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專題報導]私有化奪取式積累的尖端/編輯室專題報導

私有化 奪取式積累的尖端/編輯室

       
 

[專題報導]私有化奪取式積累的尖端/編輯室

[專題報導]私有化奪取式積累的尖端/編輯室

 

 

   
         70年代台灣經濟起飛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台灣開始向開發國家行列的逆流之旅,許多法律、公共基礎建設無不著眼於經濟發展,養成了大大小小資本家,凡事向錢看的習慣造成今日多氯聯苯、塑化劑、毒油事件可說是必然結局,無需大驚小怪。大的資本家貪、小資產階級也不遑多讓,許多當初藉口油電漲價猛飆的物價,隨著油價節節降價也不見絲毫下跌,台灣在新自由主義薰陶下,已然成為不折不扣的貪婪之島。政府要出來管制? 那是癡人說夢,政府不為剩餘資本如此尋找積累空間,你要它資本外移? 民營化說好聽是找回市場機制,但更大的目的是替過多的剩餘資本尋找出路,許多國家的公有事業民營化後,都是淪落得更糟糕,人民不獲其益反受其害。政府不是不知道,它有外部及內部壓力,藉口就是靠民營化來補財政缺口,果真缺錢,又何苦賤賣? 結果造成更多的失業,消費、生產更不平均,愈加遠離發展經濟的原始目的。 ●新自由主義的濫觴         做政治經濟學說的新自由主義,可以回溯至1930 年代晚期。新自由主義強硬反對共產主義、社會主義,以及超出保護私有財產安排、市場體制和企業活動的一切積極政府干預形式,它起初是孤立且備受忽視的一套思想,於1940 年代期間,由海耶克(von Hayek)、密斯(Ludvig von Mises〉、傅利曼(Milton Friedman),以及巴柏(KarlPopper) 等人,積極塑造成形。海耶克以其先見之明預言,新自由主義觀點要成 主流,至少還要經過一個世代。從支持的企業募集資金,並設立排他性的智庫,這場運動在1960 年代和1970 年代,產生了一個穩定但持續擴大的分析、著述、辯論和政治立場聲明的潮流。但是當時的主流依然認為它大體上無關緊要而予以摒棄, 甚至加以嘲弄。         只有在1970 年代,過度積累的普遍危機變得非常明顯以後,這場運動才被認 是凱因斯理論及其他偏向國家中心的決策架構以外的可行之道,而得到重視。柴契爾(Margaret Thatcher〉夫人 了抨擊英國當年的經濟問題,為尋求更好的框架時,才在政治上發動了這場運動,並於1979 年大選後,轉向該運動智庫以尋求 發展和建言。連同美國總統雷根( Reagan),她改變了國家活動的整體定位,遠離了福利國家,轉而積極支持資本積累的「供應面」條件。         IMF和世界銀行幾乎一夕之間就改變了它們的政策架構,短短幾年內,新自由主義學說通過這些機構進而支配政策,取得迅速而勝利的進展,先是在英美世界,隨後遍及大部分歐洲和世界其餘地方。由於私有化和市場自由化是新自由主義運動的箴言,結果造成新一波的「公地圈圍」,並成為國家政策目標。國家持有或公有資產釋出到市場,過度積累的資本可以投資於這些資產、加以升級,然後從事投機。有利可圖的活動新領地已經展開 ,有助於防止過度積累的問題,至少能抵擋一陣子。然而,一旦 動,這場運動就會產生驚人的壓力,必須尋找更多可以達成私有化的競技場,無論是在國內或海外。 ●私有化—公地圈圍         在柴契爾的例子裡,大量社會住宅存量是第一批需要私有化的資產之一。乍看之下,這似乎是給中低階級的一份禮物,他們現在能夠付出相對較少的代價,就從房客變身業主,掌管貴重資產,增加財富。但是,一旦完成移交,住宅投機就接手了,尤其是在首選的核心區位,最終以賄賂、誘騙或強迫的方式,驅使低薪居民遷移到倫敦這類城市的邊緣,將以前的勞工階級住宅區,轉變 高度縉紳化的中心。喪失負擔得起的住宅,在許多都會鄰里造成了無家可歸的遊民,以及社會失序狀態。