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勞工藝文]台灣年俗/周瑞玉勞工藝文

台灣年俗/周瑞玉

        在臺灣民間習俗上,一年之間事情最多的,是農曆正月、七月、十二月等。其中,最「多彩多姿」的是正月,最「緊張忙碌」的是十二月。雖然一般人日常記事都沿用陽曆,但是逢年過節仍以農曆為主。過農曆年的歷史悠久,象徵團圓、祥和的氣氛,更有那世代相傳的有趣習俗,'流傳至今,仍為人們所因襲:過年         (一)年的故事:從前人們形容「過年」如「過關」,故謂之「年關」,過一次年彷彿度一個關口般地不易。據說在上古時候,「年」是一種猛獸,到了農曆除夕夜都要出來吃人,於是人們就準備佳館美酒,飽食一頓,再穿上華麗的衣服,全家守在一起,靜待這生死關頭的來臨。次日,「年」走了,大家興高采烈地出來慶賀重生,親朋見面時互相打拱作揖,互道恭喜,「賀年」便由此起源。         (二)送神:農曆十二月廿四日為送神日,展開了過年的序幕。俗傳此日,每家灶神帶諸神昇天述職,奏報天公(即玉皇上帝),關於人間一年來之善惡功罪,並朝賀新年。上帝即據諸神報告,定次年每戶之吉凶褔禍。各家乃於是日早晨,供牲禮,焚甲馬,恭送娃神及諸神上天。供品中,用甜圓仔(湯圓)。祀後,將甜圓仔黏於灶嘴,使之口角生甜,俗謂「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意在上天奏好話,以求吉利。而為使諸神趁早昇天,在天宮占好席位,俗信送神要在早晨,愈早愈好。因而清早上香放炮祭神,並燒神馬(畫有神馬畫像)、壽金等以便諸神乘煙火早刻上天。又謂「送神風,接神雨」,為期諸神早刻上天,希求此日最好有風助神昇天,而於正月初四的接神、解為當日下雨正是神下降帶來的神雨。送神後,乘此諸神昇天述職不在期中,每戶舉行大掃除,為免觸犯,乃於諸神昇天後,始有此舉,而將奉置神像之處亦打掃清潔,含有掃除家中一切晦氣之意。惟是年,家有不幸者,不舉行送神:         (三)天神下降:廿五日為天神下降日。俗以此日,玉皇上帝帶領天神,代替二十四日昇天諸神,下降巡視,以賜民間吉凶。民間為免觸犯,乃有禁忌,如忌吵架、損壞杯碗器具等。         (四)過年:除夕稱為過年,意為舊歲至此夕而除,明旦換新歲。俗稱廿九暝或三十暝、,蓋臘月有月小廿九日,亦有月大三十日之別。 (五)辭年:是日(二十九暝或三十暝)下午,供拜牲禮,把神祭祖,謂「辭年」。神前,公媽靈前,堆疊柑塔,供春飯(飯上插春字剪紙、紙花,紙花謂春仔花、飯春花,「春」諧音「剩」,取「歲月餘糧,年年食不盡」之吉意),壓桌錢(線香穿制錢一百廿枚,並在其端插紅棗,如是,錢壓在桌上,取發財之意)。另以五味碗拜門口及拜地基主,用春飯拜灶、床母。門扉後,豎放長甘蔗(連根帶葉之甘蔗)二支,則取堅固家運吉利。         (六)圍爐:大年夜之辭年聚食稱「圍爐」。桌下置一火爐,爐之四周,置錢多枚。圍爐,不分一家大小、佣人,均應團聚為吉祥,因而在他鄉者,亦趕回家團圓。         圍爐,俗以應多費時間慢食。又以每一種菜,均應食之為吉利。圍爐蓆上菜餚,有長年菜取意長壽,韭菜取韭久諧音,魚圓、肉圓取意三元則有團圓之意,菜頭(蘿蔔)諧音彩頭即有好彩頭(好兆)之意,全雞取雞家諧音,即謂「食雞起家」,均為吉祥食物。又多食油炸食物,此因火炸者象徵家運興旺。長年菜(或謂長壽菜果)也要一根根先頭後尾,不橫食不嚼斷而食之,表示對父母祝壽。凡圍爐所用的生菜,也不用刀切細,均以原狀煮食。圍爐,如果有家人外出,趕不回來時,則要空出一席,把那人的舊衣服放在座位上,表示家人懷念之意。         (七)分過年錢:圍爐後,長輩以壓歲錢分賞婦幼為吉兆。