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勞工藝文]失業,資本主義的孿生子/倪世傑.余世芳勞工藝文

失業,資本主義的孿生子/倪世傑 余世芳

台灣〈商業週刊〉第800期所製作的「一個台灣 兩個世界」專題,曾以南投名間鄉「山藥之女—小如」為例,標舉出台灣社會貧富差距成倍數逐年拉大的現實,略為驚動了那些高高在上的統治階級。然而,這都還只是現在進行式中的一部份。

歷經了四十餘年資本主義工業化的發展,累積了一千多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到頭來,每一分每一秒無時無刻不在各個車間、生產線上出賣勞動力的台灣工人,到頭來卻面臨「顧飯碗」的中年危機—不是眼睜睜的看著工作職位被老闆雇來的移住勞工替代,就是剎時間成為產業外移整廠搬遷下不得不就此終了的「企業遺民」。從1980年代晚期以來,「失業」開始逐漸為台灣島上的人民所熟悉,所適應,最後被吞噬。在短短的十五年間,除了所謂的「台灣人當家作主」取代了「外來政權」之外,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從「台灣錢 淹腳目」,迅速墮落到「失業人 滿滿是」呢?

本文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份將從西方國家的歷史經驗出發,探討資本主義與失業之間的關係;第二部分討論台灣近年來失業潮的成因,歷屆政府對大規模失業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也是資本主義發展中必然付出的代價;第三部分則是提出建立地區補充貨幣體系與合作事業,作為「補破網」式社會福利的另外一條讓失業者重回社會的出路;第四部分為本文的總結。

一、資本主義發展與失業

資本家依靠剝削工人的勞動力而生,為的是利潤,而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除了延長工作時間、加強勞動強度之外,還可以採取其它提高工作效率的方式達成,比如說,機械化與自動化。資本的增長增加對勞動的需求,但是機械化直接或多或少地代替了工人的勞動,也就減少了對工人勞動的需求,也一併減少了因工人需求增加引起工資上長的壓力。於是,「多餘」的勞動者因此被機器製造出來,成了失業或半失業勞工。在17世紀的英國,當時因機器的使用而被廠主踢出生產線的工人,以為是機器本身取代了他們的工作,而祕密進行搗毀機器的「盧德」(Luddite)運動。但是搗毀機器並不能解決失業,因為造成失業的元兇,不是別的,正是當時處於萌芽階段的資本主義生產關係。

換句話說,在機器與新生產技術的使用下下生產力日益提高,社會總財富大幅增加,但是就業的狀況卻始終是江河日下。尤其在石油危機之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日本經濟實力增強的威脅下,採行諸如「企業瘦身」、「精簡生產」等新的管理方式,其主要目的都是要裁減工作人員,或是使在職員工擁有多項工作技能,從而增加了勞動強度與工作的緊張性,利用更少的人做更多的事,也增加了更多的失業人口,形成一邊是忙到不能再忙,另一邊是閒到不能再閒,一邊是苦於過度剝削,另一邊則是痛於無法被剝削的怪異景觀。

在表一中大致歸納出1974-1984年這十年間西歐、美國與日本這三個地區的生產與就業狀況,不難發現,儘管就業人口比例一直在減少,但是總生產卻是

表一 1974-1984年間各國工業生產與就業的發展(變化的%)

