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專題報導]從台灣經濟發展論百萬白領專技引進/廖巧瑜專題報導

從台灣經濟發展論百萬白領專技引進/廖巧瑜

[專題報導]從台灣經濟發展論百萬白領專技引進/廖巧瑜

[專題報導]從台灣經濟發展論百萬白領專技引進/廖巧瑜

[專題報導]從台灣經濟發展論百萬白領專技引進/廖巧瑜烘手機不是用來烘手的嗎?這是要懂洋文的人拿來烤「手機」嗎?拍攝地點是在人來人往的台南火車站洗手間,簡單的一個英文單字,卻出現二個錯誤 (圖/網路流傳照片) [專題報導]從台灣經濟發展論百萬白領專技引進/廖巧瑜:目前標示已改成正確的英文「hand dryer」,不然有文化古都的台南府城,可真是會讓人,貽笑大方啦!

 

 

       近

日來,自各大報上看到經建會打算引進一百萬名投資或專業技術外籍移民的消息,目標鎖定在四十歲以下的外籍白領,來自東歐、印度等地的高階技術勞工,預計2 0 5 0年前逐年完成。未來可能會仿照新加坡的作法,開放申請技術移民的範圍,包括:企業主、執行長、資深經理人員、科學家、工程師、技工、特殊人員、醫師、留學生等等。而投資移民方面,將限定申請者必須在台灣投資一定金額從事新業務、擴充現有業務或購買私人房地產,否則就必須在台灣境內銀行存放高額存款等規定。

        根據官方的說法,這項政策是為因應台灣目前少子化及人口負成長的趨勢,並有助於活絡經濟及台灣競爭力,但試想如此龐大的人力引進,勢必對於台灣勞工的所得、經濟及就業機會等造成巨大的衝擊,尤其是原本在台灣產業與教育結構上的最具優勢的中產階級知識份子。政府所謂為因應老年化社會的來臨,所以要以外國勞動力來填補國內結構性失業的缺口,以提升國家的「競爭力」,這種說法與現實的對照豈不荒謬至極?台灣經濟的改善要從結構的質變開始,而不是全面引進外勞及合法化勞動派遣等治標不治本的政策。

        二、引進白領外勞困難重重-官方的慣性思維

        引進白領外勞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在國內,除台北市內與對外交通因擁有捷運、多條公車路線以及市際運輸網而堪稱完善之外,其他城市交通仍多有不便。另外,外國人在台灣, 如果需要機汽車駕駛執照,依國內現行法規,必須「居留一年以上」,且不得報考職業駕照。交通的不便成為專業人才來台的首要障礙。其次,目前針對「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其薪資與佣金的稅率均高達百分之二十,尚且所謂「外國專業人員」的工作許可均須向勞委會或科學園區管理局等單位申請,在公司考量薪資稅賦與申請程序之繁雜下,不論是學校或補教界之外籍教師,或是產業之專業技術人員,部分都面對了以走入地下,或是以短期出入境的方式來解決。

        第三,台灣因為特殊的國際政經環境與歷史文化影響,導致對外語言環境的複雜與不足。我們的門牌和路標同時存在著漢語拼音與通用拼音的混淆,即便是雙語的環境,包括電視、廣播、報紙等大眾傳播媒體,以及日常生活中小至電梯,大至政府公文公告等的公共雙語標示仍顯得錯誤百出與不足。台灣若想要便利外國人在台的生活適應,雙語環境的改善是當前基本而且刻不容緩的工作。

        第四、居留權等相關權利尚需保障。許多外國人在台灣工作除了取得工作權、居留權與健保、稅賦等基本權利之外,仍希望進一步融入台灣社會,在此地生根、安頓或建立家庭以達到永久居留之目的。然而,包括參政權的取得、基本的銀行存匯兌款便利、國際學校學額、資助與教育權的保障等基本機制,台灣仍落後得難以令人想像。

        綜上所述,政府發下吸引「百萬」專技白領人才的豪語,恐怕先要務實地檢視上述包括「交通」、「稅賦」、「語言環

照片1:烘手機不是用來烘手的嗎?這是要懂洋文的人拿來烤「手機」嗎?拍攝地點是在人來人往的台南火車站洗手間,簡單的一個英文單字,卻出現二個錯誤 (圖/網路流傳照片)照片2:目前標示已改成正確的英文「hand dryer」,不然有文化古都的台南府城,可真是會讓人貽笑大方啦!境」以及「居留權」等相關法規權利。而鄰近香港的制度建設或可供政府參考。香港特區政府入境處為補充在港基礎勞動力與吸引海外投資,除了每日對中國境內開放一百五十名的「單程證」與「投資移民」之外,另針對海內外優秀人才擬訂有「優秀人才入境計畫」,以配額的方式吸引高技術或其他領域優秀人才移民香港,並以「計分制」與「成就制」等機制客衡量申請資格。相對於香港政府務實地認知到吸引外國專才需要健全的各項配套措施以作為支持;台灣政府所謂的吸引「百萬」專技白領人才,是不是有通盤地考量到台灣社會的負荷能力?其構想與制度設計似顯得天真而不切實際。

