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專題報導]東亞工人運動的演變/小馬專題報導

東亞工人運動的演變/小馬

[專題報導]東亞工人運動的演變/小馬

[專題報導]東亞工人運動的演變/小馬

 

 

        二

戰后隨著經濟的高速成長,東亞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期;發展導向型的國家為了吸引外資、發揮勞動力優勢,允許企業刻意壓低工資、侵佔工人權利,是引發工人運動的主要原因。東亞工人運動逐漸發展成市民運動,對東亞政治變革和社會轉型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工人運動是指雇佣勞動者為了維護自身的經濟、社會、政治等利益,針對資方和政府,運用集體談判、遊行示威、罷工等手段所展開的具有對抗性質的社會運動;工人運動形式包括了政治鬥爭,經濟鬥爭,暴力鬥爭,和平鬥爭,只要是維護工人階級利益的一切鬥爭都算是工人運動。工人運動的發展程度涉及了三個變項:工人、工會、政府。三者相互獨立,相互影響,隨著經濟不同的發展時期決定了工人運動的不同特性。

◎工人階級組成變化

        第三產業興起、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讓工人階級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原本傳統意義上的工業無產階級人數下降,第三產業、服務業等從業人數上升,工人階級知識化傾向加強。這種變化具有三個新的特點:

1.

新中間階層(白領工人)比重顯著上升;

2.

非物質生產部門的從業工人比重逐步提高;

3.

工人階級內部結構日趨複雜,認同感逐漸冷淡,組織難度加大。

◎ 工會對政治的影響力下降

        工會是工人階級的組織,『入會率』或『工會密度』是衡量一個國家階級力量和凝聚力的重要指標。除了韓國在1987年民主化以后有所上升,東亞其餘國家均呈下降。日本工會數目自1955年為32021個,至1983年增為74486個,但密度是下降的。新加坡則從1976年的25.5%,下降至1992年的14%。第三產業比重的持續擴大、服務業人員增長是導致工會密度下降的重要因素,因為這二個產業工會密度是最低的;以日本為例,2004年工業加工業的工會密度為25%,而服務業的密度僅8.6%。

        此外,工人階級意識也影響到工人的組織狀況。在全球化經濟時代,工人階級的認同感會受到民族意識、種族或鄉情的分割;專業化程度的提高,又使這種認同感受到行業和部門的分割;即使在同一個產業和工廠內部,工人的認同感還會再受到不同工種的分割。這樣多種的重疊分割讓工人很難對自己的身份形成一致認同,從而難以對工會產生認同,入會率自然下降;台灣雖說採強制入會,但無罰則,形成公部門依法密度高,但私部門則仍被企業主壓制,工會入會率低。公私部門入會率兩極化也讓工人運動很難全面化。

◎ 政府與勞資關係的主要模式

        政府與工人運動產生和發展的關聯性表現兩個方面:政府對勞資關係的政策與政府對工人運動的態度。

        政府在處理規範勞資關係的過程中充當著指揮者和協調者的角色,國家的勞資狀況主要是通過勞工法律、政府與工會的關係以及特定的勞資關係模式來維持。法律主要是對勞工權利的規定,關注的是勞工保護,體現的是政府對工人的態度。要求法律對工人的保護是工人運動的起因和動力,即使在對待勞工問題上,各國持不同立場,但是東亞國家的保護勞工的立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以勞工保護立法的先進性著稱(但在實務面卻…)。

        東亞各國採納的勞資關係模式各有特色,並隨著國家工業化戰略的調整而改變。東亞地區大致出現了下列五種模式:

1.

在實施出口導向型戰略的國家採納的「政府-雇主決定的具有排斥性和靈活    性的模式」;

2.

菲律賓採用的多元的、分散的和分裂的勞資關係模式;

3.

三方參加且靈活的新加坡模式;

4.

韓國出現的民主過渡模式;

5.

政治化的多工會模式。

        新加坡、印尼的工會聯盟通常與執政黨緊密聯繫並帶有政治色彩,但只有新加坡允許工會聯盟參與國家決策,其它國家的情況則是多種工會聯合會並不能對國家政策施加重大影響。

        政府和工人運動的關係是一個接近博奕的過程,一般混合採用:全面鎮壓或選擇性鎮壓,但政府何時採用何種策略,主要由國家性質和政府性質決定。工人運動最初發生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多樣的,但是其發展方向則由國家政府對待工人運動的不同方式決定。

        一個集權政府對工人運動採取全面鎮壓的高壓政策,反而會促進不同行業和部門的工人利益趨向一致,外部的壓力能增強內部的凝聚力,為工人運動的激進化創造了條件。這也解釋了很多工人運動中,何以工人和學生或其它社會團體會產生密切的聯繫。

◎ 東亞工人運動的性質

        二戰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鬥爭,未能如馬克思所言,資產階級政權遭無產階級推翻,取而代之者,資本主義更趨蓬勃,國際革命性的工人運動漸漸陷入低潮;東亞各國致力於促進經濟發展,階級矛盾屈從於國家發展的意願,東亞的工人運動也呈現出新的特點:革命性減弱,並逐步發展成為以爭取經濟利益為主的社會運動。不管從理論還是實踐來看,隨著科學技術和革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變遷,工人階級進行無產階級革命的能力和條件日益薄弱,工人更難以通過奪取政權的政治運動方式來實現自身權益,工人運動轉向對經濟利益的維護。

