧多粥少,非典型勞工至公部門的工作,可能要稍微有門檻,才能維持這群勞工一段時間就業,保障他們的生活。

問題3:「充電再出發」課程琳瑯滿目,但與實際需求有落差,網站資訊也不足。

  勞動部針對縮短工時的勞工與企業,也推出補助職訓津貼與辦訓經費的「充電再出發計畫」,可以向勞動部申請每月120小時、每小時158元,最高1萬8960元的就業課程補助。然而,該計畫2月推出至今,卻只有16個事業單位和793人申請,朝野立委蘇巧慧、蔣萬安、賴香伶都抨擊勞動部執行成效不理想。《天下》記者實際上勞動部相關網站查詢課程,卻也無法找到課程目錄,只能看到粗略的職群和職類。若要參加某課程,得提供勞保投保明細、縮減工時文件。如果公司並未投保,根本無法提供這兩項文件,更遑論是到課堂上充電。面對質疑,許銘春允諾,會持續考量該計畫對於勞工的不便性及局限性,也會簡化申辦流程,並讓資訊呈現更貼近民眾需求。

  從2003年SARS到2008年金融海嘯,台灣對勞權保護逐漸織成愈來愈綿密的社會安全網,只不過此次面對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空前挑戰,這面安全網能否支撐得了,大家都在看。此外,隨著科技不斷發展,「斜槓青年」、「零工經濟」等詞蔚為風潮,但是未來已逐漸成為「勞動者愈來愈多,但勞工卻愈來愈少的社會」。當政府因空前經濟衝擊而對企業展開紓困的同時,勞動部其實更有籌碼要求各企業提升從業人員的勞動條件,這會是很好的調整機會。在可見的未來三個月會有更多人面臨失業或是「減班休息」的困境,政府應該加強力道、拉大防護網,以避免更多人在這波疫情中雖然未染疫,卻先在失業浪潮中無端滅頂。

圖01.新加坡政府編480億新幣彈性預算救經濟
圖02.新加坡政府因應新冠肺炎的應對措施
圖03.新加坡剪報(增加預算保工作保企業)
圖04.新加坡剪報(薪資補貼)
圖05.新加坡:團結(Unity)、韌性(Resilience)、同舟共濟(Solidarity)三大措施
圖06.同舟共濟預算說明
圖07.同舟共濟預算說明2
圖08.工作補助方案
圖09.每人發給600元新幣
圖10.家庭補助時程表(4月至12月)
圖11.新加坡可以上網申請疫情短期補助金
圖12.擴大對商業以及自雇者的補助方案
圖13.新加坡剪報(降低外勞稅)
圖14.臺灣勞動部搶救勞工四大措施
圖15.臺灣勞動部「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
圖16.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_字卡
圖17.臺灣勞動部「充電再出發」擴大辦理措施
圖18.安心就業計畫圖卡
圖19.臺灣勞動部「減班通報」流程表
圖20.擴大補助企業推動工作生活平衡措施
圖21.失業給付
圖22.職安署紓困圖卡
圖23.失業子女
圖24.勞就保費及勞工退休金緩繳協助圖卡(最終版)
  • 圖01.新加坡政府編480億新幣彈性預算救經濟
  • 圖02.新加坡政府因應新冠肺炎的應對措施
  • 圖03.新加坡剪報(增加預算保工作保企業)
  • 圖04.新加坡剪報(薪資補貼)
  • 圖05.新加坡:團結(Unity)、韌性(Resilience)、同舟共濟(Solidarity)三大措施
  • 圖06.同舟共濟預算說明
  • 圖07.同舟共濟預算說明2
  • 圖08.工作補助方案
  • 圖09.每人發給600元新幣
  • 圖10.家庭補助時程表(4月至12月)
  • 圖11.新加坡可以上網申請疫情短期補助金
  • 圖12.擴大對商業以及自雇者的補助方案
  • 圖13.新加坡剪報(降低外勞稅)
  • 圖14.臺灣勞動部搶救勞工四大措施
  • 圖15.臺灣勞動部「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
  • 圖16.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_字卡
  • 圖17.臺灣勞動部「充電再出發」擴大辦理措施
  • 圖18.安心就業計畫圖卡
  • 圖19.臺灣勞動部「減班通報」流程表
  • 圖20.擴大補助企業推動工作生活平衡措施
  • 圖21.失業給付
  • 圖22.職安署紓困圖卡
  • 圖23.失業子女
  • 圖24.勞就保費及勞工退休金緩繳協助圖卡(最終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