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勞工議題]超越左右分歧-新中間第三條路/文心勞工議題

超越左右分歧-新中間第三條路/文心

壹、引言         主掌英國大政11載的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曾說:「民營化乃是民主政治中最精義的一部份。」配合著美國雷根主義的興起,民營化於20世紀末以降,殆已成為當今右派的顯學。台灣政府的作風一向唯美國馬首是瞻,當然對新興右派力主的民營化政策亦不例外,走典型的資本主義右傾路線。從民國83年6月30日中石化的民營化開始,緊接著有中工、中鋼及台機等系列的民營化,民營化變成台灣右派政黨不歸路。 九○年代末的蘇聯解體、東歐變天,讓資本主義的氣燄一發不可收拾,日裔美籍的福山發表了一本書名聳人聽聞的書-歷史的終結。新型資本主義在意識形態的鬥爭裡攝取了新動力,讓左右互動、交互前進的歷史為之僵滯。貳、資本主義的盲點與修正         所幸福山的預言尚未兌現之前,便有太多的事實證明其乃系一廂情願的想法,與真實的社會情境並不相符。南美第三世界的巴西、阿根廷等大國,在厲行WB所給定的資本主義放任自由政策,大力推行國營事業的民營化,經濟並未起色,反而逐步惡化,遂有左翼魯拉的崛起,民營化被證明非萬靈丹。每年經濟列強召開的G8高峰會議,習見G8會場外來自全球各地的抗議民眾,很多抗議民眾是來自已開發國家,資本主義國家的人民亦非完認認同當下的資本主義體制。         而日本自19世紀的明治維新以來,便由國內福澤諭吉等思想先進主張「脫亞入歐」,將西方資本主義奉為治國最高準則,再加上達爾文主義的注挹,於是形成二次戰前的軍國主義,假借「大東亞共榮圈」之名義,遂行侵略。相對於此,近期中的布希提出「單邊主義」(unilateralism),單邊主義向世界宣示-美國對於任何經認定對美國不利的國家,美國均可以採取先發制人的攻擊(尤其是被美國片面宣告為邪惡軸心的北韓、伊朗及伊拉克)。這破壞了世界賴以維繫的「權力平衡」,脫離聯合國自認為世界警察(流氓國家)的行徑,讓其盟友德、法等國大表不認同。         資本主義的最大盲點乃在「重利」,將利益無限上綱化的結果,常使人間無是非可言,重利導致追尋高效率的生產模式,高效率的生產模式卻常是高社會成本-生態、環境、戰爭、低工資…,因此資本主義要避開這些惡性循環,常要注入一些異質元素,而這些東西也經常使資本主義得以得到改善-如二次戰後,北歐四小國的福利國家政策走勢,擋住了蘇聯赤化潮;19世紀英國費邊社(Fabian Society)興起,將資本主義作了調整,掺進了社會福利與社會安全的主張,也讓英國渡過了二次戰後的赤潮…。語云:「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資本主義因逐利而興,必因重利而亡,孟子答梁惠王:「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資本主義的調整修正已成不可不發的弦上箭。參、若乏節制,資本主義必趨滅亡         有鑑於此,當代日本的經營管理之神-船井幸雄嘗預示資本主義於2010年傾亡,關於這一點,斷非危言聳聽,毋乃信而有徵,光憑資本主義只講「利己」的自私自利心態,而乏「利他」主義的觀念,就足以使整體的大自然環境為之蒙塵,遑論對於政治領域之危害乎?誠如上述,因為19世紀費邊社的崛起,使得資本主義適時朝修正的道路邁進,免於土崩瓦解的命運。況且共產主義在旁虎視眈耽,誓言埋葬資本主義,也促成資本主義的反省,即便內心萬般不願意,至少觀上裝出照顧勞工權益的模樣,從而有效降低資本主義的罪惡。如今共產主義的勢力一蹶不振,導致資本主義故態復萌,不過權力使人腐化,而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腐化。在一無制衡力量的挑戰下,益發加速資本主義的淪亡,這是可以預見的事。         