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議題 |
不同投資報酬率與薪資提撥率下勞工人員擇領退休金之模擬分析/林珮珺 |
|
|
●前言
人口老化是全球趨勢。台灣的國民平均年齡隨著醫療技術進步、經濟環境的改變逐漸延長,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退休準備制度。勞工應如何擇領退休金,以保障其退休後的生活,乃是勞工的職業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項決策。它關係著勞工退休後生活的保障,若擇領方式不當,自身權益將受到深遠的影響。
現行勞基法(舊制)所規定的退休金制度,是以企業為單位開立退休金帳戶,由雇主提撥勞工退休準備金及支付勞工退休金。依據勞基法第53條規定,員工於同一雇主下工作年資達15年;並年滿55歲、或工作年資達25年,由自請退休時得領取退休金。但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國家,企業的平均壽命約13年,由於現今勞基法退休金的年資累積規定;或雇主為減少給付勞工退休金責任,以不當手段解僱勞工,使大多數的勞工無法如願領取到退休金,造成勞資爭議不休。根據勞委會統計,自從民國73年勞基法退休金舊制實施至87年6月底止,已領取退休金之勞工僅133,202人。若按領取金額觀之,顯示已領取退休金之勞工中,有3/4的勞工領取退休金金額在150萬以內,且多集中在公營事業及大型企業。
鑒於現行退休制度有缺失,保障勞工功能有限,勞委會自民國79年即進行相關修正案之研擬,並兩度提出修正案。90年8月25日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獲致『採行可攜式之「個人帳戶制」、「附加年金制」及「其他可攜式年金制」三制併行,供勞工自由選擇適用』之決議。其中,「個人帳戶制」指勞工在中央主管機關依監理會遴選之承辦金融機構,設立個人退休準備金專戶,在達成請領要件時,一次請領個人帳戶累積之退休準備金本金及收益之制度;「附加年金制」指勞工參加由中央主管機關依監理會遴選之承辦金融機構所辦理終身定期請領年金之制度;「其他年金制」指其他可使勞工退休工作年資之計算,不受同一事業單位限制,並分期領取退休年金之保險制度。
對於新舊制之選擇及轉換,「目前適用勞動基準法勞工於本條例施行後,若選擇繼續適用勞動基準法退休規定者,不適用本條例。但初次就業者,以及選擇於同一事業單位繼續適用勞基法退休規定者,之後離職再就業時,均應選擇適用本條例之制度。」;「顧及本條例各制度的穩定性,
以及勞工對於制度轉換的選擇,本草案之勞工退休金制度,由勞工選擇單一制度適用,並得於本條例施行5年內,變更選擇,但次數不得超過2次;5年後則不得再變更。」
「上述這三種制度,每一制都十分複雜難懂,又都有各自的立意、精神,例如附加年金較有社會主義精神,而個人帳戶則沒有。如何將不同立意精神的制度,混合實施?未來一個22歲的大學畢業生,進入公司上班的第一天,人資主管就會問他一個他可能想都沒有想過的問題:『我們有三種退休制度,請問你要選擇哪一種?1』」本文之動機,乃基於勞工得自主選擇及轉換銜接的前提下,現行勞基法所規定的退休金制度(舊制)與勞工退休金條例草案(新制),應該明暸易懂而非為難勞工。於是考慮新舊制的差異,並在薪資提撥率、投資報酬率、年資等不同條件組合下,計算出退休金的未來值。讓即將進入職場、一般的勞工人員、屆齡退休勞工或年資滿25年且年齡屆滿55歲而擬提早退休的勞工,得藉由本文了解三種制度所給付金額的差異。
