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工作研究]全台灣第一座出產石油的「出磺坑古油井」/陳立欣工作研究

全臺灣第一座出產石油的 出磺坑古油井

陳立欣/外稿

        清朝咸豐十一年(西元1861年),臺灣便已於後龍溪南岸的龍船山麓、即今之公館鄉開礦村內發掘到第一座的「出磺坑油氣田」(原稱為硫磺窟油氣田,因剛開始係伴同天然氣或硫磺氣而可自行噴出油料的油氣田,故有此稱,後則改為需深地鑽掘的油井)。據清際轄區涵蓋今苗栗縣境的淡水廳廳誌所載,斯時居住於後龍溪畔的百姓,經常見到有油花浮在後龍溪的水面之上,幾經試探曉得附近的地底下潛藏有某種油料,未久便已知舀取從地下冒出的石油來點燈或炊爨,他們係將油料稱作「地油」、「硫磺油」或「烏油」(今臺語中的烏油係指機油),這在早期由中影公司攝製的一部電影--「皇天后土」中,即曾有詳盡的描述。

        最先發現到出磺坑油氣田的則是當地一位通蕃理事--邱苟,唯依官籍資料和民間傳述,邱苟生性狡賴多詐、因犯案遭官府緝捕遂逃入貓狸溪(今之後龍溪,貓狸即苗栗名稱由來)上游之內山,驀然目睹油彩泛浮於水面上,乃鳩眾鑿掘並佔為私有,未久邱苟又以一魚兩吃技倆將採油權先後租讓予吳姓家族和英商寶順洋行,引起二者爭奪採油權,官府聞訊逮捕邱苟併案治罪,並因吳姓家族無權頂獲油權且外商亦無權在臺採礦而下令封閉。但鄉梓史實則不因莠民邱苟之劣舉而有所避諱,在臺灣的石油開鑿鑽探史頁上,邱苟仍被視為是發掘出磺坑油氣田的第一人。該座油氣田較全世界第一口被掘得的油氣田--位於美國賓州 Titusille 小鎮、名為德瑞克 (Drake) 的油氣田僅晚了兩年而已。但德瑞克油氣田早已不再生產,祇供作為參觀憑弔的古蹟,而臺灣出磺坑油井的鄰近區域則尚在鑽探生產中。所以,猶如「老驥伏櫪」般的臺灣出磺坑油井週邊地帶,可以說是舉世猶可生產油料的最古老的油田區。

        俟同治年間的欽差大臣沈葆楨抵臨臺灣綜理海防暨諸內政事務之時,聽獲後龍溪畔產有「地油」一事,爰建請朝廷開採該地之油礦,清光緒初官府曾延聘兩名美籍工程師蒞臺探勘,後因彼等見地和官方不一遂告離臺,採探油礦的計畫為之暫停。光緒十三年(1887年),首任臺灣巡撫劉銘傳於苗栗設立礦油局,重新於當地採油,並將硫磺窟改稱為「出礦坑」,但因技術不足故售油收入經常不敷成本支出。劉銘傳卸任後,無意持續開採的繼任巡撫邵友濂罷廢礦油局,嗣後公館鄉(昔名蛤市)隘勇邱玉,向官府租得掘採舊地油氣礦之權,再售與苗栗、後龍一帶的居民。由於出磺坑旁另有溫泉窟穴,熱水自地洞湧出之際會發出宏亮、有如擊杵似的聲音,有若響泉,故被譽稱作「磺窟響泉」;又因出磺坑一帶的山勢為後龍溪所切穿,分為二山對峙,有如兩牛犄鬥乃將山形命為「牛鬥山」。1901的日治時期,官方派遣專業人員蒞臨本地從事地質調查,翌年於出磺坑鑽井,兩年後宣告成功鑽得出磺坑的第一號油井,即附圖一、二之位置處,自此當地原來的淺產型油氣田則蛻變為深油井了。

        出磺坑的油產於1964年時已告枯竭,幾乎成為廢礦而被封閉,但後來在中油公司探礦人員一連多年辛勤淬勵以及應用新式設備、進步技術的多重努力下,從事地質的深層鑽探,陸續在附近地帶發現到新油井。猶記在民國六十年左右,因進行鑽探獲有極為良好的音訊,舉國歡慶不已,甚至還有聯合報等媒體頗為樂觀的預料探測區有可能成為「臺灣的科威特」,後來雖已證實是過度樂觀,但畢竟仍是全臺油、氣產量最豐盛的寶地。臺灣則因在後續的廿年內充分進口原油,並積極發展煉油、石化產業而促使經濟大幅成長,斯段期間中油公司則一直長居全國諸公民營事業的鰲首之位。

