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勞工藝文]話多采多姿的春節/呂明智勞工藝文

話多采多姿的春節/呂明智

 

 

[勞工藝文]話多采多姿的春節/呂明智

[勞工藝文]話多采多姿的春節/呂明智

 
  ▲選擇臘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臘八粥會獨具特色。 ▲跳鍾馗'向來是台灣民間極具神秘色彩的一項演出。  
 

[勞工藝文]話多采多姿的春節/呂明智

[勞工藝文]話多采多姿的春節/呂明智

 
  ▲苗栗苑裡舉辦送灶神的民俗活動。 ▲大年初四,鹿耳門天后宮迎喜神點光明燈。  

 

 

        往昔一進入臘月( 陰曆十二月)家家戶戶都忙著趕辦年貨,諸如購食物、炮竹香紙、縫製衣服等。雖因經濟環境不同而有很大差距,但每家每戶一定都在忙。現在出幾種特殊的習俗禮儀:一、臘八粥         所謂「臘八」,也就是「荊楚歲時記」中所說的「臘日」,就是陰曆十二月初八日。據吳自枚「夢梁錄」記載:「十二月八日,寺院謂之臘八,各寺俱設五味粥,名曰臘八粥,亦名佛粥。」因為十二月八日為釋迦牟尼成道的日子,故各僧寺取香穀及果實等配成五味造粥以供佛。後來又增為七種食品煮粥,稱為七寶粥。民間因亦仿效相沿成習。周密「武林舊事」云:「寺院及人家皆有臘八粥。」為了與臘八相稱,後來民間的「臘八粥」已增為八種食品混合煮成。         「臘八」這天,並不舉行任何儀式,但家家戶戶必以米和果品等煮成稀飯,全家享用。這稀飯因每一家庭財力不同或奢儉觀念互異,所用材料並不一致; 講究的,用人參、燕窩、魚翅、紅棗、銀耳、桂圓、荔枝等。普通人家多用魚、肉、蔬菜、紅豆、花生米等。材料精粗可以不計較,但一定要湊成八樣。