由於「其他可攜式年金制」屬商業保險範疇,退休金的數目將視保險公司推出之年金保險契約而定,在此不納入比較。本文的研究將以勞工退休金條例草案之內容為依據,假設各退休金制度財務穩定,不會因為基金操作不當而崩盤。而三種退休金制度的內涵及爭議、提撥率的制定、對社會之公平性及可能的改制方向,則不屬於本文討論的重點。現行勞工退休金制度之介紹
我國目前所施行的勞工退休金制度是由「台灣省工廠工人退休規則」增補改定而成。於勞動基準法退休專章中對於退休條件、給付水準、支付方式以及財務運用與監督等,均有詳細之規定。請參閱勞動基準法退休金之相關法規第六章退休及施行細則、勞工退休準備金提波及管理辦法、勞工退休基金收支保管及運用辦法。
該法施行以來雖有相當成效,對於勞工退休後生活可給予若干程度保障,惟因我國中、小企業因年限較短、勞工轉業較頻繁,很難符合領取要件。為確保勞工能獲領退休金,勞工團體與學者專家極力研議規劃改制,並依據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決議,擬具「勞工退休金條例」草案,於中華民國91年2月27日由行政院通過。新制勞工退休金條例草案內容簡介
勞委會依據經發會共識,研議退休金改制朝「個人帳戶制」、「附加年金制」和「其他可攜式年金制」三軌併行規劃。新制和舊制最大不同點,是將雇主責任由過去全部承擔,改為僅負責提撥,無須承擔基金運用風險。由於新制勞工退休金條例草案內容必須完整而顯得相當繁瑣,請參閱「新制勞工退休金條例草案條文」。本條例之勞工退休金制度,分為下列三種:
(1)
個人帳戶制:勞工設立個人專戶,於符合退休金請領要件時,一次請領個人累積之退休準備金本金及收益之制度。
(2) 附加年金制:勞工符合退休金請領要件時,於生存期間,分期請領退休年金之制度。
(3)
其他可攜式年金制:勞工退休工作年資之採計,不受服務同一事業單位限制,並分期請領退休年金之制度。
雖然勞委會自民國79年即進行相關修正案之研擬,但至本文撰稿時,仍未立法通過,新制度何時得以實施,仍無法預期。從蒐集整理文獻過程中發現,有相當多的研究討論新制設計的內涵;或新舊制勞工退休金提撥的差異、提撥問題的探討等。雖有勞工團體大聲疾呼各制度的缺失,及爭取改善的空間,一旦通過立法,勞工人員僅可就規定的制度加以選擇。有鑒於針對勞工人員退休金擇領方式,進行新制之「個人帳戶制」、「附加年金制」與舊制,領取退休金額比較之研究仍顯不足。然而勞工退休金擇領方式不同,所造成領取金額的差異,對勞工人員而言,係相當重要的決定,亦是所有勞工團體關注之所在。故本文進行系統化的數據模擬分析,希望作為勞工人員於擇領退休金時之參考依據。新舊制退休金計算模式建構
本節中說明在現制與新制當中,影響勞工退休金給付之各種參數,以及退休金給付之相關計算公式。一、 現制之退休金給付之相關參數與計算方式
1. 現制之相關參數:勞工開始工作年齡( )、退休年齡(
)、每月薪資( )、每年薪資調整率( )。
2.
