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專題報導]重再發現新天然氣礦產,並將轉型為「石油產業生態博物館園區」的公館鄉出磺坑/陳立中專題報導

重再發現新天然氣礦產,並將轉型為「石油產業生態博物館園區」的公館鄉出磺坑/陳立中

 

  [專題報導]重再發現新天然氣礦產,並將轉型為「石油產業生態博物館園區」的公館鄉出磺坑/陳立中出磺坑礦場區之二氧化碳脫除廠設施(載自文建會文化資產網站)。   
  [專題報導]重再發現新天然氣礦產,並將轉型為「石油產業生態博物館園區」的公館鄉出磺坑/陳立中

前 言

灣地區的油氣探勘,在近一、二年來猶如古井生波般的迭有重大發現,特別是2009年8月於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地區展開的重新鑽探,初步成果尤為豐碩,倘若確能順利開採,經濟利益必將十分可觀。

出磺坑的產油,早在清朝咸豐時期的

1861年便已有之,是由一位名為「邱苟」的粵籍客裔人士首度開採成功的,因為之後邱苟未能守成並持續經營,且積有諸多之不良劣舉而遭官府逮捕繫獄,因此甚多人皆不知悉邱苟之名。但是,就台灣開採油礦的鄉梓史實而論,則無需因為邱苟之敗德惡行而予隱諱,邱苟仍應被視為是台灣乃至全亞洲石油鑽探開鑿史上,第一位於出磺坑挖採到石油的人士,當時的居民因為看到油料是從地下所汲取出來的,所以皆稱之為「地油」。

        約莫

30年前,由中影公司依據張毅小說--《源》所製作拍攝,並由王道與徐楓擔任男女主角的同名影片,便曾深刻描述先民探掘出磺坑油氣礦產的歷程,或許由於為求強調戲劇效果的緣故,劇中的背景時間較諸實際年代,被提早至19世紀初葉的清朝嘉應年間,且探採到出磺坑首座油井者,亦被換代成一名吳姓的殷實勤奮商賈。2010年4月起,於「客家電視台」所演出的20集連續劇--《源》,同樣是依據小說原著而就其中開採首座石油油井之情節,再重編劇改拍,並由張善為、徐麗雯暨莊凱勛等人擔綱主演。

        由於小說、電影和電視影集的傳播上映,以致不少的民眾皆認為劇中人

--吳霖芳(亦作吳琳芳)是領導團隊以開採台灣油礦的第一人,而歷史上真正發現台灣首座油井的邱苟,則在影劇中成為原住民裔、且不受觀眾喜歡的趨近反派人物。通常,戲劇情節往往會勝於史冊,或掩蓋部分的史實,此乃大眾傳播媒體令人俯首的效力,只是仍宜有適當的管道以還原真實的經過方才允當。而且,現在公館鄉之出磺坑,同時也是台灣極為著名的產業文化景觀區,還經常有團體組隊前去造訪參觀。

出磺坑礦場留下之舊纜車道及周邊礦業設施(載自文建會文化資產網站)

[專題報導]重再發現新天然氣礦產,並將轉型為「石油產業生態博物館園區」的公館鄉出磺坑/陳立中

出磺坑老礦區附近,重再發現新油氣

        繼

2004年在台南縣官田鄉(註一)境內探鑿到天然氣礦源之後,台灣陸地上的油氣探勘又在2009~2010年之間,於苗栗縣公館鄉的出磺坑傳出捷報,出磺坑當地的第145號井經下鑽抵達3,800公尺的預定井深後,總計發現到有11層未曾被採掘過的「含油氣層」,估計可掘採的天然氣可逾10億立方公尺,假如每天產出近約5萬立方公尺的天然氣,當可供開採20年之久,經濟利益高達百億元以上。且若進