二、跳灶王與跳鍾馗         自十二月中旬開始至二十三或二十四日止,每有乞兒三、五人為一隊,扮灶公灶婆,各執竹枝,至大戶人家門前跳躍唱歌以乞錢,謂之「跳灶王」。又有乞兒身穿甲冑,扮成鍾馗,沿門跳叫逐鬼以求施捨,至除夕而止,謂之「跳鍾馗」。周宗泰有一首詠「跳鍾馗」的竹枝詞云:「殘鬚帽舊衣裳,萬兩黃金進士香;寶劍新磨堪逐鬼,居然護國有忠良。」三、送灶神         陰曆十二月二十四日( 有些地方為二十三日,但大部份都是二十四日)祭灶、送灶神。儀式相當隆重。過去大多數人家,都尊灶神為一家之主神,認為全家禍福都控制在灶神手中。灶神於平時察看人的善惡,善事置在善罐中,惡事則於惡罐內。每至年終,灶神便將一年內這全家大大小小等行為的善惡,昇天向玉皇大帝做一個總報告。升天的日期,便是十二月二十四日( 或二十三日),故各家都送灶神,為灶神餞行; 並大大的恭維他一番。禱告他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使全家來年可以蒙福。祭灶神所用的祭品,以糖為主,其原因:據說此日灶君上天,如盡情將各人善惡報告上帝,倘所做惡事過多,必受玉帝懲罰。因此以糖粘灶神之口,使他緘默寡言。也有用熔化了的糖,粘在灶神神像之口中,並祝禱道:「好話多說,壞話少說!」這是我國過去掩耳盜鈴的不健全的社會心理的表現。         祭灶神的祭品,除了糖以外,並有用茶、草料、皮豆、白麵、火燒等物。茶是給灶神潤口的,草料供灶神坐騎之食,皮豆備灶神飼雞用,火燒供灶神飼犬用。此外,還有檀香、元寶、蠟燭、籃輿等物。祭灶神時,由家長跪拜( 祇限男子,女子不許祭灶)。拜後,將紙灶神請下,放在用松枝紮成的架上,一同焚化。焚後,全家食糖,盡歡而散。祭灶神習俗很早就已有了,唐朝詩人羅隱已有送灶詩云:「一盞清茶一縷煙,灶君今日上青天。」又蔡雲有祭灶竹枝詞云:「媚灶家家治酒筵,婦司祭廁莫教前,剉柴撤豆餧神馬,小小籃輿飛上天。」四、辭先與辭年         除夕的祭祀有個專門名詞,叫做「辭先」,就是在這一年的最後時刻向祖先告辭的意思。也就是向祖先說:「今年我們分別了,這是兒孫們今年請你享用的最後一頓酒飯。等明年,再會了!」         「辭先」是向死了的祖先辭別。「辭先」以後是「辭年」。「辭年」的對象是活著的尊親屬。「辭年」的儀式簡單而熱鬧,一家人當然是仍舊住在一起,並不是真的分別;只不過口頭上說明年再見及一些吉利的話。一家最年長的老太爺、老太太高坐堂上,接受膝下子子孫孫的叩拜或鞠躬,次一輩的又接受下一輩的致敬;男的多是作揖,女的道個萬福。後來漸漸以鞠躬取代作揖等禮儀。五、迎灶神與喜神         除夕( 陰曆十二月三十日)夜一時,各家都迎神。所迎之神,分別為灶神與喜神。這是在祭祀祖先之後舉行的。迎灶神時先向正面焚香,含有歡迎之意。將灶神迎回來後,再照曆書上所啟示新年喜神的方向,即向此方向焚香迎神,然後上供,供品為餅餌、蜜餞、果品、年糕等。以上為既往春節前的一些禮俗風習。至於年夜飯、壓歲錢等,乃是家家戶戶都有的事,今日在臺灣也仍然如此,大家都習見習聞,不必贅述。六、賀年與祭祖        陰曆正月初一,過去稱元旦( 另有上日、正日、元辰、端日、履端等別名達二十個之多)現在雖然以陽曆一月一日為元旦;將陰曆正月初一或其前後幾天稱為春節。但民間仍多以陰曆正月初一為元旦。         陰曆歲首稱元旦,由來很久。往昔帝王時代,元旦朝賀之禮最為隆重。杜佑「通典」載:「漢高帝十月定秦,遂為歲首。七年,長樂宮成,制群臣諸侯朝賀儀。先平明,謁者制禮,引以次入殿門。庭中設衛,宮設兵,張旗幟。郎中夾陛數百人,列侯將軍西方東向,文官丞相以下東方西向。皇帝出,百官執戟傅警,引諸侯王以次奉賀禮畢,復置法酒,侍坐殿上,以尊卑次起上壽。」這是可考的皇帝元旦朝賀之禮最早的記載。後世歷朝相沿,各有損益,大體上是相差不遠的。         