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專題報導]全球能源趨勢及勞工議題/資料來源─梁啟源/改寫─張樹榮

◆全球能源趨勢及勞工議題◆資料來源:中央研究院 梁啟源教授 改寫:張樹榮◆

能源趨勢
        依據國際能源總署出版的二千年世界能源觀察,從1997到2020間,世界能源需求預期增加57%,平均年增率2%;相較於1971到1997的平均年增率為2.2%,世界基本能源密度-基本能源需求除以單位GDP ,預計在1997到2020間,每年將減少1.1%,等同於1971年的密度。

        關於基本能源的結構看來,石油仍將在2020年占主導性的40%,在此預測期間,年需求增率為1.9%;石油占能源需求的比重仍然和今天是差不多,而預計2020年石油產量,將為每天一億一千五百萬桶,相較於1997,則為7千五百萬桶/天。

        天然氣係排名第二發展最快速的能源,僅次於綠色能源,天然氣預測年成長2.7%,占基本能源的比率從今天的22%將成長為2020年的26%。

        煤需求量則預計每年成長1.7%,低於整體能源需求年成長率,因此1997年占26%,2020年將降到全部能源的24%。

        核能在2010年將達到其巔峰,之後預期走緩,1997它占整體能源7%,2020將減少為5%;核能只有在少數國家才會增加需求,特別是亞洲。

        水力發電預計在2020年將比今日增加至少50%,然而其占總體能源比率卻少許下降;其它的綠色能源,包括地熱,太陽能,潮汐發電及生物資源等為最快速成長的能源,預計年增率2.8%,雖然如此,2020年它僅占3%,目前則為2%。

        至於發電,世界電力產量預計在1997到2020年間,將年增2.7%,煤仍是電力的最大來源,天然氣發電的比重將增加3.5倍,而石油發電的比率將由9%降為2020年的6%;核能發電則由17%降為9%;水力發電則年成長率為1.8%,綠色電力則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國家中成長最快,預計在2020年將占4%;當然所有的這些預測仍受制於政府的經濟政策方向。

        關於終端能源需求,電力相較於其它終端能源,成長最快,預計在2020年其占終端能源消耗的比重為20%,今天則為17%;增加最多的區域是在非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國家。

        未來區域能源趨勢及世界貿易裏可見的,是開發中國家將為能源需求量增加最快的主要地方。因此在2020年經濟合作發展組織的國家能源需求,將自今日的54%降為44%,開發中國家則自34%增加到45%;轉型經濟體(指共黨解體後的東歐及蘇聯諸國)則比例稍為減少。

        此發展與能源生產者的趨勢是一致的,開發中國家將占世界石油需求增加量中的70%,在1997到2020年間,預計所增加成長的每天四千萬桶原油需求量中,45%的需求來自中國,印度及亞洲各國;此結果可以在世界能源交易中明顯地看到,特別在石油及天然氣的交易上。

能源議題

(1)耗竭的石化能源→替代能源的產生,造成原油價格的飆漲

      依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如德國的科學家克勞宙斯的說法:「世上不存在一完美熱機可將熱完全轉換成功」,加以前述的世界能源總需求在2020年將增加57%,而全球能源蘊含量,受制於科技及價格等等因素,基本上存量有限,估計原油在41年內會耗盡(以存量除以年使用量計),天然氣則為63年,而煤則為218年,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本世紀下半期石化能源的枯竭以及價格的飆漲。

(2)空氣污染→能源業勞工首當其衝

       根據美國環保署報告,因為燃燒石油能源造成的空氣污染,造成每年五百萬的人口患有長期呼吸系統疾病,五十萬人因此而死去。而能源業勞工首當其衝,工安事件及職災病變患者增加。

(3)生態破壞

         能源的運輸,儲存等也導致生態的破壞,例如最近阿拉斯加的能源探勘開發則引起不少爭議,大規模的水力開發計劃,如長江大壩更被指為大規模地破壞生態及歷史古蹟等。在臺灣也有「非核家園」的呼聲,使臺灣電力工會面臨環保與勞工工作權之爭。而石油工會面對社區居民的環保抗爭,為了生存正規劃高廠石化園區的轉型。

        至於能源運輸造成的生態破壞,過去四十年,發生45起油輪船難及漏油事件,例如1979年阿拉斯加的艾森油輪事故,造成紐西蘭海岸2,870噸的漏油污染事件。因此「消費地精煉主義」再度受到各國的重視;期予解決。

        核能廢料也是能源儲藏的頭痛問題,大多數國家並沒有建造最安全的儲存場來存放高放射性的核廢料。臺灣自不例外。

溫室效應及氣候變遷

        能源消耗導致溫室效應,最顯著的是二氧化碳的增加,因此全球的乾旱及洪水發生更勝往常。

        此外,海平面的上升使得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小島上,千名居民在2000年被迫遷居,估計在本世紀末,數千萬人口將因此搬家。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統計天然災害損失,過去每十年災害損失則加倍一次,過去十五年共計損失一兆美元,展望未來,全球溫室效應將在2050年之前達到每年損失三千億美元之巨。

建議解決之道

        在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中曾提出能源永續發展方案

(1)方便性:易於取得,可靠及廉價的能源

(2)偏遠地區的能源供給,要符合偏遠地區稀少人口的基本成長需求

(3)能源生產,轉換,配送及使用的效率;並推動「消費地精煉主義」。

(4)更先進的科技,包括更乾淨油氣及更好的核能科技;及能源業勞工職能提升。

(5)發展綠色能源:更加速開發及大規模採用

(6)能源運輸過程的改良,以提高能源使用率並降低對環境的衝擊

(7)國際合作的投資,建設及科技移轉。→針對此項跨國企業的合作造成市場的排擠,高科技勞動力移動;加上國際大油公司併吞手段的益發激烈,勞工生存權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在此尤須強調的是能源使用的有效性,世界能源使用效率,以需求/每單位GDP看來,雖自1997到2000年每年改善了1.1%,而依國際能源總署的二千年世界能源觀察,此趨勢將持續到2020年,但我們認為如果採用適當科技且能源價格控制得當,在許多區域仍有許多地方可以大幅改善此使用效率,例如運輸,工業/民生用能源等等。有許多經濟手段可以採用,例如二氧化碳稅的開徵也該考慮了,我們可以看到二次石油危機中,油價的提高而使得石油用量減少更可以看得出來,相信開徵此二氧化碳稅必然大有利於能源使用效率及新式科技的採用。

        此稅的收入可用在造林,研究降低二氧化碳的技術,政府也可考慮降低所得稅及其它稅務配套措施以減輕此稅開徵的衝擊。

回通訊目錄頁

[專題報導]全球能源趨勢及勞工議題/資料來源─梁啟源/改寫─張樹榮

台北市重慶南路1段7號5-6樓 TEL:02-23817712 FAX:02-23753986   http://www.tpw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