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
|||
讓炬燄燃燒吧/林豪毅、于德湖 |
|||
|
|||
景氣低迷,失業人數大增,行政院主計處指出,受全球金融風暴衝擊,9月國內關廠失業人數激增1萬4千人,失業率升至4.27%,創下近3年單月最高,受失業波及的家庭人口升至96萬人,失業情勢極為嚴峻。政府及地方就業服務站紛紛端出各項方案希望能幫助失業的民眾。高雄市政府推出「暖冬計畫」,搶救失業勞工,動用3000萬預備金,釋出500個臨時就業職缺;勞委會推出「立即上工」計畫、「公部門短期就業計畫」等,預計可協助七千人就業;原委會推出「促進原住民就業方案」、「緊急促進原住民就業措施」等方案、措施、計畫。 「活絡企業」才是解決失業的根本之道 但這些方案、措施、計畫所提供的工作不是三個月就是五個月,都是屬於短期、救急、片面的,解渴但不能溫飽的安排,對根本解決失業問題毫無幫助。 1111人力銀行營運長吳睿穎表示長期失業人數高達6.6萬人,創下3年同月新高,顯示就業市場惡化,政府須設法讓企業有活路,「改善投資環境」,增加企業投資設廠的利基,才是解決失業的根本之道。
「活絡企業」,創造有利企業的經濟環境,讓出走的企業回流,才能創造和增加就業機會。政府片面的撒銀子、推計畫,只是施捨性的解一時之渴。總統選舉時,大批勞工朋友用選票支持馬蕭陣營的633口號,寄望馬蕭當上總統後,收入會更多、生活會更好。但現在不但6%的經濟成長率不能達成,失業率己攀升至4.27%。幾十萬的勞工朋友無法就業,近百萬的家庭人口沒有穩定的收入,失業問題不僅是經濟問題也將變成社會或政治問題。 讓中油鬆綁吧 景氣雖然低迷,但中油公司從來沒有因為台灣景氣不好而延緩對這片土地的投資,當眾多企業對這片土地遲疑而裁員、關場、甚至出走時,唯有中油在台灣各地推出多項高達數千億的投資案;高雄縣林園鄉420億元三輕更新計劃、彰化大城六千億元國光石化大煉油廠計劃、高雄大林廠石化中心計劃、高雄煉油廠更新計劃,這些計劃可以為台灣鄉親提供數萬個工作機會,造福數萬個家庭生計。可惜這些投資因為囿於以往既定印象,認為傳統石化業為污染業而受到特定人士的排斥和抗爭,殊不知上項投資都是針對污染改善、除舊更新、淘汰老舊建立環保且更有效率的工場而設計的投資計劃。 讓中油為「厝邊」創造更多的財富 中油的企業標誌是一座火把,在能源時代裡,炬燄是烏金,代表著財富,一座座冒著炬燄的燃燒高塔,代表著無窮盡的財源,在不景氣的寒冬裡,有炬燄就有源源不絕的收入。 中油於民國三十四年接手殘破不堪的高雄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起,投資數千億資金,打造年產值數千億元能源與石化產品,創造數萬工作機會,帶動數十萬相關產業人口生計。前監察院長王作榮說:民眾不是不消費,而是沒有錢可消費。中油今天在林園廠三輕的更新投資、高雄廠的環保投資、大林廠的擴大投資、彰化大城的國光石化投資,都是希望投資更多的錢,帶動更多的產業,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為厝邊鄰里創造更多的財富,希望「厝邊」因為有一座座冒著紅色炬焰的高塔而帶來更多的錢來消費。 高雄市的大家長陳菊市長說:高雄要美麗,要經濟也要環保,這是市長和市民的共同心願,也是中油公司的心願。鬆綁中油的雙手,讓中油啟動,讓炬燄燃燒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