至於民間賀年之俗,不知始於何時;宋代吳自枚的「夢梁錄」中已有記載:「正月朔日,細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以往春節拜年,晚輩向長輩多行叩拜禮。後來逐漸以鞠躬取代。至於親戚友朋,互相賀年,大多在正月初一至初五等數日間。         而此數日中,每飯必先祀祖,一般人家多懸掛祖先遺像,具香燭、茶果、糕餅、臘味等,整肅衣冠,率妻子兒女等叩拜,或三日或五日不等,嗣後恭祭後收起遺像,慎重保存。也有一姓宗親齊至祠堂舉行合族盛大祭祖典禮的。         春節期間親戚友朋互相拜年時,必說「恭喜恭喜」「恭喜發財」並打躬作揖。而交遊眾多者,每次投帖賀年,雙方並不見面,或在自家門前設一箱,上寫「接福」或「恭賀新禧」等字,專收人家帖字;或由聽差、用人等在門口代收帖子。嗣後更有自己不出門,雇人送帖子拜年的情形。這就是賀年片的濫觴。政府遷臺初期,臺灣每年春節,大家互相往來拜年之風甚盛。除至親好友外,大多數都不能相值,互相留下名片而已。這種情形也是早已存在的;明代文徵明有以下一首拜年的詩可證:         「不來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報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元旦還有飲屠蘇酒的習俗:「荊楚歲時記」云:「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長幼依序拜賀,飲屠蘇酒。」蘇軾詩:「但把窮愁博長健,不辭最後醉屠蘇。」據通雅植物記載孫思邈有屠蘇酒方。現在元旦飲酒,種類繁多,國產酒與洋酒不勝枚舉,但屠蘇酒似乎已不再有人飲了。         至於歷代詠元旦的詩詞多不勝舉。當以曹植的一首四言詩為最早的詠元旦詩:         「初歲元祚,吉日維辰,乃為嘉會,宴此高堂。衣裳鮮潔,黼黻元黃,珍饈雜遝,充溢圓方,俯視文軒,仰瞻華梁。願保茲善,千載為常。歡笑盡娛,樂哉未央,皇室榮貴,壽考無疆。」         另外錄下二首元旦詩於後:晉傅充妻辛氏元正詩:「元正啟令節,嘉 慶肇自茲;咸奏萬年觴,大小同悅熙。」元薩都刺都門元日詩:「元日都門瑞氣新,層層冠蓋羽林軍; 雲邊鵠立千官曉,天上龍飛萬國春,宮殿日高騰紫靄,簫韶風細入青雲;太平天子恩如海,亦遣椒觴到小臣。」七、春聯與門神         元旦門飾過去分為書、畫二種,書為春聯,畫為門神。春聯之俗,起源於桃符,桃符又始於桃人。「山海經」云:「東海有度朔山,上有大桃樹,蟠屈三千里。其卑枝間東北曰鬼門,萬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 一曰神荼、一曰鬱壘,主考察眾鬼之惡害人者,執以葦索而飼虎鷹。於是黃帝法而象之。驅除畢,因立桃梗於門戶之上,畫鬱壘,持葦索以禦凶鬼。」「荊楚歲時記」云:「貼畫雞戶上,插桃符於旁,百鬼畏之。造桃板著戶,謂之仙木。桃者五行之精,壓伏邪氣,制百鬼也。」後人嫌桃板太單調,先書「神荼」「鬱壘」二神之名,後乃書上「元享利貞」等吉祥語。後蜀主孟昶製「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一聯,乃是最早的一副春聯。嗣後歲首懸、貼春聯成為習尚,宋、元時已大為風行,惟明代以前,大多數春聯乃用木板雕刻懸掛大門兩旁。明初始多用紙寫黏貼,而省去木刻之煩費。         門神的起源很早,禮喪服大紀注:「君釋菜,禮門神。」「通俗篇」引禮此文而續其下云:「今謂其左曰門丞,右曰戶尉。」又引「月令廣義」云:「近畫門神為將軍朝官諸式,復加爵鹿、蝠蟢、寶馬、瓶鞍等狀,皆取美名,以迎祥祉。世俗沿傳,莫考其所防也。」以上的記載,都是泛言門戶之神,而並未有所實指。後來漢書中曾記載:「殿門有成慶畫,短衣、大 、長劍。」成慶為古之勇士,漢之殿門畫其像為門神。

