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勞工議題]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工會組織角色與NGO組織角色-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九十三年度國際勞動事務研習營摘記/戴國榮勞工議題

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工會組織角色與NGO組織角色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九十三年度國際勞動事務研習營摘記/戴國榮

        近九十三年八月二十日奉派參加假台北縣中信商務會館舉辦之「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九十三年度國際勞動事務研習營」,不但有機會吸取他人寶貴經驗,更有幸聆聽國內經濟學大師吳忠吉博士(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就當前國內、外經濟情勢作深入剖析,其不但詳細闡述經濟全球化時代來臨,跨國企業普遍化後,對未來職場環境變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更以勞工(工會)角度分析未來可能面臨之困境,並提出因應策略。今特以吳博士是日授課題目做為本文標題,並將課程內容做重點摘要敘述,無非希望與大家分享,亦祈能帶給諸多先進些許的靈感與觸動。創新與文明         吳博士從人類的演進談起,自古文明、1農業文明(土地控制資源)、2工業文明(資本控制資源)至今3資訊文明與知識經濟的形成(知識控制資源),其藉由有條理的敘述文明演進史,印證『新技術的發明與應用,就是文明的進化』,也代表著文明的演進過程,融入了生活、科技、智慧,亦某種程度的反映了當時的產經環境及消費傾向。而透過對歷史的切入與了解,讓人開始深入思考需求、創新及滿足的經濟行為與價值鏈關係,而非對歷史僅僅是感官直覺的『貧窮與富足』表象反映。         吳博士強調現今經濟情勢在電子商務主導之下,商務經營的全球化,勢必引發跨國企業的組織部署全球化的行銷網路,加上4個性化的服務逐漸普及,於供需互動與交相勾引間,將因異化的競爭,使商品不斷地推陳出新。再者,跨國企業組織伴隨著子公司的遍佈,更造成國際間資源、商品、資金、勞動與科技的流轉,而在市場的替代與互補關係下,將使企業走向合併、相互控股與投資及策略聯盟,最後走向統一品牌或號幟的集團化經營。集團間以追求異化迎合消費市場需求,透過不斷的創新商品,提高競爭力,雖然需背負龐大的財務控管責任,但高風險與高報酬並存,且充滿創新與冒險的競爭環境,將是未來企業必須面對的。尤其知識經濟社會的研發競爭激烈,在技能層次提升,商品新陳代謝速度加速致生命週期縮短情況下,企業的積極轉型及個人能力的快速提升,將是在現今經濟達爾文主義社會(物競天擇、優勝劣敗)中生存的關鍵。  
1. 農業文明:其特徵為:所得分配惡化、人口流動低、生活無風險-無創新、人情投資風險低-人情濃、貧窮而成勤儉、講求團隊效率、知識的形成靠經驗等。(吳忠吉博士)
2. 工業文明:台灣在資本不足、設備簡陋下,政府採取提高關稅、管制進口及管制外匯等三大保護政策。(吳忠吉博士)
3. 資訊文明與知識經濟的形成:其現象為初級勞力過剩、高級勞力不足、老人問題嚴重、教育發展靠科學而非經驗、知識差距縮短、所得增長、婦女勞動結構改變、經濟獨立、社會民主開放等。(吳忠吉博士)
4. 個性化的服務:強調客戶服務及產品異化。(吳忠吉博士)

知識經濟的波浪架構         科學學理的研究是知識發展的基礎研究,也是生活應用方法的主要依據;技術的研發是知識經濟的核心工作,也是知識創造經濟價值的手段;在技術擴散的可能風險下,相互類似的商品市場結構,將由獨佔到寡佔,再由寡佔化為競爭,使原創的企業利潤逐漸下降,因此企業研發將是經常的業務,研發人才的招募與培養成為企業經理的核心任務;求新求變不僅是企業競爭的手段,也是個人職場競逐的方向。這是吳博士分別就科學、技術、商品及人才等四個面向所下的定義與註解,尤其他特別提醒勞工朋友在面對市場競爭之下,必須有技能可以無限地往上提升,但職位將逐層地往下排擠的認知,因為在未來技能層次越低的人,其面對失業的可能風險將越大。其次,在知識經濟環境的調整與變遷的議題上,吳博士則就5教育的改革、人力投資的優惠、6國家主權的崩潰與地球村的形成、及7勞工組織企業化等四方面提供精闢的見解,尤其在提出『勞工組織企業化』的新概念後,特別強調終生學習和變換技能,成為勞工維護工作機會的謀生方式外,亦勉勵勞工具備臨機應變的能力,懂得逆向思考,能夠在錯中找對,才能在企業經營講求8標準化的年代,立於不敗之地。

5. 教育的改革:知識經濟社會的主流人才是理工的科技人才,與企業經營的人才或商務管理的人才。而知識應用在創造市場價值,因此市場導向的知識選擇與臨機應變知識應用,將是教育投資的決策原則。(吳忠吉博士)
6. 國家主權的崩潰與地球村的形成:經濟區塊取代國家的定位,市場機制控管全球資源的分配。跨國經營使文化融合,形成『全球文化』,而『非政府組織』(NGO)的權力未來會超越『國家』,國家的概念將逐漸淡薄,致未來強調『企業競爭力』而非『國家競爭力』。(吳忠吉博士)
7. 勞工組織企業化:未來變動的可能趨勢,即生產勞工的團隊得四處承攬生產機會,但勞工團隊的組合將是相互的合夥關係,並無內部的僱傭關係。(吳忠吉博士)

        分享資訊 共創價值         全球化已成為世界主流,但是我們似乎未曾感到競爭壓力的存在;跨國企業講求低成本、高效率的經營策略,感覺上也沒有構成失業的威脅,這是因為我們都已經準備好面對技術競爭與專業能力的挑戰,還是我們的敏感度遠遠不若民營企業,甚至是置身事外?!或許我們可以把它等同於將面臨的民營化衝擊般,當那種危機意識浮現時,就能感受到它的威脅所造成的不安,繼而激發自己以更積極的態度提昇自我,勇於面對。         吳博士說:「勞資間靠鬥爭而非施捨」,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工會需要團結的勞工力量做後盾,為捍衛相關勞動權益而打拼,更需要注入創新的思維,以有效的策略突破民營化的緊箍咒,而這些力量的來源,有賴新資訊的不斷提供交流與分享,讓會員核心價值逐漸形成與建立,方能目標一致,克盡全功。         常言道:機會留給準備好的人,而我們是否已經開始準備了呢?!

8. 標準化:指工時、工資、工作規則、組織與管理等。服務業則排除在外。(吳忠吉博士)

[勞工議題]經濟全球化時代的工會組織角色與NGO組織角色-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九十三年度國際勞動事務研習營摘記/戴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