本質上,民營化就是資本主義發展到極致之概念,兩者形成二而一的關係,為了追逐個人最大的利潤,不惜竭澤而漁,導致生態資源的全然破壞,這是一種徒知有今日、而無明日的生活型態,也是屬於只知小我存在,而漠視大我利益的價值取向,非常危險。當年執政黨於在野期間,還具備一些理想性,屢與社運人士、弱勢團體結盟一體,以對抗國民黨的黑金政治,此乃以「中間偏左」的力量去抗衡「中間偏右」的12載貪腐政權,有其道德的正當性,終而贏得執政權。但是民進黨於取得執政地位之後,迅速腐化,完全背棄了對人民的承諾,大幅度的向資本家的利益靠攏,貫澈民營化的施政模式,不啻向極右路線靠攏,令人遺憾!         雖然吾人雅不欲對執政黨的投機性格大聲相責,可是政府「左右搖擺」的政策作風,終究有損政府的威信以及人民對政府的信賴,然而最重要的一點是:決策高層服膺「工具理性」的思維,貿然將民營化當成可以操控的議題,本身毫無中心思想,因此隨波逐流,心無定所,也就失去了主導全局的目標與方向,猶如一葉扁舟,究竟應駛向何方,甚至連掌舵者都一無清晰的概念,只能見風轉舵,「西瓜偎大邊」,掌權者不再以其人格、風範、及遠見去領導群倫,帶領人民走向康莊大道,竟一反常態,淪為被領導的對象,除了緊抱美、日等列強的大腿之外,一無作為,在反民營化的議題論述方面,兀自向歷史交了白卷!         崇尚社會民主主義者常有堅定無比的思想信仰,相信其理念的堅持,生死以之,終生不渝。英國現任首相布萊爾出身工黨,所採第三條路-新中間路線,並不死守工黨傳統路線-產業澈底國有化的基本教義,採取權宜考慮的彈性調整,讓公、民營事業並存的混合經濟,並將「企業社會化」自工黨綱領中拿掉;布萊爾所改變者僅屬執政策略,而非工黨的思想主軸-照顧弱勢者,這引起工黨內部許多討論聲浪-工黨是否應保持原有信念,實踐社會正義,貫徹勞工至高福祉,目前布萊爾的中間偏右路線,是否會導致工黨的質變,一般民眾是否會認同?第三條路在歐洲引起的迴響更大,而以德國前財政部長拉豐坦所提的「心在左邊跳」的中間偏左路線,最引人矚目。         對於政策路線,勞工不能不清楚認知,否則選票被騙,事後還被一腳踢開,勞工必須團結才能展現實力,用實際行動防患政治人物的翻雲覆雨。肆、憲法真髓乃在中道         中華民國之憲法係依據孫中山先生創立中華民國的遺教而制定,而國父遺教的核心就是民生主義,主張發達國家資本,以節制私人資本,造成均富社會。憲法第13章基本國策第3節國民經濟中之第142條,即本於上開憲法前研的旨趣而訂立,實施平均地權,以謀國計民生之均足;憲法第144條:「公用事業及其他有獨佔性之企業,以公營為原則。其經法律許可者,得由國民經營之。」不寧唯是,憲法第145條第1項復規定:「國家對於私人財富及私營事業,認為有妨害國計民生之平衡發展者,應以法律限制之。」從現行憲法及增修條文中,充其量僅規定大型事業以公營為原則,例外則開放民營,絕無全面民營化的條文,到底民營化的「法源」何在?教人殊難索解!率爾採行民營化舉措,實為違憲之舉措!         總統最大的憲法職責端在行憲與守憲,全面民營化的政策既未具合憲性,職司守憲的總統就不宜默爾而息,理應劍及履及導之於正,俾無負國民之付託。除了一方面,以執政黨黨主席的身份,透過立院黨團的運作,據此依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第5條第1項第3款的規定,依立法委員現有總額1/3以上之聲請,就全盤民營化的違憲爭議釋憲;另一方面亦可透過執政黨的從政同志,及早打消違憲的民營化政策,期能讓憲法第153條保護勞工之政策落實於日常生活。伍、左右之間的路線之爭         資本主義、社會主義都各自由自己的視野,去描述社會現象;資本主義基於人性的自私,認為藉著一隻「看不見的手」,能夠主導市場機制的順利運行,此為人性主義的世界觀;社會主義則本於人道主義的觀點,強調濟若扶傾與社會救助,試圖打造一個公與義的平等社會。在亞里斯多德的兩大關於正義主張中,顯然資本主義偏愛於「分配的正義」,即是按個人的貢獻程度,據以分配社會財富,貢獻越多者其所得愈高;而社會主義則著重於「平均的正義」,創導各盡所能、各取所需,人人均應對社會做出無私的奉獻,所得卻依個人的實際需要而定之,陳義未免過高。         