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專題報導

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本會代表團與日本代表團合影。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本會曾理事浚吉與會情況。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本會劉理事國忠與會情形。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台灣代表團認真汲取各國經驗。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本會王理事長聆聽ICEM總部的報告。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會場一隅。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會場全景。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 本會王理事長代表台灣報告台灣勞動情形。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大會主席團主持會議實況。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 與會人員大合照。

 

 

        ICEM

不定期會舉辦各產業的工會網絡會議,藉以分別專案討論各個產業的國際趨勢以及勞動狀態,以期得到更詳細的勞工權益情況。而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就在這樣的前提下,假越南胡志明市舉行。本會為ICEM在台灣的工會代表,又是台灣石油產業界的唯一工會,王理事長即應邀隨同曾浚吉理事、劉國忠理事以及會務人員劉人瑋與會。此行於2010年8月20日出發,當天抵達越南胡志明市,並特別與台灣中油公司投資之台海公司總經理陳國權先生會面,瞭解台灣中油轉投資事業之營運狀況及其發展遠景外,亦透過台海公司之協助與安排,深入瞭解當地之民情,使本會代表團進一步瞭解越南勞工之勞動條件及待遇福利執行情形。

        2010

年8月21日會議正式開始,開幕式由地主工會越南石油工會以及越南全國總工會理事長代表致詞,其後為了增進各國與會代表的彼此了解,主席小柳正治先生建議各國代表進行簡短的自我介紹,經過自我介紹後,筆者發現從事工會運動的各國先進,竟然有將近半數以上是沒有結婚或目前是單身的,可見其投入以及奉獻的程度是多麼地可敬。結束了自我介紹後,先由ICEM能源產業部門的部長Jim Catterson先生進行全球能源產業展望報告。接著澳洲海事工會的代表也針對全球的石油產業現況提出了澳洲方面的看法。

        下午的議程則是各國的國情報告,依序分別是澳洲、日本、印度、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泰國、印尼、越南。由於有些國家代表未附書面資料,筆者盡所能簡單整理如下:

一、澳洲:

        1.

石油產業概況:澳洲有55%的原油可以自給自足,同時澳洲也蘊藏了大量的天然氣。

        其它不足的地方則由越南、中東、印尼以及紐西蘭進口。現在澳洲每天可以出產

750,000桶的原油,現在澳洲有七座煉油廠,100%都屬於私人的跨國企業,而政府也支持石油產業的擴張與發展。

        2.

勞動情形:政府立法規定公司企業針對危險控管必須有相應能力,有越來越多的公司符合這樣新的法規,但是工會方面仍認為不夠。自從2007年保守黨下台至今已經12年了,石油產業有越來越興盛的趨勢,而煉油廠勞工平均薪資則到達每個月7,000澳幣。但是近來這些跨國公司開始賣掉煉油廠,而轉向其他上游產業去投資。而澳洲的煉油廠相對於世界其他國家的規模是小的,所以未來很有可能會被賣掉或關廠,如此一來將會造成許多勞工的失業問題。而目前來說,這些跨國企業也不斷地在降低勞動條件以及薪資,同時,也慢慢使用勞動派遣的勞工來取代正職員工。

二、印度:

        1.

印度的能源政策:印度目前快速發展的經濟正依賴著電力、天然氣以及石油產品的提供,而且要增加人民家庭所得,也必須仰賴電力以及家庭用油的穩定供給。

但是政府採取限制國內石化燃料的儲存量,以及限制天然氣、原油、煤及相關產品的進口,來促進乾淨能源以及綠色科技的發展。

        2.

勞資關係:基於雙邊的互信建立和諧的合作關係,加強雙邊參與的協調機制以及建立衝突補償機制,讓勞工參與管理決議等。

        3.

工會策略:堅守最高的職業安全、職業健康以及環境保護的國際勞動標準(ISO:9001, ISO:14001 & OHSA:18001),並確實去遵守它。工會應隨時有應變危急的準備,並立即採取所有必要的行動來避免危險的狀況。

三、韓國:

        韓國與會代表是韓國FKCU勞動同盟的工會代表,該會成立於1959年4月,約有5,4000名會員,其中包含6,500名女姓會員。而在FKCU組織中,有8,000名會員屬於石化、煉油以及天然氣三大產業部門。石化產業包含有24個工會,2,700名會員;煉油產業有4個工會,4,400名會員;天然氣產業則有13個工會,850名會員。目前相關產業工會所面臨的的挑戰如下:

        1.