國   家

生   產

就   業

每名就業人員所

創造的產值

英  國

 -12.1

  -31.5

     28.3

比利時

   6.2

  -31.1

     54.1

法  國

   2.1

  -18.1

     24.7

德  國

   8.8

  -16.3

     30.0

義大利

  12.2

  -14.7

     31.6

西  歐

   6.0

  -19.9

     32.4

美  國

  27.3

   -0.8

     28.4

日  本

  43.3

   -5.4

     51.6

資料來源:張世鵬, 當代西歐工人階級, 北京:北京大學

          出版社, 2001, p.103

增加的,每名就業人員所創造的產值更是不可以道里計。與日本一國的數據的增長幅度相較,也無怪乎1980 年代美歐國家的企業無不將「豐田式管理」奉為圭臬。

        但也並非一直是如此。早在1910年亨利福特開辦福特汽車廠時,即已預見生產與消費之間如何維持一種共生的關係—如果能製造出一輛便宜到連他工廠裡的工人都能購買得起的汽車時,他就能使得一個有效的循環運作起來:需要生產的汽車愈多,就需要更多的工人來生產,這些工人買的車愈多,生產出來的汽車就愈多。但是遺憾的是,隨著生產技術的進步,尤其是資訊科技的發明,人們不是被解雇就是被迫減少收入。或許有人會認為,一個部門所失去的就業機會同時會創造另外一些新的就業機會,實情或許是如此,如果是從世代間轉移的觀點來看一點也不奇怪—老子打鐵兒子搞程式設計,但如果是叫打鐵匠失業後去從事高新科技產業相關工作,那可就荒謬了。

另一方面,二戰之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成立GATT推動自由貿易政策,不僅商品流動自由化,生產與金融資本的流動也打破了國家的藩籬,最後,包括勞動力在內也開始跨國境的移動。對西方跨國公司而言,那些勞動力價格低廉、勞動紀律嚴厲、接近廉價原物料產地的地區,都是他們面對國內工會壓力時轉移生產基地的好所在。1960年代RCA結束他們在美國的生產基地,將黑白電視機的生產線整船運到台灣再進行生產,美國RCA女工因此丟了工作,而台灣在過去十五年間,所經歷的也正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工人階級在1960-70年代所遭遇的翻版。

1970年代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總體經濟停滯成長與通貨膨脹的壓力下,為求資本主義恢復正常運作,紛紛放棄福利國家的道路,以給與資本家階級投資誘因,從英國發軔的國營事業私有化風潮,到1990年代鉅型跨國企業合併層出不窮,跨國壟斷資本的集中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對站在給與企業投資誘因立場的人士而言,這一切都是創造新就業崗位的保證:為了讓企業能夠繼續投資並保持相當的利潤水平,就必須減少對企業的徵稅,並僅可能保持低的工資。在德國,利潤的確用在投資,但卻是用在如何使企業營運「合理化」的措施,許多職位都在企業「瘦身」或是產業外移中給消滅了。1991-1996年,德國經濟成長率超過10%,但卻有200多萬人失去工作,失業率超過10%。與德國相較,美國則提供了另一個圖像,儘管美國的失業率比較起德國來說是較低的,但是在1990年,大約有700萬的美國工人必須做兩份工作才能維繫他們過去的生活水平,與1970年代相比,1990年甚至平均多出了163個小時的工作,這大概是將近一個月的工時了。

        當蘇東波共產主義國家傾覆之後,資本主義再次被大多數人確認為促進經濟發展與人類幸福的不二出路(There Is No Alternative),史蹟班班可考,自1880年代爆發第一次生產過剩危機開始,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1970年代的「滯漲」危機,再到當下國際通貨緊縮氣氛瀰漫,在在證明資本主義本身具有的危機傾向,不但會阻礙自身的發展,工薪勞動階級的福祉也將在景氣的循環震動中搖搖欲墜。而資本家為了挽救日趨向下的利潤水平,不是設法減少稅賦支出,就是採取產業外移、外包、勞動彈性化的方式壓低勞動成本,或是收購私有化的國企資產、併購等方式擴大生產規模。的確,社會財富是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大幅增加了,儘管企業的利潤提高了,失業勞工卻也同時增加了起來,即使是經營績效良好的企業,也不例外。

一、失業問題在台灣

對價值的創造與社會財富的分配而言,人的生活和技術革新究竟何者孰重,是繼續把技術革新,或是用我們慣用的語彙—產業升級放在首位,還是盡一切可能地將人力資源適應產業升級的發展?1970年代經濟成長停滯之後,為了壓縮成本、提高勞動生產率、提升服務水準,自動化技術進一步發明並獲得使用,一切莫不服膺國家競爭力的要求,以致於到了今天,提高國家競爭力被看作是比創造工作崗位更重要的目標。