在英國,後續的公用事業( 水、電信、電力、能源、運輸)私有化,廉價出售所有公營公司,並且根據企業邏輯塑造許多其他公共機構( 例如大學),這意味了社會關係主導模式的徹底變革,以及越來越偏袒上流階級而非中低階級的資產重分配。         資產重分配的相同模式,幾乎在任何發生私有化的地方都能見到。世界銀行將種族隔離政策結束後的南非,當成藉由私有化和市場自由化而達致更大效能的櫥窗。例如,它不是推動水的私有化,就是促使市政當局擁有的公用事業要「回收全部成的本」。消費者必須支付他們的用水,而非把水當成免費產品。根據理論推斷,隨著收益增加,公用事業將能獲利並擴大服務。但是由於無法負擔費用,越來越多人的服務遭斷絕,而隨著收益變少, 公司便提高價格,讓低收入居民更付不起水費。由於被迫轉而汲取其他水源,結果之一就是霍亂流行,造成許多人死亡。若堅決按照這種辦法,就無法實現所揭示的目標( 人人有水用〉。由麥當勞及其他人在南非所做的廣泛調查顯示了「市辦服務的回收成本,對低收入家庭造成了巨大的艱困,使得大量成員的服務遭到切斷和收回,危及數百萬低收入家庭過健康、有生產力生活的可能性」。同樣的邏輯帶領阿根廷經歷非比尋常的私有化( 水、能源、電信、運輸)浪潮,導致流入龐大的過度積累資本,以及資產價的旺盛景氣,但隨著資本撤離轉到別處,又崩潰而陷入大規模貧困〈目前延伸到超過半數人口〉。         我們可以考察另一個例子,即墨西哥土地權。源於1917 年墨西哥革命的憲法,保障原住民的合法權利,並將那些權利銘記於公地(ejido) 體系,讓土地由集體所有和使用。1991 年,薩林納斯(Salinas)政府通過一項改革法案,許可且鼓勵公有土地的私有化。 於公地替原住民群體提供了集體安全的基礎,政府實際上是放棄維持這種安全基礎的職責。此外,這是薩林納斯統治下一整套私有化措施裡的一個項目,它拆除了一般的社會安全防護,對於收益和財富的分配造成了意料中的劇烈影響。到處都有對公地改革的反抗,1994 年1 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條約生效當天,爆發於恰帕斯省(Chiapas) 的紮帕提斯塔(Zapatista)反叛。後續的進口障礙減除還帶來一項打擊,來自美國有效率但也受到大力補貼的農企業( 佔成本達兩成),將玉米和其他產品的價格壓低到小型農業生產者無法競爭的低價。瀕臨餓死,許多生產者被迫離開土地,擴增已過度擁擠的城市失業人口。         世界各地都經歷了對農村人口的類似影響。例如,在世界貿易組織的規範下,加州蔬菜和路易斯安那州稻米的廉價進口品,擠壓了日本和台灣的農村人口 。世界貿易組織規範下的外來競爭,使得印度農村的生計一蹶不振。實際上,洛伊(Roy)指出,「維持七億人民生計的印度農村經濟,巳經遭到扼殺。生產過剩的農民十分貧困,生產不足的農民也很窮苦,大莊園和農場解雇工人時,沒有土地的農工就失業了。他們成群蜂擁到城市找工作。」         在中國,據估計如果要避免農村的破壞和造反,接下來十年間,至少要有五億人民由都市化吸收。雖然他們會在城市裡做什麼還不明朗,但如我們所見,現正進行的龐大硬體基礎建設計畫,會以某種方式吸收社會的貧困。 ●小結:         洛伊的結論指出,私有化基本上是「生產性公共資產由國家移轉到私人公司。生產性資產包括自然資源,土地、森林、水、空氣。這些是國家代表人民所保管的資產。奪走這些資產,將它們當成股票賣給私人公司,是以史無前例的規模進行的一場野蠻奪取過程。」         很顯然的,墨西哥恰帕斯省的紮帕提斯塔反叛,跟保護原住民權利有很大的關係。這場運動的扳機,乃是公地私有化的倡議,結合了依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而展開的自由貿易,這一點也非常清楚。然而,這喚起了抵抗奪取式積累的一般問題。  

 

 
 

[專題報導]私有化奪取式積累的尖端/編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