綠能產業:如何去在產業發展與永續經營之間取得平衡,以及就業安全與職業訓練議題

        2.

勞動派遣的議題

        3.

政府對勞工關係的干預:關於工會專任幹部薪資仍然由資方給付的議題,在2010年度7月份就曾發生資方不允許這些工會幹部參與工會運動的案例

四、馬來西亞:

        1.

國家能源政策:首先經由本地可再生與不可再生資源的發展確保能源的穩定供應,並從國內外採用各種的替代能源。另外,也致力於促進有效率的應用資源,減少資源的浪費,並最小化能源產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2.

國家的削減政策:政府開始限縮石油的儲存量,原油的所有產品目前限縮到大約一天650,000桶,如此一來,石油的存量預期可以再持續使用16年。

        3.

達到政策目標的策略:多樣化資源與科技,盡量使用本土能源資源,適當儲存存量以備不時之需;預測需求量以充分供給,並穩定價格;促進電力產業的競爭以達到有效的供給;盡量發展再生資源以及廢熱發電科技以永續供給能源;減少能源產業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五、新加坡:

        1.

工會策略:促進良好工業關係;改進經濟以及會員的社會福祉。

        2.

勞動立法:工會會持續監督公司企業是否履行立法機關訂定之勞動法規,包含僱傭法案、工業關係法案以及三方對談原則。

        3.

育嬰假:2008年10月31日起規定實施,嬰兒出生後將給予有薪的16週育嬰假。前8週公司支付員工薪資,後8週則由政府支出(每4周10,000元新幣)。

六、台灣:

        因應國際節能減碳的趨勢,台灣在永續能源政策綱領中明訂二氧化碳排放量,未來將降至2000年排放量,而在提升能源效率方面則要求未來8年每年提高能源效率2%以上,且能源密集度於2015年時能較2005年下降20%以上。在此深具挑戰的目標下,政府必須以政策導引科技研發方式,協助產業調整因應,順應國際能源產業發展趨勢且從中尋求新的商機。

七、泰國:

        1.

勞資情形:泰國共有721個工業天然氣公司,但是只有8個產業工會,而且其中只有2個有在運作。

        2.

勞資議題:目前天然氣產業的問題如下:職業安全問題、減少雇用以及公司持續弱化工會組織;公司企業也逐漸使用勞動派遣的勞工取代正職勞工;組織工會越來越困難,工會力量逐漸被弱化。在過去的兩年,勞動派遣的勞工數量從原本的10%,上升到現在的30%。

        3.

工會策略:利用團體協約的方式保障派遣勞工的權益

八、印尼:

        印尼總人數為230,000,000人,超過15歲的人口為165,565,999人;勞動人口共111,477,447人,其中有9,427590人目前是失業狀態;學生人口數為13,281,107人;清潔服務人員為32,122,769人;石油及天然氣產業的勞動人口則為1,491,173人。

        1.

印尼的石油生產:1962年印尼為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的會員國之ㄧ,每天可以有1,400,000桶的產量。2008年印尼走出OPEC,現在一天只生產950,000桶,從出口者轉為進口者。

        2.

從石油及天然氣產業的國家收入:1982年大於50%的國家收入,到2008年只大約國家收入的30%。

        3.

政府針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停止非法伐木以及重新造林,探勘更多的石油天然氣資源。

        第二天的議程則是別開生面的分組討論,總共將與會各國代表分成四組。本次分組台灣代表團與韓國、日本分在同一組,透過翻譯人員的三方翻譯,雖然過程中因翻譯需要分段的關係而遇到一些小困難,但是仍在三國工會代表的努力下成功地達成了台、日、韓三國的小組共識,對

ICEM總部活動以及石油、天然氣產業工會的大環境提出建議。經過一個早上的討論與分享經驗,不同國情以及文化的差異,都讓本次的小組討論充滿樂趣以及收穫,筆者認為這樣的小組討論方式,是比一般制式化的開會報告來得有意義得多,也拉近了小組成員之間的距離。各組都討論出結果後,便稍事休息進行午餐。下午進行各組共識的彙總以及綜合討論,各組的彙總針對ICEM總部設計的問卷式議題來提出各組的見解,皆使各國代表獲益良多,使本次會議畫下完美的句點。
 
   
   

 

[專題報導]參加2010年ICEM亞太區域石油與天然氣產業工會網絡會議紀實/劉人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