        唐代以後又有以秦叔寶、胡敬德( 或作尉遲敬德)為門神。據:「三教搜神大全」記載:「戶神,唐秦叔寶、胡敬德二將軍也。」相傳唐太宗身體違和,寢門外鬼魅呼號。太宗以告群臣。秦叔寶奏道:「願同胡敬德戎裝立門外以伺。」太宗准可其奏。二人戎裝立門外,夜間果然不再有鬼魅滋擾。太宗因命畫工繪二人之像於宮門。以禦邪祟,後世沿襲,遂以為門神。( 西遊記中亦以秦叔寶、尉遲敬德二人為門神。)惟我國有些地方也有以荊軻為門神。所以門神究竟是誰?莫衷一是。清代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中曾說他的伯父當逃難時,還與鄰居爭論門神是誰的問題,因此延遲,而遭賊兵毒手。這真是書呆子的悲劇。八、人日         正月初七日為人日,又稱靈辰,有些地方的風俗,以七種菜煮為羹,全家共食,認為可以帶來吉祥。這種風俗荊楚歲時記中也有類似的記載:「正月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羹,翦綵為人,或鏤金泊為人,帖屏風上,亦戴之頭鬢,像人入新年,形容改新。」又董勛問禮俗云:「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八日為穀。」賈充典戒日:「人日造花勝相遺,像瑞圖金勝之形,又像西王母戴勝也。」         過去詩人所作的人日詩,有幾首為世所傳誦,茲錄之於下:薛道衡人日思歸詩:「入春纔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高適人日寄杜二詩:「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見,梅花滿枝堪斷腸;人在遠藩無所豫,心懷百憂復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此日知何處。一臥東山二十春,豈知書劍老風塵,龍鍾還添二千石,媿爾東西南北人。」趙孟頫人日立春詩:「今年人日與春並,人得春來喜氣迎,宮柳風微金鏤重,御溝冰泮玉鱗生,陰消已覺餘寒散,陽長爭看曉日明,霜鬢綵幡渾不稱,強題新句慰羈情。」九、春酒         「春酒」有二種意義:一種是酒名,為春造冬熟之酒。文選張衡東京賦云:「因體力以息勤,致懽忻於春酒。」李善注:「春酒,謂春時作至冬始熟也。」另一種意義是謂新年宴會。後來「秦中歲時記」中載:「唐長安風俗,每於元旦以後,遞相邀迎,飲酒有節,號『傳春酒』」。岳陽風土記云:「岳州自元日獻歲,鄰里宴飲相慶,至十二日始罷。」此種風氣過去在農村很盛,鄉人互相邀宴,藉以聯歡。但菜餚儲藏日久,容易腐敗。每天飽飫肥甘油膩之物,也不衛生。清人范文忠曾有詩詠春宴云:「登門即去偶登堂,或是知心或遠方; 有酒初開排日飲,辛盤速出隔年藏;老饕饜飫情忘倦,大戶留連態怕狂;沿習鄉俗最真率,五侯鯖遜一鍋香。」晚近人情淡薄,這種春宴之風已經逐漸式微了。 十、祭財神         陰曆正月初二,家家祭財神。其所祭財神或購自店舖;或由送財神的人手中買下。送財神的多為貧苦人家的小孩,欲乘此新年機會,獲得些微收入,於是將印製成的財神向各戶串售。每到一家門口,即大呼曰:「送財神爺來了。」願意要的,便付給少許代價,將財神接去。若不想要,為避免不祥,也不能說不要;只回答說:「已經有了」。祭財神時所供祭品,為雞鴨魚肉等。又有在家中祭祀財神之外,還要再到財神廟燒香並借元寶的,尤以商人為多。初二祭財神後,有些地方每家都喫餛飩,因餛飩形似元寶,名之為元寶湯。十、燈節與元宵         因各地風俗不同,有將燈節與元宵節分開舉行的,也有合併舉行的。例如江蘇省許多地方都以正月初八日為燈節。凡有閨女出閣者,需送各式燈至婿家,最要者為明角麒麟送子燈,以祝早生貴子。往來南京夫子廟附近,燈販陳列各色紙燈,謂之燈市,有些地方則以正月十三日至十七日等五天為燈節。各商店均陳列燈綵。各住戶亦於灶王前燃燈燭。此數日內均食元宵,神前亦須設供。亦有以正月十二日至十六日為燈節。先數日,燈販鬻燈於各街巷,各戶購燈後,於十三日起張掛門前,式樣繁多,或為鼇山牌坊、或為龍虎獅象、或圓形、或八角、或菱形,並有製作燈謎,供人猜射。而家家戶戶都食元宵,臺灣各地亦是如此。所食的元宵,就是湯糰,又名粉果。亦稱浮圓子,因熟即上浮,故名。         我國歷代於正月十五元宵節,都十分重視,而且熱鬧非常。茲引錄幾首前人的詩為證:唐郭利正詩:「九陌連燈影,千門共月華; 傾城出寶 騎,匝路轉香車。」 蘇味道元宵夜遊詩:「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騎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崔液元宵遊詩:「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丁鶴年元夕詩:「燈火樓台錦繡筵,誰家簫鼓夜喧闐;光移星斗天逾近,影倒山河月正圓。金鎖重開明似晝,銅壺傳漏逈如年;五雲不奏霓裳曲,空使揚州望眼穿。」         吳師道元夕詩:「柳臺梅巷鎖春睛,酒思燈光負賞心;聽徹宣和太平曲,獨看明月到更深。」         從以上元宵詩,可窺知吾國過去正月十五日的概況。

 

 

 

[勞工藝文]話多采多姿的春節/呂明智

[勞工藝文]話多采多姿的春節/呂明智

 
  ▲“立春”喝春酒吃春餅打春牛 。 ▲據民間傳說女媧前六天分別造出雞、狗、羊、豬、牛和馬,在第七日造出了人。。  
       
 

[勞工藝文]話多采多姿的春節/呂明智

[勞工藝文]話多采多姿的春節/呂明智

 
  ▲寫春聯為自家門戶添喜氣。 ▲民俗中的韋駄與伽藍門神。  
       
   

[勞工藝文]話多采多姿的春節/呂明智

 
    ▲元宵的天燈為春節活動劃下句點。  
 
 

[勞工藝文]話多采多姿的春節/呂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