社會主義在現實環境常因激發不出勞動者的工作意願,以致生產力大幅降低,蓋在吃大鍋飯的情境下,不論做得多抑或做得少,個人的所得並無不同,難有激勵的效果,從而導致經濟的蕭條,以其執著於理想,偏離了人性的現實狀況;而資本主義讓人的能力為獲利而充分解放,經濟能量發灰淋漓盡緻,但卻造成貧富懸殊兩極化的惡果。         縱觀橫跨二世紀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鬥爭史,二次戰後的社會主義熱潮正在消退,而資本主義在柴契爾.雷根主義的供給面經濟學派在90年代因蘇維埃的解體而方興未艾,形成新型資本主義,並以全球化、地球村為大纛,但十數年下來也遭逢逆襲,顯然極右的路線在現實中,因其過度的達爾文主義傾向而遭唾棄。         台灣長期的孤島文化,加上歷史的恐共情結,台灣的政治一直都走在右翼資本主義的大麾陰影下,憲法中稍具左翼色彩的條文徒具形式,而台灣的政治團體為了顯示其「愛台灣」的心意,紛分朝政治光譜的極右路線(民族法西斯)傾斜,這種荒謬的態度與世界文明嚴重脫軌。按照馬克斯的說法,渠所創導的共產主義,乃是具備人道主義色彩的「科學之社會主義」,並因資本主義國家受到共產主義的「制衡」,紛紛改弦易轍,而向福利社會的道路邁進,北歐的瑞典、挪威與丹麥,創造「從搖籃到墳墓」的人間天堂,不論身份的尊卑與職位的高低,每個國民的生活資源約略相等,此於舊日的資本主義殊難想像。陸、民主社會的多元包容特質         須知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最重要的特徵貴在尊重開放多元的價值,任何人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其意見便應受到認真對待。多少年來,國人徒然知道資本主義,而不知道(或無視於)社會主義的存在,實在是偏而不全。自不待言。固然社會主義不是解決社會問題的萬靈丹,吾人亡庸盲從而附和之,唯若不以人廢言,社會主義起碼是矯正資本主義的利器。         欲取兩者之長,捨兩者之短,中道行之是為上策。中共自西元1978年實施開放政策以降,始終標榜著走自己的路,以期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之路」,實質上是由左向右的修正,在經濟上抓大放小,採取以國家為主動的混合經濟,事實上以取得相當程度的成功,中國成了世界工廠,現代化迅速由點至線,但外國資金並未能在中國橫行無阻,仍遭到中國國家的節制,當然中國在現代化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貧富懸殊的二極化,但總的來說,中國大陸是繼台灣奇蹟之後正在創造第二個華人奇蹟,而全世界也正眼睜睜的看著巨龍的甦醒,並正研究其中的運作機制。假設中共猶能走出傳統的基本教義路線,台灣能不努力嘗試從衰退中找尋新的出路嗎?阿扁在大選期提出新中間路線,卻不去充實其路線、內容、主張並實踐,反因少數成員的財團背景,新瓶仍舊裝老酒,持續右傾的路線使得新中間路線污名化;雖然有錢不是犯罪,惟若邦國大政仍均委諸資本家提供意見,反而聽不到小老百幸的心聲,則問題便很嚴重了!古人說:「耳不偏聽,目不偏視。」唯有兼聽則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新中間路線不是喊口號般唸出來,而是應該付諸行動予以落實。         全面民營化就是對新中間路線的徹底否定,也是對社會多元價值的強烈摧殘,正如我人不能茍同當下國內僅有右翼政黨(我國政黨只有統獨之分)之意識形態,政治光譜中的左翼團體備遭打壓殆盡,我人也萬萬無法認同僅容許財團之民營企業存續,而無情扼殺公營事業存活的空間:蓋惟有在萬花筒的世界裡,讓百花齊放、百鳥爭鳴,才能創造出豐富多元的大時代,如此方為『第三條路』的精義及真諦所在。
 

[勞工議題]超越左右分歧-新中間第三條路/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