退休金給付計算:以退休前六個月的平均薪資乘上基數,基數之計數為退休總年數,前十五年乘上2個基數,其餘年數乘上1個基數﹔未滿半年者以半年計,超過半年以一年計,總數以45個為限。
根據上述退休金給付計算方式,可得現制之退休金給付計算公式:
![[勞工議題]不同投資報酬率與薪資提撥率下勞工人員擇領退休金之模擬分析/林珮珺](/images/old/358/image002.gif)
二、 新制之退休金給付之相關參數與計算方式(「個人帳戶制」)
1. 新制之相關參數:每年薪資調整率( )、每月退休金提撥率( )、每年退休基金投資報酬率(
)、年資(k)、月數(m)。
2. 退休金給付計算:按每月薪資之一定比例提撥,其提撥金額及其所累積
之基金之投資收益之和為退休金給付。
根據「個人帳戶制」退休金給付計算方式,可得退休金給付計算公式:
![[勞工議題]不同投資報酬率與薪資提撥率下勞工人員擇領退休金之模擬分析/林珮珺](/images/old/358/image004.gif)
三、 新制之退休金給付之計算方式(「附加年金制」)
1. 新制之相關參數:參加「附加年金制」之全體勞工平均薪資(
)、參加「附加年金制」之全體勞工平均薪資成長率(年)( )。
2. 「附加年金制」之退休金給付之計算公式如下:
![[勞工議題]不同投資報酬率與薪資提撥率下勞工人員擇領退休金之模擬分析/林珮珺](/images/old/358/image006.gif)
範例模擬分析
將影響退休金給付之相關參數,代入現制與新制下的退休金計算公式,模擬各種不同條件的勞工人員,在面對不同的投資報酬率與薪資提撥率下,不同制度所領取退休金之損益平衡點。
一、A先生於新制實施時已工作滿20年,打算再工作5年就申請退休,若目前月薪資為30,000,年薪資調整率
3%,則 (A) 無任何狀況發生,順利退休狀況下,以舊制退休前六個月之平約薪資 x 基數 = $ 33,765
x 40,應可領取 $1,350,600 (B) 若後五年改用個人帳戶制,則前二十年舊制退休金為$ 30,000
x (1+ 3%) 4 x 35 =
1,181,775,加上後5年新制退休金,將視薪資提撥率、與投資報酬率而定,如表一。由數據分析可得知,將薪資提撥率限制於6%時,就A先生個人而言,改制後欲使領取總金額超過舊制下領取的$1,350,600,則投資報酬率必須超過16%,觀之當前的經濟環境,其機率非常微小。(C)
若後五年改用附加年金制,由於A先生未達終身請領定期年金的條件,必須請領一次給付金。新制退休金部分將按A先生參加附加年金制期間收繳之附加年金費及其收益發給。前項收益,應為當年度之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目前低於2%)。可參考表一。就此個案之領取金額觀之,個人帳戶制產生延遲工資給附,附加年金制略優於個人帳戶制。
若A先生兩年後被公司資遣,(A)延用舊制其資遣費是採每工作一年則拿一月薪資。資遣費為被資遣時的薪資x工作年數,應可領取
[ $ 30,000 x (1+3%) 2 ] x (20+2) =
$700,194。(B)若改選新制,則前二十年資遣費為 [ $ 30,000 x (1+3%) 2 ] x
(20) =
$636,540,加上工作兩年所提撥的薪資或雇主所繳的年金費及收益,以提撥率6%及一年期定存利率2%計算,為$44,267,再加上新制實施每工作兩年給付一個月的資遣費$31,827。改選新制後總數略超出舊制可領取的資遣費。
二、B先生於新制實施時工作滿5年,打算再工作20年就申請退休,若目前月薪資為30,000,年薪資調整率 3%,則
(A) 無任何狀況發生,順利退休狀況下,以舊制退休退休前六個月之平約薪資 x 基數 = $ 52,605 x
40,應可領取 $2,104,207 (B) 若後二十年改用個人帳戶制,則前五年舊制退休金為$ 30,000 x
(1+ 3%) 19 x 10 =
$526,052,加上後20年新制退休金,將視薪資提撥率、與投資報酬率而定,如表二。由數據分析可得知,將薪資提撥率限制於6%時,就B先生個人而言,改制後欲使領取退休金總額超過舊制,則投資報酬率必須超過10%,觀之當前的經濟環境,機率非常微小。(C)若後20年改用附加年金制,假設B先生屆時已達終身請領定期年金的條件,可以定期請領年金。附加年金制退休金部分請領總額,將視B先生壽命、全體勞工平均薪資、與全體勞工平均薪資成長率而定。若以參加「附加年金制」之全體勞工平均薪資成長率1%至5%、參加「附加年金制」之全體勞工平均薪資,即民國80-89年製造業平均薪資為32594元,及年金給付率0.8%計算,B先生每月得請領之年金如表三。僅就年金部分計算,所得替代率約為退休前三年平均月投保薪資$51088的14%~19%。表三同時列出,在不同的投資報酬率下,欲領取等同於薪資提撥率6%下個人帳戶制之退休金金額,所需月數隨投資報酬率遞增而增加。表四則計算出不同投資報酬率下,為領取與舊制相等的退休金所需月數。