行順利的話,台灣中油公司可望自2011年起進行開採,而出磺坑145號井的成功鑽探,當可累聚吾國探勘類似之地層結構油氣資源的寶貴經驗。

        多年來,台灣中油公司的鑽探工程部門,曾於台灣陸域上的出磺坑、錦水、鐵砧山、青草湖、白沙屯、永和山以及官田等地從事油氣探勘,上述地區經探測獲知,可供開採的原始天然氣蘊藏量為543億立方公尺,歷經半世紀以來的開採,剩餘的天然氣蘊藏量約為60億立方公尺;另在新竹外海和高雄外海海域,則有長康和致昌、致勝、建豐等油氣田,原始可採之蘊藏量為68億立方公尺,因為海域油田的開採速度較慢,故迄今的天然氣蘊藏量亦和陸域蘊藏量相當,約莫60億立方公尺。整體論之,台灣為石油、天然氣資源稀少之地,但因煉製、加工等石化工業極為發達,能源消耗量甚大,以致每年有98%以上的石油和天然氣必須仰賴進口。

        我國於台灣境內自行開採儲量並不豐足的油氣礦產,所投注於鑽鑿油井、架築設備管線以供汲取、運輸油氣的成本,是否能夠低於直接進口但售價頻見波動的購油費用,尚難作出甚為確定的比較,惟鑒於台灣的石化能源幾乎全皆仰賴進口,因此積極探勘以提高自產油氣能源的比例,乃是減少遭受能源危機衝擊的要素。此外,並得尋求與儲藏有豐沛石化礦產國家的合作,藉由共同探勘開採的管道,而可在某一期間內用較優惠之價格,向其購得充裕的油氣,增益石化能源的穩定供應。現今,出磺坑145號井的鑽探成功,當可加強日後探勘此等油氣儲存地質區的信心,即使是在老礦區從事探勘,亦有可能因為新技術之引進而有嶄新的突破。

        今之出磺坑145號天然氣井,係計畫採取自下而上的方式以開採,即先採集深度為3,000餘公尺之儲集層的油氣,再逐層開採較淺層區的油氣。由於可供採集生產的油氣儲存層有好幾層,故工程部門將在出磺坑145號井的同一工地附近,加鑽2~3口新井並增裝開採設施,俾深層區的油氣採畢後,立刻接續開採較淺層區的油氣,而將原本採集深層區油氣之設施拆移改裝,準備投入開採下一目標的油氣層區,以符合礦區之整體工作效率。

        出磺坑油氣田的開發採油,僅較全世界第一口被掘鑿,位於美國賓州 Titusille 小鎮、名為德瑞克(Drake)的油氣田晚了兩年而已,然而德瑞克油氣田早就不再生產,而轉型為供人懷舊遊憩的景點了。原本從事採油工作的德瑞克公司,早則已轉型為技術顧問事業,其開發出的「德瑞克多維資料平台」是採礦業界頗為有名的應用媒介。相對的,台灣出磺坑油氣井及其周邊區域,則有如負重致遠一般的尚在鑽探生產中,成為舉世猶可開採油氣的最古老的礦區。

出磺坑之鑿井採油,始於約150年前(1861年)的清朝中葉

        距今約一個半世紀之前的1861年,時當清朝咸豐11年,擔任「理蕃通事」的客裔人士--邱苟因殺人命案而遭官府追捕,潛逃進入時稱貓狸(今苗栗)之後龍溪上游時,忽見水面有大片黑色油漬並發現可以點火(註二),於是結合地方上的原住民在溪河南岸離水較遠的龍船山麓一帶挖掘,而亦如其所料的掘出了台灣乃至亞洲的首座油井。因為這片油田區常亦噴發天然氣,而那時尚不明白真相的庶民百姓稱天然氣為「硫磺氣」,故將此一地方稱作「硫磺窟」。另則由於出磺坑旁另有溫泉地穴,熱水自地穴湧出時會發出似如擊杵般的聲響,故泉穴之地乃有「磺窟響泉」美譽;又因後龍溪流穿通過鄰近於出磺坑,將山丘切分為相互對峙般的兩座山,山形有如兩牛相鬥,遂獲有「牛鬥山」之名。

        未久,邱苟卻將採油權先後轉讓予地方上的吳姓家族和英商寶順洋行,冀望雙重獲利,然而在引起兩者爭奪採油權而驚動了官府後,邱苟爰被逮捕,併同原之殺人案共同治罪,官府並裁示吳姓家族無權頂獲採油權,且外商亦無權在台採礦,從而下令收為官有。同治晚期,欽差大臣沈葆楨抵臨台灣綜理海防暨諸內政事務之時,輾轉聽悉後龍溪旁產有地油之事,遂提報朝廷建請開採;至1877年(清光緒3年),清廷向美國購進一部鑽採機,美方還派遣2名技師抵台協助運作機器,同時在附近擴大探勘。當初曾鑽至300公尺左右的深度,每日產油1,500公斤,但僅歷經約一年,油井忽因難以再被汲出石油而明顯減產,復因美籍技師意見和官方看法不一遂告離台,採探油礦的計畫暫告停止,被荒廢了一陣子。

