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專題報導]人力派遣.雙贏?雙輸?/小.馬專題報導

人力派遣 雙贏?雙輸?/小 馬

 

 

       11月6日天氣陰霾,街道上飄著初冬的細雨,大選前的政治肅殺讓空氣顯得更凜冽,拉了拉衣領,隨著戴秘書及大夥來到華視1號攝影棚參加「台灣力」的錄影,討論的題目是人力派遣,主持人是蔡振南,參與的討論的來賓是勞委會的李來希處長、104人力中心營運長吳麗雪、全產總副秘書長戴國榮、全國銀行員工會總幹事韓仕賢。

        「人力派遣」是政府近期大力要推行的新型勞動方式,目標是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期能讓台灣經濟從谷底回升,著眼的戰略是兩岸間經濟發展的競爭,製造低生產成本的企業營運空間, 尋求資本的進駐。支持著新型資本主義的五大生產要素是土地、資本、人力、知識、技術,在資本追求利潤的動機下,降低生產成本擴大利潤成了企業的終極目標,讓企業常針對「人力」生產要素進行壓縮,主要是緣於其障礙少、風險少、易達成,但其所造成的影響卻常是深遠的、外部性的,但其終究會回饋到經濟生產面,企業短視近利的作法最後還是要自食苦果。

        官方的說法是人力派遣其實早就存在台灣社會中,讓人力派遣立法,目的是化暗為明,保護勞工,降低對非法僱用勞工的傷害;人力派遣在發達國家是一個主流趨勢,英、美、日皆然,不順勢開放必然讓台灣企業經濟營運趨居劣勢。

        勞工代表認為官方說法乍聽之下似乎言之有理,其實政策的發展常常不符當初訂定的初衷,因為政策的訂定常是利益團體在政治上角力折衝的結果,弱勢團體往往是被犧牲的對象。就以人力派遣而言,如果以之為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靈丹,可能就會得到一個「雙輸」的結果,依據李嘉圖的「比較利益」的概念,當人力派遣成為企業普遍採取的方式,每個企業在人力成本上都被拉回原點,採用人力派遣的企業在人力成本上並不具備優勢,反而對企業穩定的人事結構有劣幣驅逐良幣的「葛萊欣效應」,而員工忠誠度的降低,對企業可能是一大傷害。

        官方對勞方的看法提出辯駁,認為往後企業的發展會採取核心勞動力搭配非核心勞動力的方式,核心勞動力由本國勞動力組成,非核心勞動力才由外包、派遣、外勞等來填充, 員工多元式的組合其優勢並不亞於過去的終身僱用制。台灣的勞動素質大多位於中階,引進高階高素質的外勞,有助於勞動力市場的強化、產業升級,可以創造出許多新的空間與職位,降低台灣勞動市場惡化的狀況。

        勞工代表認為:經建會在10月初曾提開放100萬白領國外技術性勞工,企業對這些具備高技術外勞的合理配置,將會是用來擔當企業的核心勞動力,以取代高薪的本地勞動力,這樣的發展是緣於過去開放的外勞多屬體力型勞工,其替代已趨飽滿,在腦力型勞工這一塊區域尚有可壓縮搾取利潤的空間;而在現代的經濟結構裡,每個人在這個結構裡都扮演著多重角色,生產者也是消費者,如果其所得日低,消費亦將隨之日低,這樣遂構築了一個惡性循環,沒有了消費力的經濟生產結構,將逼使資本家尋求一個更低的生產成本來增加利潤,更嚴苛的勞動方式將會被創造出來,這無異是一個飲鴆止渴的「雙輸」局面-日趨貧困化的勞動階層與欠缺「企業家」素質的資本食利者。

        錄完影後大夥走出華視,天候依然,繁華東區的街道平添幾許寒意。想著剛剛棚燈下的對話,心頭一陣翻攪,勞動者在這十里洋場的資本主義世界,倒真有何處是兒家的悽悵!資本主義的勞動市場歷史可說是一部勞工血淚史,從終身僱用制到部份工時、兼職、外包承攬、進用外勞、個人專業分工、人力派遣…等不一而足,盡說明了沒有生產工具的勞工在生產過程中受盡剝削;企業與生產者的劃分越來越深,勞動力商品化情況,讓身為生產者的勞工與企業相互關係越來越疏遠,從終身僱用的照顧,部份工時的利潤導向,乃至於人力派遣的一分為二,勞資間的關係盪到歷史新低,就算是為企業貢獻利潤的勞工,與企業、資本家幾乎到了合則用、不合則一拍兩散的無情義地步,更遑論與企業生產關聯更疏遠的社會大眾;在全球化資本主義的所謂「全球治理」中,有關減緩資本快速積累與社會磨擦的部份-「企業社會責任」,因缺乏實質基礎而註定淪為空談!

        記得初學經濟學時,課本上開宗明義的講經濟發展旨在資源共享,大眾利益幸福均分,但在M型社會成形的當下,顯然我們的經濟學專家、官僚、資本家早就忘了經濟發展的初衷,放棄了企業社會責任與倫理的世界,會是一個怎樣的社會?管控風險的國家抽身遠颺,經濟愈形發展似乎就更言明了:一個風險社會的成形!

 

 
   

 

[專題報導]人力派遣.雙贏?雙輸?/小.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