若B先生兩年後被公司資遣,(A)延用舊制其資遣費是採每工作一年則拿一月薪資。資遣費為被資遣時的薪資x工作年數,應可領取
[ $ 30,000 x (1 + 3%) 2 ] x (5+2) =
$222,789。(B)若改選新制,則前五年資遣費為 [ $ 30,000 x (1 + 3%) 2 ] x
(5) =
$159,135,加上工作兩年所提撥的薪資或雇主所繳的年金費及收益,以提撥率6%及一年期定存利率2%計算,為$44,267,再加上新制實施每工作兩年給付一個月的資遣費$31,827。改選新制後總數略超出舊制可領取的資遣費。
若B先生17年後被公司資遣,(A)延用舊制其資遣費是採每工作一年則拿一月薪資。資遣費為被資遣時的薪資x工作年數,應可領取
[ $ 30,000 x (1 + 3%) 16 ] x (5+17) =
$1,059,106。(B)若改選個人帳戶制,則前五年資遣費為 [ $ 30,000 x (1 + 3%) 16
] x (5) =
$240,706,加上工作17年所提撥的薪資或雇主所繳的年金費及收益,以提撥率6%及一年期定存利率2%計算,為$550,659,再加上新制實施每工作兩年給付一個月的資遣費$421,476。改選新制後總數超出舊制可領取的資遣費。(C)若改選附加年金制,則前五年資遣費為$240,706,加上工作17年若已達終身請領定期年金的條件
,可以定期請領年金$6,358。僅就年金部分計算,所得替代率約為退休前三年平均月投保薪資$46,753的14%。
三、C先生為中年就業之相對高所得勞工,剛進入職場,但預估退休時滿六十歲年資為15年, 符
合附加年金制終身請領定期年金的條件。若目前月薪資為40,000,年薪資調整率 3%,則 (A)
無任何狀況發生,順利退休狀況下,以舊制退休前六個月之平約薪資 x 基數 = $ 58,741 x 30,應可領取
$ 1,762,240
(B)若選擇個人帳戶制,則新制退休金將視薪資提撥率、與投資報酬率而定,如表五。由數據分析可得知,薪資提撥率小於或等於8%且投資報酬率小於或等於10%時,就C先生個人而言,個人帳戶制領取金額無法超過舊制。將薪資提撥率限制於6%時,欲使個人帳戶制領取金額超過舊制下領取的$
1,762,240,則投資報酬率必須超過15%,觀之當前的經濟環境,其機率非常微小。(C)
若選擇附加年金制,退休金請領總額將視C先生壽命、全體勞工平均薪資、與全體勞工平均薪資成長率而定。若以參加「附加年金制」之全體勞工平均薪資成長率1%至5%、參加「附加年金制」之全體勞工平均薪資,即民國80-89年製造業平均薪資為32594元、及年金給付率0.8%計算,C先生每月得請領之年金如表六。所得替代率約為退休前三年平均月投保薪資$58,758的10.7%~13.5%。表六同時列出,在不同的投資報酬率下,欲領取等同於薪資提撥率6%下個人帳戶制之退休金金額,所需月數隨投資報酬率遞增而增加。表七則計算出不同投資報酬率下,為領取與舊制相等的退休金所需月數。
四、D先生為中年就業之相對低所得勞工,剛進入職場,但預估退休時滿六十歲年資為15年,符合附加年金制終身請領定期年金的條件。若目前月薪資為20000,年薪資調整率
3%,則 (A) 無任何狀況發生,順利退休狀況下,以舊制退休前六個月之平約薪資 x 基數 = $ 30,252
x 30,應可領取 $ 907,554
(B)若選擇個人帳戶制,則新制退休金將視薪資提撥率、與投資報酬率而定,如表八。由數據分析可得知,薪資提撥率小於或等於8%且投資報酬率小於或等於10%時,就D先生個人而言,個人帳戶制領取金額無法超過舊制。將薪資提撥率限制於6%時,欲使個人帳戶制領取金額超過舊制下領取的$
907,554,則投資報酬率必須超過15%,觀之當前的經濟環境,其機率非常微小。(C)
若選擇附加年金制,退休金請領總額將視D先生壽命、全體勞工平均薪資、與全體勞工平均薪資成長率而定。若以參加「附加年金制」之全體勞工平均薪資成長率1%至5%、參加「附加年金制」之全體勞工平均薪資,即民國80-89年製造業平均薪資為32594元,及年金給付率0.8%計算,D先生每月得請領之年金如表九。僅就年金部分計算,所得替代率約為退休前三年平均月投保薪資
$22,775的14%~17%。表九同時列出,在不同的投資報酬率下,欲領取等同於薪資提撥率6%下個人帳戶制之退休金金額,所需月數隨投資報酬率遞增而增加。表十則計算出不同投資報酬率下,為領取與舊制相等的退休金所需月數。結論
退休金之擇領方式攸關勞工的自身權益,在現行勞基法與勞工退休金條例草案,勞工往往不知如何選擇。因此,本文針對勞工退休金之擇領方式,將相關法令轉換成數學模型,在面對被資遣的風險下,根據本文所作之模擬分析,考慮不同條件(年齡、目前薪資、個人薪資成長率、薪資提撥率以及工作年資)的勞工,提出各投資報酬率所產生的退休金額,作為擇領退休金方案之參考依據。由以上之範例模擬分析,得出五個結論:
(一)
投資報酬率愈高,對個人帳戶制較有利;薪資提撥率愈高,可累積較多的退休金,但同時產生薪資的延遲給付。薪資提撥率對於退休金額的影響較投資報酬率大。
(二)
現行勞基法規定必須於同一雇主待至退休始可領取退休金,若可能被資遣或更換工作,新的退休金制度比舊制對勞工有利。
(三)
所得相對較低的勞工,可提撥的薪資過低,選擇個人帳戶制較為不利。選擇附加年金制時,也較高所得勞工容易領取超過舊制下的退休金。
(四)
對於高所得的勞工,在不會被資遣或年資中斷的前提下,舊制下的退休金總額高。但若預期未來仍是低利率或甚至零利率時,選擇附加年金制仍有機會超出舊制所能領取的退休金,但必須考量是否能夠累積足夠的年資終身請領年金。若僅能請領一次年金,則相當於個人帳戶制下所能領取的金額。
(五)
在不被資遣或年資中斷的前提下,就當前的投資環境,個人帳戶制領取的金額要超出舊制,幾乎是不可能。
本文尚未將儲蓄節稅規定、三種退休金制度並存的爭議、可能導致附加年金制財務不穩定等因素納入考量,有待後續研究繼續努力。 |
|
表一:A先生加入個人帳戶制可領取之退休金 |
|
0.02 |
0.03 |
0.04 |
0.05 |
0.06 |
0.07 |
0.08 |
投資報酬率 |
|
|
|
|
|
|
|
0.00 |
38,226 |
57,339 |
76,452 |
95,564 |
114,677 |
133,790 |
152,903 |
0.01 |
39,154 |
58,731 |
78,308 |
97,885 |
117,463 |
137,040 |
156,617 |
0.02 |
40,105 |
60,158 |
80,211 |
100,264 |
120,316 |
140,369 |
160,422 |
0.03 |
41,080 |
61,620 |
82,160 |
102,700 |
123,240 |
143,780 |
164,320 |
0.04 |
42,079 |
63,118 |
84,157 |
105,197 |
126,236 |
147,275 |
168,315 |
0.05 |
43,102 |
64,652 |
86,203 |
107,754 |
129,305 |
150,855 |
172,406 |
0.06
|
44,149 |
66,224 |
88,299 |
110,373 |
132,448 |
154,523 |
176,597 |
0.07 |
45,223 |
67,834 |
90,445 |
113,056 |
135,668 |
158,279 |
180,890 |
0.08 |
46,322 |
69,483 |
92,644 |
115,804 |
138,965 |
162,126 |
185,287 |
0.09 |
47,448 |
71,171 |
94,895 |
118,619 |
142,343 |
166,066 |
189,790 |
0.10 |
48,600 |
72,900 |
97,201 |
121,501 |
145,801 |
170,101 |
194,401 |
|
|
表二:B先生加入個人帳戶制可領取之退休金 |
|
0.02 |
0.03 |
0.04 |
0.05 |
0.06 |
0.07 |
0.08 |
投資報酬率 |
|
|
|
|
|
|
|
0.00 |
193,467 |
290,200 |
386,933 |
483,667 |
580,400 |
677,133 |
773,867 |
0.01 |
211,901 |
317,852 |
423,802 |
529,753 |
635,703 |
741,654 |
847,604 |
0.02 |
232,643 |
348,964 |
465,286 |
581,607 |
697,928 |
814,250 |
930,571 |
0.03 |
256,006 |
384,009 |
512,012 |
640,015 |
768,018 |
896,021 |
1,024,024 |
0.04 |
282,348 |
423,521 |
564,695 |
705,869 |
847,043 |
988,217 |
1,129,391 |
0.05 |
312,074 |
468,112 |
624,149 |
780,186 |
936,223 |
1,092,260 |
1,248,298 |
0.06
|
345,648 |
518,473 |
691,297 |
864,121 |
1,036,945 |
1,209,770 |
1,382,594 |
0.07 |
383,595 |
575,393 |
767,190 |
958,988 |
1,150,785 |
