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勞工議題]為高雄廠工安進言-兼評標竿人力/周泳祥勞工議題

為高雄廠工安進言-兼評標竿人力/周泳祥

 

   
 

        去年10月26日和今年1月5日,高雄廠操作工場驚天二爆,確實震撼鄰近社區,亦讓中油費心營造的工安形象,頓時破滅;居民趁勢而起,搭棚擺桌準備長期抗爭,圍廠半年有餘,未見政府和公司高層提出具體可行的解決方案,靜觀其變的心態令人不安;520新政府上台後,尚未評估「高廠更新」和「關廠」的利弊得失,即貿然向後勁鄉親承諾繼續推動遷廠計畫,換取結束圍廠運動;政府此項作為無疑加深員工何去何從的徬惶不安,嚴重影響操作安全。閱畢「主持人給全體同仁有關工安的一封信」感觸良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氣爆後檢討事故結論,洋洋灑灑臚列數條,還是不脫加強管理的思維,而未觸及結構性問題之改善、諸如人力配置是否妥當?維修制度之良窳、管理文化…等。筆者僅就個人有限經驗和觀察提出淺見,反應操作同仁之心聲,盼有助工安之改善。

        操作工場實施標竿人力,但是標竿人力之評估,卻未和現場人員作充分討論溝通,出現過份緊縮的情形,而危及操作安全,讓操作領班和工場長倍感壓力。一個人長期處於壓力狀態下,必然會影響其處理突發事故之能力,容易產生「華連達現象」──華連達是近代著名的高空鋼索演員,一向走鋼索自如,忽然擔心起會失手,每天介意此事,果然真的失手而摔下!安全人力之評估,一定要謹慎周延,和現場人員充分溝通,取得共識、安定人心,主事者更不能自以為是、紙上作業,操作煉製非行政作業,絕不容許短缺人力,尤其高廠位處住宅區,工安事故可能造成社會難以承受的傷害,應以鎮興橋氣爆事件為戒!煉油廠是危險係數高的工廠,多一份人力即多一份安全,安全操作人力的評估,必須謹慎為之,寧可多一人,絕不可少一人,亦不可有心存僥倖,缺人不補之心態,一再測試人力底限;否則亡羊補牢,為時晚矣!再次提醒,只有「安全合理」令人安心之人力,沒有什麼「標竿」「卓越」「超省」的危險人力。

        雖然中油公司也仿效杜邦,將維護工安列為年度經營首要任務,但是工安維護是需要付出心力和成本,以實際作為表達決心,而非說說做個樣子!台灣氣候潮濕、空氣品質不佳,政府採購法不妥和包商維修品質不齊,都影響到設備、儀器操作之穩定性;甚至為避免儀器自動控制過度反應,造成跳?停爐受長官責難,有時操作人員會取巧而行非常態操作(公司業以行文各單位,嚴禁旁路操作),這些客觀之因素,都會造成人力的負擔。平心靜氣而論,2次氣爆皆因設備破損而起,慶幸操作人員臨危不亂,處理得宜,火勢才能及時獲得控制,本當敘獎,但為平衡社會觀感,領班記過,兩位優秀的廠長、副廠長為此請辭負起行政責任,令人為之叫屈!

        做好工安是中油賴以永續經營的命脈,經營高層除了口喊加強管理外,還得針對根本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如前所述外,尚有操作人員高齡化之問題,亟須引進年輕新血,改善年齡層結構,並傳承緊急狀況之處理經驗。老舊工場維修經費提高和清除死角,包商維修制度的改革和設備採購的合理化…等。企業要降低成本,最常使用的手段就是減少用人和維修費用,卻是造成工安事故的主要原因,台鐵事故連連堪為殷鑑,值得中油深思。

        國營事業員工主觀強、自主性高,管理技巧必須細膩;主管要會做事亦須會做人,方能獲得員工心悅誠服的配合,實在難為!輿論對中油之批評,雖然偏頗誇大,但也有部份為事實,值得同仁深自惕勵。筆末,筆者要向主持人誠懇地報告「工安不應只是加強管理、說說而已,應多聽聽現場人員的心聲,才能解決問題,成本考量應該擺在最二位,也不宜用拼業績的思維管理操作單位」。想一想「比馬龍效應」──心中的預期,會真實發生:員工面對工作時信心十足,胸有成竹,自然萬事順利;反之,上班即憂心人力不足,擔心出意外,倒楣事早晚會發生。在高雄廠長官和各單位同仁努力下,兩座氣爆工廠業已檢修完成,順利開爐運轉,期許高雄廠成為全國最安全的地方,直到關廠的最後一刻。

 

 

[勞工議題]為高雄廠工安進言-兼評標竿人力/周泳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