在過去十年中,國家競爭力一直在吾人耳邊呼嘯,而評量國家競爭力的標準,卻常常是依照資本家的標準量身訂做的,比如說:國營事業是否私有化、貿易與資本流動是否自由化、政府的財務是否透明、預算是否平衡、銀行逾放比是否過高、勞動力市場的彈性化程度、對外資有無比照國民待遇等等不一而足。換言之,它全然是一套跨國資本準備在世界投資時的參考手冊,唯有符合其中規定者,始能榮獲跨國資本之青睞。

在台灣,產業能否有效升級,一直是當局衡量國家競爭力重要的依據之一。為了將有限的資源集中在新、高技術產業部門,政府於1990年代起即在「南向政策」與「務實外交」的政策指導下,鼓勵台灣傳統產業的生產部份外移東南亞以及中南美洲邦交國。從表二得知,傳統產業外移並非如政府以及業者所言是台灣勞動力成本過高生存不下去,十年間每人生產毛額成長率高達67.2%,部份原因要歸諸於自動化程度的提高,部份則要歸諸勞動強度的增加,尤其當就業人數減少7.2%的狀況下。傳統製造業之所以外移,除了新台幣升值幅度過大之外,美國縮減台灣出口配額才是主要原因,藉口本地勞動力「價格」過高,實乃逕行官資聯手進行階級鬥爭之托辭,不可不察。

                         表二 近十年台灣製造業生產力之變遷趨勢      單位:%, 萬元

 

       1989年

        1999年

 1989年與1999年之

      比較增減(%)

 

 就業人

 

 數比重       

 實質生

 產毛額

 比重

 每人生

 產毛額

(  (萬)

 就業人

 

 數比重

 實質生

 產毛額

 比重

 每人生

 產毛額

   (萬)

 就業人

 

 數比重

 實質生

 產毛額

 比重

 每人生

 

 產毛額

 傳統製造業

  45.1

   40.9

   52

   34.1

   23.7

    67

  -29.8

  -18.3

  +28.8

 基礎製造業

  27.5

   33.3

   71

   30.1

   35.5

   114

   +1.5

  +65.5

  +60.6

*石油製品

   0.5

    5.2

  604

    0.7

    6.8

  1005

  +21.4

 +102.0

  +66.4

技術密集

製造業

  27.4

   25.8

   54

   35.8

   40.8

   110

  +21.5

 +147.2

 +103.7

 合     計

  100

   100

   58

   100

   100

    97

   -7.2

  +55.4

  +67.2

 

註釋:*石油製品乃包括於基礎製造業之中

資料來源:摘引自行政院主計處「國民所得統計」;

行政院主計處「薪資與生產力統計月報」, (2001)

 

當年,蔣經國政府面對傳統產業外移風潮並未加以攔阻,當時的經濟部工業局長楊世緘(1987)曾表示:「企業在面臨自由化、國際化的經濟環境下,必須引進先進國家的資源與技術,並開發發展中國家的市場、資源與低成本的生產環境,以調整我們的產業結構。」1995年,「亞太營運中心」計劃正式啟動,將台灣定位於進軍東南亞與中國大陸的窗口,鼓勵企業產業升級、根留台灣。

這就是台灣失業問題主要的根源之一。與生產線上工作人員相較,企業雇用研發的人員的人數相對要少的多,將台灣定位於「研發中心」、「物流中心」,等於將中高齡半/低技術勞工排除在就業市場之外,直接「放生」,而高科技產業究竟能製造多少個工作機會,更是值得懷疑;此外,以中小企業代工型為主的台灣產業結構,研發的成本本來就微不足道,直接外移成了維繫營運的出路,固定投資佔GDP的比例不斷下降,資金大量外流,與今天台灣經濟孱弱不振絕對脫不了干係。

         通貨緊縮(deflation)