1887

年(光緒13年),首任台灣巡撫劉銘傳於苗栗設立了礦油局,重再展開採油工作,並將硫磺窟改稱為「出磺坑」,惜因技術不足且管理方式欠當,故售油收入經常不敷成本支出。劉銘傳卸任後,繼任巡撫邵友濂無意持續開採並於1891年罷廢礦油局,後由一名喚作邱玉的隘勇,向官府租得掘採舊地油氣礦之權,再將採出的石油售與苗栗、後龍一帶的居民。數載後,台灣因中日兩方於1895年簽訂馬關條約而被割讓予日本,以致日治時期出磺坑油氣井又重被收歸公營(註三);光復之後,出磺坑油井則移交國營的台灣中油公司經營。1901年的日治時期,官方派遣大批專業人員抵達出磺坑從事地質調查,十年之內紛傳成功鑽得新油井的捷報,油井編號快速累增,且其儲油層深度已可超逾1,000公尺,較邱苟鑿出的首座油井,或是清末延請美籍技師以美製鑽採機鑿出的油井,皆要再深得許多,以致當地的油井已從最早期的淺產型油井轉變為深井了。不過,容因諸油(氣)井儲藏層的油(氣)已被階段性的採罄,使得出磺坑油氣資源,在1964年時便告枯竭而被輕忽漠視。

所幸後來在台灣中油公司探測人員引進式新設備和先端技術,進行更深層的鑽探下,又接連在周遭地區發現到新油井。

1970年之際,在媒體過度樂觀的喧染描繪下,國人甚至懷持如同「發現台灣科威特」似的期待,後來雖[專題報導]重再發現新天然氣礦產,並將轉型為「石油產業生態博物館園區」的公館鄉出磺坑/陳立中然證實並無法和科威特相提並論,不過畢竟它仍是全台灣油、氣產量最豐盛的重地。從1861年出磺坑第一座油井被鑿出而沿續到現在,油氣之產量時有起落,應可推知當地的地層結構是屬於多層且每層並非極為深廣的型態,機具停留於某一地層區所鑽探汲取的油氣,往往在數年間便被採畢,必須要換至另一更深的儲藏層才可再開採到新礦產。再者,多山的苗栗縣各山系之間的地理結構,屢因不同年代的造山運動而存有極大的差異,出磺坑所在的山勢是屬於「背斜構造」(anticline structure, 註四),乃中央部位最高,且由軟硬不同的砂岩和頁岩構組而成的兩翼向外傾斜,所以油氣是被封閉在背斜層裏,需靠鑿設油井方能將藏油汲取出來。                                                                                       出磺坑的背斜地形構造(載自百度百科.)  

位於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的「石油博物館」,將配合文建會之規劃,轉型為「石油產業生態博物館園區」

      

出磺坑礦區隸屬於台灣中油公司油礦探勘總處,探勘總處於民國70年時便在出磺坑設立一座「油礦開發陳列館」,民國79年改建新館並對外開放參觀,館中陳列有測勘文獻、鑽井生產、油氣處理與海域探勘等主題展示館,並有許多極為珍貴的歷史文獻,完整記載下台灣的油礦探勘史。國內有甚多歷史、社會或經濟學系與研究所的教師生,即常駕臨館內尋找資料俾便撰寫論文,而過去開採油氣礦產所留存下來,現已不再使用的大量設備機具,則被探採事業部保留作為展示教學之用。台灣中油公司復於廿世紀的九○年代,在出磺坑原址興建一處「紀念園址區」,並於傳謂是當年邱苟等人鑿得的原有油井地點之上,植立一座火炬紀念像,同時裝設昔時用以採油的機具,壁面飾有古昔採油之圖畫和「篳路籃褸」、「承先啟後」之字句,備供觀者追思緬懷昔日採油先民們的艱辛勞頓。現座落於出磺坑的廠房設施,主要是天然氣井和脫硫工廠,在公館鄉內是屬於規模宏大的廠區。