1,342,583 |
1,534,380 |
0.08 |
426,511 |
639,767 |
853,023 |
1,066,279 |
1,279,534 |
1,492,790 |
1,706,046 |
0.09 |
475,076 |
712,613 |
950,151 |
1,187,689 |
1,425,227 |
1,662,765 |
1,900,302 |
0.10 |
530,058 |
795,086 |
1,060,115 |
1,325,144 |
1,590,173 |
1,855,201 |
2,120,230 |
|
|
表三:B先生加入附加年金制相對於薪資提撥率6%下每月可領取之年金 |
|
0.01 |
0.02 |
0.03 |
0.04 |
0.05 |
每月可領取之年金 |
$6,962 |
$7,534 |
$8,174 |
$8,889 |
$9,690 |
投資報酬率 |
等同於薪資提撥率6%下個人帳戶制之退休金,所需領取月數 |
0.00 |
580,400 |
83個月 |
77個月 |
71個月 |
65個月 |
60個月 |
0.01 |
635,703 |
95個月 |
87個月 |
80個月 |
74個月 |
67個月 |
0.02 |
697,928 |
110個月 |
101個月 |
92個月 |
84個月 |
77個月 |
0.03 |
768,018 |
129個月 |
117個月 |
107個月 |
97個月 |
88個月 |
0.04 |
847,043 |
156個月 |
141個月 |
127個月 |
114個月 |
103個月 |
0.05 |
936,223 |
196個月 |
174個月 |
155個月 |
138個月 |
123個月 |
0.06 |
1,036,945 |
271個月 |
231個月 |
200個月 |
174個月 |
152個月 |
0.07 |
1,150,785 |
548個月 |
373個月 |
292個月 |
239個月 |
201個月 |
0.08 |
1,279,534 |
無法達成[1]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461個月 |
312個月 |
0.09 |
1,425,227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0.10 |
1,590,173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
|
表四:B先生加入附加年金制後為領取等同於舊制之退休金,所需領取月數 |
|
0.01 |
0.02 |
0.03 |
0.04 |
0.05 |
每月可領取之年金 |
$6,962 |
$7,534 |
$8,174 |
$8,889 |
$9,690 |
投資報酬率 |
等同於舊制之退休金$2,104,207,所需領取月數 |
0.00 |
227個月 |
209個月 |
193個月 |
178個月 |
163個月 |
0.01 |
251個月 |
230個月 |
210個月 |
192個月 |
175個月 |
0.02 |
284個月 |
257個月 |
233個月 |
210個月 |
190個月 |
0.03 |
334個月 |
296個月 |
263個月 |
234個月 |
209個月 |
0.04 |
420個月 |
358個月 |
308個月 |
268個月 |
234個月 |
0.05 |
679個月 |
489個月 |
388個月 |
321個月 |
271個月 |
0.06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648個月 |
431個月 |
333個月 |
0.07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497個月 |
0.08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0.09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0.10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
|
表五:C先生加入個人帳戶制可領取之退休金 |
|
0.02 |
0.03 |
0.04 |
0.05 |
0.06 |
0.07 |
0.08 |
投資報酬率 |
|
|
|
|
|
|
|
0.00 |
178,550 |
267,824 |
357,099 |
446,374 |
535,649 |
624,924 |
714,198 |
0.01 |
191,435 |
287,153 |