    經濟學上所謂通貨緊縮,係指物價持續下跌的現象。過去經濟學家認為通常出現在景氣高度繁榮後的收縮時期,是供給過剩及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因此,要解決問題,就必須仰賴刺激需求,或等待存貨及過盛產能的逐漸消耗。政府遇到此一狀況常常設法降低利率以減輕企業和個人的貸款負擔,並逼使銀行中的長期資金在低利率狀況下流出,增加投資的動力,或是直接增加民眾的購買力。

        台灣經濟之所以衰退,固然有部份受國際景氣拖累,但近幾年來進出口依然有所成長,病灶其實就在國內。總計至2000年撤銷及解散公司資本額已近新台幣5000億元,數目已達3萬9千家,近十年來約有四至五成係因工作場所歇業或業務緊縮。換言之,台灣每十位中高齡失業者中,有四至五位因遭「關廠歇業」而失去工作。企業結束營運,使得銀行手中持有的閒置貨幣量相對增多,在經濟不景氣下,資金貸放出去呆帳比又高,導致銀行放款意願降低,銀行要支付存款利息卻又沒有放款利息的收入,產生的爛頭寸更是侵蝕銀行獲利,企業借不到資金周轉因而倒閉或外移大陸加速了產業的蕭條,再次致使失業率上升。另一方面,失業者手中也缺乏足夠的貨幣進行消費活動,有薪水者則是在預期心理下儘量樽節花消同時窖藏貨幣已備不時,如此消費不足之下消費者物價指數當然滑落(見表三),尤其企業之實質負債將因為物價持續下跌而大幅提升,導致財務困難,形成另一種惡性循環。

表三  全球主要市場經濟指標

區  域

全年經濟成長率

最新最新失業率

物 價 情 況

美  國

 +2.2%

  5.8%

4月份製造業物價指數下跌 1.9%,消費者物價指數下跌0.3%

歐元區

 +1.0%

  8.7%

2003年4月份物價指數較2001年打下跌0.6%

日  本

 +0.7%

  5.7%

2003年首季國內物價平減指數下跌3.5%

台  灣

+2.89%

若SARS持續到年底將降至1.89%   

 5.08%

主計處預估第二記民間消費衰退1.13%,全年物價年增率下跌0.1%

資料來源:全球同陷通貨緊縮陰影, 中國時報, 2003年5月19日, B1版,

這也是為什麼失業在台灣已經不再是中老齡—中低技術工人的同義詞了。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民國91年台灣地區20-30歲的失業人口約為20.6萬人,佔總失業人口的40%,30-40歲的失業人口則佔了總失業人口的24%,且遍佈各教育程度。失業人口年輕化的趨勢,與通貨緊縮危機亦步亦趨,已然是執政當局必須面對的重大問題。

二、失業問題解決之道

一般而言,主張市場萬能的經濟學者對大規模失業問題保持的態度仍然是以不變應萬變—交由市場解決,反對國家干預。貨幣學派經濟學導師Milton Friedman自己亦不諱言失業問題在西方已經十分嚴重,但是問到如何解決時,他老人家倒是近乎阿Q式半開玩笑地的回答說,通過相互進行精神分析,人們總能創造就業機會來應付崩潰。

        在失業率超過5%,失業人口突破50萬的當前台灣社會,倘使有人依舊冥頑不化抱持「市場終將找到解決之道」的論調,必定招來何不食肉糜之譏。在產業結構劇烈轉型的當口,如何透過政府這隻「看得見的手」解決短期失業問題,成為扁政府化解民怨、維持統治正當性最迅速的方法。陳水扁在競選總統時曾經提出「十萬個就業機會、百萬個幸福」的競選口號,落實到實際政策中,民國90年起行政院組織跨部會的「永續促進就業小組」,通過職訓、輔導就業、臨時雇用的方式以短期現金直接援助幫助失業者度過難關。類似的方案,於後期推出的尚有「多元就業開發方案」以及月前甫由立法院通過的200億「公共服務擴大就業方案」。