        中油公司特於廿世紀的九O年代,假出磺坑原址闢設一處紀念園址區,並於原之井口地點植立一座紀念火炬,同時裝設昔時用以採油的機具,壁面飾有古昔採油之圖畫和「篳路籃褸」、「承先啟後」之字句,備供今輩之人追思緬懷。現座落於出磺坑的廠房設施主要是天然氣井和脫硫工廠,在苗栗地區尚稱是規模宏大的廠區。欲駕臨該處紀念園址區,需自「臺六號」省道公路經一新建的橋樑(係由中油公司出資建造)度過後龍溪,再經約二、三百公尺的路程即可抵達,周旁並建有一座「臺灣油礦陳列館」得供民眾參觀,以知悉臺灣自十九世紀起百餘年來開採油礦的經過,但假日則停止開放。

        苗栗縣的地理特色之一乃是多山,並因造山運動的年代互有不同,致各山系的地質狀況與蘊涵的地底資源有極大的差異。公館鄉出磺坑所在的山勢,在地理學上是屬於「背斜構造」--即中央部位最高,由軟硬不同的砂岩和頁岩構組而成的兩翼向外傾斜,故油氣是被封閉在背斜層裏,需靠鑿設油井方能將藏油汲取出來。大致而言,公館鄉的地層係由東向西逐漸形成的,岩層結構計有魚藤坪砂岩、十六分頁岩、關刀山砂岩、上福基砂岩、東坑層、觀音山砂岩、打鹿頁岩、北寮砂岩、及出磺坑石底層...等多種,沿途散布有煤層露頭、貝類化石和有孔蟲化石...諸多豐富的地理景象。出磺坑段這條道路週遭,由於南北走向之岩層被東西流向之後龍溪所截穿,故岩層得以裸露在沿後龍溪北岸所築成的臺六線省道路旁。有鑒於此,中國石油公司即在出磺坑原址鄰近六號公路的路旁,植立有一說明圖示,將公館鄉南部的後龍溪谷地質岩層情況作概略的說明,此亦是實施野外地質教學的好教材。

        出磺坑近旁區,在近些年來紛由民間業者設立有諸多觀光果園或遊樂農場,係一適合戶外休閒與鄉野教學的好地方。倘順著六號省道朝南而去,係以盛名遠播的「昭忠祠」及種植草莓著名之大湖鄉;朝東穿過獅潭鄉而抵泰安鄉,乃是虎山溫泉和龍騰溫泉諸景點區,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亦是位於從公館通往泰安的路叉口近處。昭忠祠乃清廷於光緒後期,為祭祀在當地爭戰殉命的兵勇和原住民死難者,而於大嵙崁街擴建設立的祠堂(原稱義民廟,是由同治年代的墾首吳定新等人籌建,俾祀奉拓墾時殉難的鄉勇和墾戶),第二任的臺灣巡撫邵友濂更曾頒掛一題曰「俎豆同榮」的匾額,以示一視同仁、共受奉祀;臺灣光復後,地方仕紳復將抗日志士羅福星的遺骸移靈於此,數年前再於昭忠祠旁增築一座「羅福星烈士紀念館」,讓後人長遠懷念先人拓墾之辛勞及抗日志士為臺灣奉獻的偉業。同仁們倘於假日期間赴當地旅遊的話,得以出磺坑為中心,並在公館、大湖乃至獅潭、泰安等地休閒度假,必會有一愉悅難忘的回憶!

[工作研究]全台灣第一座出產石油的「出磺坑古油井」/陳立欣

[工作研究]全台灣第一座出產石油的「出磺坑古油井」/陳立欣

中油公司於出磺坑原址設立的「第一號古油井」紀念火炬暨古昔鑿掘設施 清代時,出磺坑即以「磺窟響泉」聞名遐邇

[工作研究]全台灣第一座出產石油的「出磺坑古油井」/陳立欣

與出磺坑同樣位於苗栗縣內、且相距不遠的「羅浮星烈士紀念館」
 

臺灣石油工會台北市重慶南路1段7號5-6樓 TEL:02-23817712 FAX:02-23753986     http://www.tpw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