        三、不搞經濟 惡搞人力- 從剝削中下階層人力轉向白領階層開刀

        台灣過去由勞力密集產業的輕工業(如食品、紡織業),轉向技術與資本密的重化學工業(如石油、化學等),以低廉的人力進行國際代工,出口輕重工業產品,以出口加工的方式來與國際經濟體系接軌,造就了所謂的台灣經濟奇蹟。而其最具體的代表,正是多年來被當作樣板向外人炫耀的加工出口區。分布於中南部的三個加工出口區以其集中的行政管理,與外界隔絕的保稅設施, 吸引大批僑外資金、國際知名廠牌在區內發展。蓬勃發展的加工出口業不僅為台灣賺進源源不絕的外匯,更創造無數的就業機會。

        1980年代以來,當台灣周邊的開發中國家終於跟隨台灣的腳步,以發展加工出口業作為帶動經濟起飛的動力之後,這十幾億低廉的勞力已經完全佔據了出口廉價勞力的市場,當然也就斷絕了台灣繼續發展加工出口業的出路。尤其台灣海峽對岸的中國大陸,挾其地利之便與語言、文化的相通,幾乎毫無障礙地取代台灣在加工出口市場的地位,而且以十倍、百倍的速度急遽擴展其生產與銷售,使台灣產業的加工製造環節受到極為猛烈的打擊。

        台灣面臨產業結構及全球分工體系變遷的衝擊,引發了產業外移的風潮,尤其是受僱於勞工密集的製造業勞工,更要面對關廠、歇業等大量解僱的窘境。然而,雖然產業結構的調整日趨穩定,但勞工仍處在資本外移隨時可能產生的陰影之下,因為資本快速外移意謂著工作機會的減少。台灣產業由於過度依賴國際市場,當產業轉型需要人力供應時卻未能及時趕上國際市場的變動,使得台灣的結構性失業更加擴大。

        從過去引進外勞到基層的3K產業來防止傳統與夕陽產業出走,而政府現在又想引進高級人力企圖達到技術升級和壓低勞動成本的目的, 對於國內非自願性失業的情況無異是雪上加霜。若依照官員的說法,未來人力派遣不僅使用在國內邊際勞動力,高階人力也將以外勞的勞動力來填補,如此,高階勞動力與低階勞動力將受到全面性的衝擊。生產技術的知識沒有調整,只調整末端人力,我們可以預估,此舉不但會造成本地中產階級生計加速惡化,對經濟力的提升是毫無幫助的。

        四、結論及建議

        「引進外勞」是政府慣用的壓低企業生產成本,助長企業發展的方便之門,長期慣性的採用,引進低階體力型外勞,已讓台灣中下層勞動階級面臨激烈競爭,形成高失業率及自殺率,企業也沒有因為外勞的開放而大幅提升競爭力;官方延續過去的慣性思維從低階勞動力轉向高階勞動力的壓縮剝削,可以預期其對企業發展的效果不大,因為企業利潤的來源並非只有人力成本一項,尚包括其它許多因素。因此,提出具體建議如下:

        (一)政府應從經濟結構面下手:生產有五要素:人力、資本、土地、知識及技術,企業為迴避風險,不自其他四個要素來進行改善,單就人力來下手,一昧地以降低勞動成本為手段,形成惡性循環,不僅對國內的勞動環境不利,也讓所得、利益集中在少數人手裡,如此一來,將造成M型社會的趨勢更加明顯、惡化。大眾消費能力的降低,形成內需市場的萎縮,結果是社會基本建設的遲滯,企業賴以存續的空間將更形惡化。

        (二)企業需要發展專技人才,應從改變教育系統著手:教改十年來,教育並沒有走向市場化,導致學院畢業生多有不符合產業需求的情形發生,造成畢業即失業的窘境。因此,建議國內教學應以德國職技型發展為師,朝專業人才培育發展,從根本去改善產業結構。

        (三)在不損及「全民利益」的前提下,政府應營造有利企業的環境,強化企業生產的五大要素,尤以知識、技術更是近代知識經濟的要項;經濟學大師熊彼得(Joseph A. Schumpeter)對經濟學上的「創新」提出最有名的詮釋:“把原來的生產要素重新組合,改變其產業功能,以滿足市場需求,從而創造利潤。”建議政府應以國家力量領導技術創新,再將之移轉企業,尋求新利基的形成。

        從各國經驗來看,除了少數是真正為吸引投資外,多數國家接納投資移民,說穿了,就是讓那些對自己國家前途有疑慮的外國人拿錢來換移民權。近年兩岸對立情勢急遽升高,讓很多台灣人民跑到海外作投資移民,而政府高層只是一昧地責備這些人「不愛台灣」,留下來也沒有用處。而台灣目前的投資環境更是每況愈下,本地企業紛紛到海外尤其是到大陸投資,在大陸長期工作及居留,形同移民的台灣人民高達百萬人以上,在這種情況下還倡言引進投資移民,豈非本末倒置?

        政府欲吸引東歐及印度的高階技術專才來台,先不論當前世界各國包括先進國家都提出非常優渥的條件,爭相搶奪各地的技術專才,台灣只是以放寬移民為條件,想要大量引進文化、社會背景、生活環境及語言差異很大的東歐及印度專才,無疑是異想天開。如果只是因為資方的需要,就迎合而不去考量我國的整體經濟結構,而把需要的工作直接找外籍人才來填補,對於我國的勞動市場將有不利的影響。希望政府在擬訂移民政策時,多學習他國經驗,再審慎地衡量自己,才不會出現悖離現實的政策, 也才能在國際貿易互動之下,保障本國勞工的勞動權益!

 

 

[專題報導]從台灣經濟發展論百萬白領專技引進/廖巧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