        然而,為救濟而灑錢著實不是解決失業問題之道,國家將因此留下沈重的債務負擔尚且不論,因為短期現金救濟的方式並沒有辦法使人真正脫離貧窮,況且在產業結構急速變遷底下,透過職業訓練使其成為高科技勞動力實在是痴人說夢;此外,只要時間一到,政府所提供的短期工作機會立刻消失,受雇勞工將再一次面臨失業窘境,再加上政府不斷對富人減稅的前提下,政府財政失衡問題將更形嚴重,短期救濟方案,形同飲酖止渴。

        值此危機,正可讓吾人再次思考「工作」的意義。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下,販賣勞動力的目的在於謀生,「被雇用」在絕大多數人的生活經驗中意同於「求生存」,也就是為錢而工作。在不考慮通貨膨漲的情況下,政府或許可以漫無止境地發行鈔票,但是對受雇勞工而言,失業意味著所得中斷,貨幣頓時成為稀缺之物,因此,如果貨幣不再稀缺,失業的問題也許可以在某個範圍之內化解,筆者的意思不是認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必然可以解決失業問題,而是斧底抽薪,在地區(local)的層次上,維持法幣的地位,但同時存在著以勞動為衡量基礎的地區補充貨幣(local currency),發展合作經濟(見圖一)。

圖一  地區補充貨幣體系與資本主義商品體系關係圖

[勞工藝文]失業,資本主義的孿生子/倪世傑.余世芳

 

在地區補充貨幣的架構中,每個人依靠自己的勞動為生,但是勞動本身並不以國家法幣支付,而是以地區補充貨幣支付。比如說我自己耕種的一顆包心菜的勞動量為X,我就可以以此等價交換他人勞動X的地區貨幣,再透過該貨幣交換他人的服務,像是一個小時的托嬰照顧,五十分鐘的電腦教學等等。而地區貨幣是有時效性的,過了時限就不能繼續使用,以阻止有人刻意囤積,因為地區貨幣流量的減少將剝奪社區中其他人進行交易的權利。地區補充貨幣可以幫助社區內每個有工作能力的人供給他的勞動技能,而不會因為失業「赴閒」在家逐漸失去這些技能,失業者透過自我雇用重新獲得生存能力,與鎮日領取失業救濟金相較活得更有尊嚴 

面臨結構性失業危機,這項更具積極實驗性的社會互助/扶助就業計畫,法國、義大利、加拿大、紐西蘭等國家的社區已經施行地區補充貨幣數十年之久,卓有成效。中華民國憲法第145條明列「合作事業應受國家之獎勵與扶助」,展開新思維拯救失業,此其時矣!

一、結  語

老闆使用機器代替人工的歷史有多長,工人失業與工資減少的歷史就有多長。從自動化到IT,再到號稱幾乎可以在製造過程完全取代人力投入的奈米科技,工人接受取代勞動力的科技似乎是不可避免的。隨著生產力的提高,卻是愈來愈多的工人被迫離開工作崗位,不是看著自己的工作被冷冰冰的機器、程式取代,就是被外包、甚至整廠搬遷的。在資方一步步的生產合理化過程中,一份能夠養家活口的全職工作變的愈來愈稀少,工時的彈性化、工作的暫時化漸漸成為就業時不可不接受的「常態」。未來,最大的雇主將不再是國家、巨型企業,而是人力公司,它的業務就是為其他企業的工作崗位安排暫時性的人力。

        另外,通貨進縮的疫情已然是一發不可收拾,在全球邁入不景氣漩渦中,依賴外貿甚深的台灣經濟想必無法置身事外,屆時依賴工資為生的工薪階級生活無以為繼是可以想像的。倘若失業工人長期依賴社會福利,不但極易被資產階級污名化為社會米蟲,工人階級本身也將保守化處於劣勢而不成階級(underclass),垂頭喪志,失去尊嚴,遑論成為創建新社會的動力。因此,在補破網之外,發展地區性補充貨幣、合作事業也許是一條值得嘗試的「第三條路」,擺脫勞動力商品化的宿命,讓每個勞動者都能夠掌握自己的勞動過程,免於剝削,免於恐懼,邁向新社會。

[勞工藝文]失業,資本主義的孿生子/倪世傑.余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