382,870 |
478,588 |
574,305 |
670,023 |
765,740 |
0.02 |
205,492 |
308,238 |
410,984 |
513,730 |
616,476 |
719,222 |
821,968 |
0.03 |
220,833 |
331,249 |
441,666 |
552,082 |
662,499 |
772,915 |
883,332 |
0.04 |
237,581 |
356,372 |
475,163 |
593,953 |
712,744 |
831,535 |
950,325 |
0.05 |
255,872 |
383,808 |
511,744 |
639,680 |
767,616 |
895,552 |
1,023,488 |
0.06
|
275,853 |
413,780 |
551,706 |
689,633 |
827,559 |
965,486 |
1,103,412 |
0.07 |
297,686 |
446,529 |
595,372 |
744,214 |
893,057 |
1,041,900 |
1,190,743 |
0.08 |
321,547 |
482,321 |
643,094 |
803,868 |
964,641 |
1,125,415 |
1,286,188 |
0.09 |
347,630 |
521,445 |
695,260 |
869,075 |
1,042,890 |
1,216,705 |
1,390,520 |
0.10 |
376,146 |
564,219 |
752,291 |
940,364 |
1,047,725 |
1,222,345 |
1,396,966 |
|
|
表六:C先生加入附加年金制每月可領取之年金 |
|
0.01 |
0.02 |
0.03 |
0.04 |
0.05 |
每月可領取之年金 |
$6,289 |
$6,655 |
$7,051 |
$7,480 |
$7,945 |
投資報酬率 |
等同於薪資提撥率6%下個人帳戶制之退休金,所需領取月數 |
0.00 |
$535,649 |
77個月 |
71個月 |
66個月 |
60個月 |
55個月 |
0.01 |
$574,305 |
93個月 |
86個月 |
79個月 |
72個月 |
66個月 |
0.02 |
$616,476 |
105個月 |
96個月 |
88個月 |
80個月 |
73個月 |
0.03 |
$662,499 |
119個月 |
109個月 |
99個月 |
90個月 |
82個月 |
0.04 |
$712,744 |
138個月 |
125個月 |
113個月 |
102個月 |
93個月 |
0.05 |
$767,616 |
165個月 |
147個月 |
132個月 |
118個月 |
106個月 |
0.06 |
$827,559 |
205個月 |
179個月 |
158個月 |
139個月 |
123個月 |
0.07 |
$893,057 |
280個月 |
234個月 |
199個月 |
171個月 |
148個月 |
0.08 |
$964,641 |
711個月 |
373個月 |
280個月 |
225個月 |
187個月 |
0.09 |
$1,042,890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382個月 |
268個月 |
0.10 |
$1,047,725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
|
表七:C先生加入附加年金制後為領取等同於舊制之退休金,所需領取月數 |
|
0.01 |
0.02 |
0.03 |
0.04 |
0.05 |
每月可領取之年金 |
$6,289 |
$6,655 |
$7,051 |
$7,480 |
$7,945 |
投資報酬率 |
等同於舊制之退休金$
1,762,240,所需領取月數 |
0.00 |
253個月 |
234個月 |
216個月 |
198個月 |
182個月 |
0.01 |
284個月 |
260個月 |
238個月 |
217個月 |
197個月 |
0.02 |
328個月 |
296個月 |
267個月 |
240個月 |
216個月 |
0.03 |
400個月 |
351個月 |
309個月 |
273個月 |
242個月 |
0.04 |
552個月 |
451個月 |
379個月 |
323個月 |
279個月 |
0.05 |
無法達成 |
848個月 |
541個月 |
416個月 |
338個月 |
0.06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860個月 |