        日本的工人運動在爭取和維護經濟利益的目標下產生了制度化的集體談判機制—「春鬥」;自1954年日本炭勞、私鐵總連、合成化纖勞連、電產及紙漿勞連5個產業工會合組「共鬥會議」1955年全國金屬、化學同盟、電機勞連相繼加入,逐漸形成每年一度的「春鬥」;主要是聯合各工會採取統一步調,向資方交涉調薪、工時等,以在上年度和當年度社會零售物價上漲率基礎上增加一定指數的原則,確定工資上漲比例。

        「經濟增長第一」的目標和價值取向,使工人服務的終極對象變成了國家,對工人的剝削由資本家、雇主轉移到國家發展這樣的抽象而虛幻行為模式上,而此行為模式恰好又不與工人階級的整體利益相違背,也是一個不能反抗的理想化目標,工人階級喪失了政治革命的對象,只能在已有的矛盾體系中通過工人運動盡力減少矛盾的強度。

◎ 現代化進程中工人運動與市民運動的聯繫

        就工人運動的目標和主題來講,除了追求經濟權利外,也有很多目標是非政治性的,涉及日常領域,是對社會公共事業的關注和參與。

        工人運動已成為工人政治參與、影響政治決策的途徑之一;作為一種社會運動,它獨立於政府之外,在已有的政策法律框架下,通過對政府政策的影響和監督來確保自身的利益;從運動主題和目標上來看,工人運動已經顯現出市民運動的一些特徵。

        工人運動與其它行為主體(農民、學生、知識份子)聯繫越來越頻繁,運動也越來越多地跟別的階層和團體聯合行動;鬥爭的內容和意義也更加複雜,工人運動與市民運動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不清。參與主體越多元化,就越能代表民眾意願,就越接近市民運動參與主體的要求。

        但工人運動不能完全被市民運動所取代,其只是市民運動的一個組成部份,是促進東亞市民運動和民主化進程的重要信息途徑。它的侷限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

工人向「市民」角色的轉換過程,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而不是一種自覺行為。在工人運動中,工人是一種規定性角色,對其角色的權利和義務有制度化的規定或存在某些共識,也是一種目的明確的活動;相對於「市民」是一個開放性角色,工人沒有意識主動去承擔這樣的角色,即使在扮演該角色時也是在不自覺之狀況下。

        2.

對社會公共福利的追求不夠充分。工人運動是以維護其階級利益為主要目標,運動參與者呼籲的是本階層的政治經濟需要。這種特質注定了不可能脫離階級的實際需要而追求超越階級的公共福利,市民意識的非自覺性限制了工人在運動中提出公共利益的要求。

        3.

工人運動的動員力不夠強。一個社會運動的動員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運動參加者的利益以及他們的組織能力。工人運動的利益在於工人階級經濟政治的滿足,利益的單一性、共同利益和公共福利的缺失,使得工人運動對工人階級以外的階層和團體沒有吸引力,缺少合作的條件和動力。

◎ 東亞工人運動的意義

        東亞的工人的運動在防止兩極分化、促進社會公平和平等、維護社會穩定等方面,起著重要的積極作用。但是將之作為一條維護工人利益的途徑,其積極的功能具有一定的侷限性。如何將工人運動控制在可控範圍內,並儘可能地利用其有益的功能,涉及政府的行政能力和策略。

        1.

東亞工人運動的歷史貢獻

            a.

東亞的工人運動是工人要求增長工資、 改善工作條件、提高生活水平                 的重要途徑。

            b.

東亞政府在法律和政策上對工會、工人 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合法的                 工人運動有助於勞資雙方在法律框架下解決問題,從而維護社會公平                 和穩定。

            c.

東亞的工人運動逐步發展成為市民運動的有效組成部份,促進了東亞                 民主化的發展。

        2.

工人運動的侷限性其侷限性具體表現為:組織程度較低、有轉化為暴力運            動的可能。

        八○年代以前東亞國家大多處於威權體制下,獨立於國家的工會組織受到嚴重限制,動員機制最明顯的特徵就是自發性較強,組織性低;因為組織性差,政府難以找到對話途徑,常因無法溝通而將兩者帶入零和博弈的狀態。

◎ 結語

        台灣自解嚴以來,民主化的過程促進市民運動慢慢成形,尤其進入全球化時期,資本主義創造出諸多問題,造成議題的多元化讓台灣工人運動更處於邊緣化的狀態,但工人運動因議題及利益的封閉性,缺少與外部階層或團體的溝通與聯合,無法拉大運動的層面與規模,讓工人運動容易被政府、媒體刻劃成既得利益者的反撲,這正是台灣工人運動目前所處困境。如何突破這種困境?有賴台灣工人運動參與者的智慧。

 

 

[專題報導]東亞工人運動的演變/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