        由於出磺坑長達百餘年來的採礦事業,已經是台灣地區型態頗為特殊的產業,具有重要而獨特的文化資產價值,爰被文建會列定為產業文化專區。文建會並曾與經濟部、台灣中油公司暨客家委員會多次商議,擬定一個由「國際性石油產業」、「客家拓墾地域性」兩項主題所共構組成的「石油產業生態博物館園區」,以長期保存該區域內的文化資產並力求賡續營運,永續不輟。按照文建會的規劃,出磺坑石油產業文化景觀的保存暨活化計畫,計有礦業文化景觀維護活化、產業技術及生活史保存、社區資源活化培育,以及整體區域整備四個方針,具體的執行目標則列示如下--

推動出磺坑區域範圍內,文化景觀、古蹟歷史建築等各類文化資產修復及再利用。

建構出磺坑礦業開採技術及礦區生活史等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機制。

充實油礦陳列館展示資源及展覽設備,作為保存與推廣無形文化資產之平台,以深化在地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

推動出磺坑區域範圍內古蹟、歷史建築等文化資產串聯設施物、街道、景觀等之整合。

增進礦業社區與出磺坑礦場的依存關係,並推動社區營造領導團體與各專業團隊的形成。

       依據文建會之發展規劃,「石油產業生態博物館園區」的成立宗旨,嗣後將可藉由以上設定的具體目標來達成,建構以出磺坑石油

        產業文化景觀為核心之保存場域,同時結合以「台六道路線」為主軸的各類博物館,如台灣蠶業文化館、漆器博物館、陶瓷博物館…等文化展示設施,組成涵蓋有生態旅遊場域、礦業教育場域、文化資產活化再利用,以及國民旅遊休憩等功能的觀光休憩旅遊帶,使得出磺坑地區的產業文化內涵,得以長久留存並飄揚散發。

註一:

位於台南縣官田鄉的天然氣礦源,於2004年時估計蘊藏量可達到2.5~4.0億立方公尺,得經由管線輸送至新營配氣站,就近供應官田工業區內諸廠家使用。

註二:

現之苗栗縣境在清代,係劃歸淡水廳管轄。據「淡水廳誌」記載,斯時居住於後龍溪畔的百姓,經常見到有烏黑的油花浮在後龍溪水面之上,並可引燃供作點燈或炊爨,他們係將油料稱作「地油」、「硫磺油」或「烏油」,且經過推測得知附近的地底下應潛藏有某種油料,只是限於財力和人力而未能鑿井開採,直至邱苟勸服原住民共同合作,始鑿出台灣首座油井。

註三:

1895年,日本佔據台灣後,早就對台灣礦產進行過探索搜集的日本政權,立刻將出磺坑指定為日本海軍部的預備油田。翌(1896)年起,即陸續接受日本寶田石油公司、日本石油公司等民營企業的開採礦區申請。在數家石油公司的戮力經營及引進現代化的開採設備下,石油產量大增,迄1941年累計於台灣開鑿有近百口的油氣井,故現今台灣所編訂多達百餘號的油氣井中,大多數係於日據時代所開鑿編列者。1945年,日本政權撤離台灣後,先由經濟部的石油事業接管委員會接管出磺坑礦場,隔(1946)年移交中國石油公司麾下的台灣油礦探勘總處接管,現今仍由台灣中油公司持續開採天然氣資源,並供應予北台灣地區的民眾作為民生用途。

註四:

「背斜構造」是地層中一種上凸起的褶曲構造,核部是老岩層,兩翼是新岩層,如附圖,由核部向兩翼則是由老岩層到新岩層的排列狀態。由於「向斜部位」受到擠壓,物質堅實不易被侵蝕,經長期侵蝕後可能成為山嶺,相應的「背斜部位」卻會因為岩石拉張反而易被侵蝕而形成谷地。所以,我們可以根據岩層的新、老關係,來分析一個地形褶皺是背斜構造還是向斜構造。
 

 

[專題報導]重再發現新天然氣礦產,並將轉型為「石油產業生態博物館園區」的公館鄉出磺坑/陳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