471個月 |
0.07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0.08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0.09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0.10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無法達成 |
|
|
表八:D先生加入個人帳戶制可領取之退休金 |
|
0.02 |
0.03 |
0.04 |
0.05 |
0.06 |
0.07 |
0.08 |
投資報酬率 |
|
|
|
|
|
|
|
0.00 |
89,275 |
133,912 |
178,550 |
223,187 |
267,824 |
312,462 |
357,099 |
… |
… |
… |
… |
… |
… |
… |
… |
0.10 |
188,073 |
282,109 |
376,146 |
470,182 |
564,219 |
658,255 |
752,291 |
|
|
表九:D先生加入附加年金制相對於薪資提撥率6%下每月可領取之年金 |
|
0.01 |
0.02 |
0.03 |
0.04 |
0.05 |
每月可領取之年金 |
$3,145 |
$3,327 |
$3,526 |
$3,740 |
$3,972 |
投資報酬率 |
等同於薪資提撥率6%下個人帳戶制之退休金,所需領取月數 |
0.00 |
$267,824 |
38個月 |
36個月 |
33個月 |
30個月 |
28個月 |
0.01 |
$287,153 |
42個月 |
39個月 |
36個月 |
33個月 |
30個月 |
0.02 |
$308,238 |
46個月 |
42個月 |
39個月 |
36個月 |
33個月 |
0.03 |
$331,249 |
51個月 |
47個月 |
43個月 |
39個月 |
36個月 |
0.04 |
$356,372 |
56個月 |
51個月 |
47個月 |
43個月 |
39個月 |
0.05 |
$383,808 |
62個月 |
57個月 |
52個月 |
47個月 |
43個月 |
0.06 |
$413,780 |
70個月 |
64個月 |
58個月 |
53個月 |
48個月 |
0.07 |
$446,529 |
80個月 |
72個月 |
66個月 |
59個月 |
53個月 |
0.08 |
$482,321 |
92個月 |
83個月 |
75個月 |
67個月 |
60個月 |
0.09 |
$521,445 |
109個月 |
97個月 |
86個月 |
77個月 |
68個月 |
0.10 |
$564,219 |
134個月 |
116個月 |
102個月 |
90個月 |
79個月 |
|
|
表十:D先生加入附加年金制後為領取等同於舊制之退休金,所需領取月數 |
|
0.01 |
0.02 |
0.03 |
0.04 |
0.05 |
每月可領取之年金 |
$3,145 |
$3,327 |
$3,526 |
$3,740 |
$3,972 |
投資報酬率 |
等同於舊制之退休金$
907,554,所需領取月數 |
0.00 |
130個月 |
120個月 |
111個月 |
102個月 |
94個月 |
0.01 |
138個月 |
127個月 |
116個月 |
107個月 |
97個月 |
0.02 |
147個月 |
134個月 |
123個月 |
112個月 |
102個月 |
0.03 |
157個月 |
143個月 |
130個月 |
118個月 |
107個月 |
0.04 |
171個月 |
154個月 |
138個月 |
124個月 |
112個月 |
0.05 |
187個月 |
167個月 |
149個月 |
133個月 |
118個月 |
0.06 |
210個月 |
183個月 |
161個月 |
142個月 |
126個月 |
0.07 |
243個月 |
206個月 |
178個月 |
154個月 |
135個月 |
0.08 |
299個月 |
241個月 |
200個月 |
170個月 |
146個月 |
0.09 |
471個月 |
304個月 |
234個月 |
191個月 |
160個月 |
0.10 |
無法達成 |
652個月 |
301個月 |
224個月 |
179個月 |
|
|
|
![[勞工議題]不同投資報酬率與薪資提撥率下勞工人員擇領退休金之模擬分析/林珮珺](/images/old/358/logo03.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