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勞工議題]衝突.—由語言溝通談起/周瑞玉勞工議題

衝突 —由語言溝通談起/周瑞玉

 

   
 

    

   團體是由一群人所組成的,既是一群人,必然產生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互動的過程可能是互補的溝通,彼此有問有答,相互滿足而產生建設性的人際關係;但也可能是交叉或曖昧式的溝通,雙方檯面上禮尚往來,檯面下卻各懷鬼胎或甚而直言相衝、爭執不斷,即所謂「衝突的產生」。         認真想想,在任何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關係中都會有衝突的產生,不管你們多麼的親近、多麼瞭解、多麼相容,你的觀念、做法、需求或目標仍是會和你周遭的人有所出入,這種衝突存在於各種關係中,或夫妻、親子、或同儕主雇中。可能你喜歡粗茶淡飯、清粥小菜,你的另一半卻堅持滿漢全席、中西合併,因而你們每天就為了三餐無法獲得配合而衝突。         或者你喜歡在夜深人靜之時挑燈夜戰以應付課業,隔天早晨卻偷懶賴床,此時你的長輩便說起教來:「早睡早起身體好」、「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因此有了爭議。或者上班族的你是個「差不多先生」,凡事得過且過,覺得無論如何事必完成之,但偏偏老闆是個完美主義者,凡事吹毛求疵,如此的搭檔在工作上必然產生衝突。你一天的生活中,舉凡類似之衝突實在是不勝枚舉,說真的,就某些狀況而言,「衝突」早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之家常便飯。現在我們就來談談由語言溝通看衝突的產生。         是否有過類似的經驗,雖然竭盡所能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但對方終究不了解你的想法:有時候可能你會覺得別人在跟你玩文字遊戲,可能話中帶刺、指桑罵槐的運用語言來暗示、嘲弄你,因此產生了誤會,使溝通發生了問題,也許原本雙方均無惡意,只是誤入了語言的陷阱而影響到我們對人、事、物的看法,若因而犧牲掉彼此的情誼,實在可惜啊!         我們天天在講話,用語言來傳達意思,但語言終究只是代表某種概念的符號,它們並不是概念的本身,往往一句話或一個字的涵意不在字或話的本身,而在說話者身上。舉例:某男對某女說出:「我很關心你,天氣涼了,自己要注意身體。」這一段話,而兩人對這句話的詮釋不同。男方係以友誼為出發點,表達朋友之間的支持和關心;而女方是個相當傳統、保守又被動的女孩,這是第一次有男孩如此體貼地對她說,因此,女方便將這段話詮釋為「喜歡」之暗示語,認為對方正在表達愛意。這樣地互動下去,故事的發展自然是繼續不斷的誤會及可能的衝突, 而故事結局則可能是悲劇收場。所以,字或話的本身原來並沒有意義,是人們在溝通過程中賦予其意義,而偏偏雙方對語言的認知又不同,衝突、爭執因而產生。         此外,下列幾種語言應對,常會產生語意上的誤解,並導致無謂的衝突,特提供參考:          一、相對性的話語,因為是由比較中來得其意,所以個人常以主觀的看法著眼,忽略對方之感受,故容易造成溝通上的問題。例如:甲說:「今天的試題很簡單,不用大腦都可得高分。」這是甲和前天試題比較後得到的結論;但乙卻認為試題很難,深怕自己連低空飛過都有困難,聽見甲這麼說,著實感到自己能力極差,也開始對甲的傲氣有幾分敵意,認為甲蓄意嘲笑,因此在彼此關係上大打折扣,或甚而直言相衝,爭執因而發生。         誤解之所以產生,乃因每個人在使用「相對性語言」時,所持標準不同。所以在使用「相對性語言」時,應該用更精確的方式表達,如前例的甲若改說成:「今天試題比前天的簡單一些!」可能較具體,而不致導致被誤解而產生種種問題。         二、言過其實、刻板化的語言最容易犯了「以偏概全」之毛病,也最易得罪人。 例如:在感情上受創傷的男女喜歡說「天下的男人都不是好東西」、「女人都是禍水」;夫妻或親子間常在對方做錯事時,就嘮叨地說:「你每次總是…。」,如此一竿子打翻了所有對方曾經表現不錯的言行,而予以負面的標籤,造成彼此敵意的怒氣油然而生。所以這種言過其實的語言,往往比我們真正要表達的還多(「無奈」的表達幾乎剛好是負向言辭),也相對地傷了很多人的心,雖然我們不是故意的,但卻常犯這種錯,宜慎之!         三、模稜兩可的話語,讓人不只有一種解釋,因此易產生誤解,造成溝通上的衝突,這種情形也常在日常生活中發生。例如:有位護士對一位住院很久的病人說:「你以後不必再穿醫院的病服,也不必再吃這裡的伙食了!」病人聽完,心情為之頹喪、心神不寧、愁眉苦臉,持續一整天後,護士納悶地詢問其因,原來病人以為自己已病入膏盲、無藥可醫,所以不必再住院了。但護士所要表達的卻剛好相反,乃示意病人其病情已穩定,可以出院回家,再也不用待在病房了。       四、另外一種是屬於情緒性之語言。話語有表面意義和延伸之意,表面意義是指顧名思義的客觀意義,而延伸之意則加入了主觀的情感意義。如「懷孕」一詞, 乍聽之下,眼前浮現的必定是一幅滿心歡喜挺著肚子的婦女,其表面意義是指女性孕育下一代的生物狀態。但對一個未婚少女而言,.「未婚懷孕」一詞必帶來極強烈的情緒反應,且有受傷害的感覺。另外,如果某乙欣賞甲男,對周遭朋友所認為他的「固執」,可能某乙會將之形容為「很有決心」;若某甲曾經和乙女有過誤解,可能會將她的「苗條身材」形容為「骨瘦如柴」。諸如此類情緒性的字眼,在運用上端視說話者的主觀態度而定,巧妙地運用易造就人,不當使用也易得罪人,所以應該特別謹慎地使用,以免造成無謂的衝突。         有位國外學者曾提到一段話:「世界上的人、事、物,我們都會給他冠上一個名字或名稱,即所謂標籤化。貼上標籤的功能乃在區分每樣事物的不同,但標籤也阻礙我們對事物的真正認知;並因而對事物、對自己、對別人都產生了標籤下的刻板印象。」也就是說,語言或文字並不代表其本身之意義,而是標籤化的作用塑造或影響下之看法與態度。關於溝通模式,前面提到的一些容易產生曖昧、不良的溝通,易導致錯誤訊息引起衝突之語言型態,實在應予避免。因此要先弄清楚對方所使用的字語是否和你自己所會意的相同,再進行適切的語言互動,如此一定可避免招致誤解或溝通障礙,進而減少人際間的衝突。
 

 

[勞工議題]衝突.—由語言溝通談起/周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