昔時,壓歲錢係用紅線穿制錢百枚,取長命百歲之義,今雖改用硬幣,其壓歲之意仍同。正月         緊張忙碌的十二月,在除夕過年後,接著多彩多姿的正月,在臺灣也叫做「端月」,民間習俗上的節目,由下面的一首民歌,便可一目瞭然。         「初一場,初二場,初三老鼠娶新娘,初四神落天,初五隔開,初六揖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有食食,'十一請子婿,十二查某子返來拜(女兒歸寧),十三食暗糜(吃稀飯)配芥菜,十四結燈棚,十五上元暝,十六相公生。」、         這一首臺灣民歌,在光復以前,曾經流行在臺灣鹿港、萬華等地區。用臺語唸起來,有平仄、有押韻,短短的幾句話,幾乎把正月的民間節目及生活習債,形容得淋漓盡致J可情現代人知道這首民歌者並不多。在此依據這首民歌分別介紹正月間的習俗上節目。         正月初一:新年的序幕,是由「開正」的儀式揭開的。「開正」的時刻每年不同,這必須先請算命先生或書房老師根據干支算出。不過大致上都在早晨以前。一到時候,家家戶戶在神明與而且靈之前,燒香點燭,供奉清茶與甜料(普通是「甜仁」「紅襄」),然後給神祇燒些「壽金」(印上壽字的金紙箔)與「劃金」(印著財子壽三神像的金紙箔)。燃放鞭炮,以示迎喜避厲。         由三、四人組織而成的「鼓吹陣」(演奏曠日肉、鬧鈑、大鼓、銅鑼、韻鑼等樂器上之小型樂隊,鼓吹為瑣吶之臺語),趁著大家「開正」的時候,治家奏樂助興,這特別叫做「噴春」。他們在正曆熱熱鬧鬧地奏些「天官賜福」、「滿福天官」等吉祥曲子,然後接受主人家致送的「紅包」,再到另一家去「噴春」。「鼓吹陣」這種民間樂手,都是一到佳節臨時湊成的,真正奏得像格的,也只不過一兩個而己,其餘都是濫充其數,「湊熱鬧」而已。主人家也不管他們吹奏得好壞,只要一經「噴春」好像新春就到了那樣,覺得他們的光臨還是很值得的。不過,現在「噴春」的「鼓吹陣」在都市已完全消聲匿跡。當開正時刻大多在半夜裹,所以大家都從「過年暝」(暝為夜之意)聊天熬夜,直到「開正」完畢才就寢。         至於早晨時分,起得最早的還是主婦們,她們還要向祖靈供奉「麵線」(絲麵),祈求保佑全家大小新年平安。早餐大家都吃曾經在而且靈前供奉過的、「麵線」,以為長壽的象徵,比較舊式的家庭,新正都在門口點燈結綵。昔時,門口還要豎立一支「長年蔗」。臺灣是甘蔗的產地,可能最初是為了預祝甘蔗豐收,把它當做新正的點綴,後來竟變成了習俗之一,而且長年蔗是連根帶葉,所以帶有祈求新年萬事有頭有尾,如意完遂的意義。這長年蔗從元旦開始一直豎到初五或十五日才卸下(這種風俗在日據末期就消失了)。除了長年蔗以外,正廳的八仙桌上通常疊柑塔及甜粿、發粿,其上揮「飯春花」,另外紮紅麵線三杯,還要裝飾水仙、牡丹、梅、桃等花卉,壁上掛著「八仙賀歲圖」、「天官賜福圖」等畫軸,神前的蠟燭要整天點燃。吃過早飯之後,有的要上寺廟去拜拜,有的出門拜年或找朋友玩玩。         在臺灣拜年的風習並不盛,只有極親密的朋友或親戚之間才互相往訪,否則在路上碰面時說一聲「恭喜」便算了事。年輕男女並不為了拜年卻也上街躑躅,這特別叫走春」,其實,這只不過是巧立名目罷了,其上街目的,不外是要趁機炫耀自己新添衣飾之美麗罷了。         不過,「走春」也好,上街遊玩也好,大家認為元旦第一步走出家門,是新年的起步,帶有象徵這一年命運吉凶意義,所以相信命運的人士,都預先請算命先生根據其生日與干支算出最吉利的方向,依照其指示走出家門。         正月初五:元旦以來的熱鬧與遊興,到此應該告一段落,所以俗稱「隔開」。神前的「春飯」與甜料等供物可以移閱。俗信認為盛春飯碗底若有溫氣,則占本年多雨,春飯炒存可治孩童病疾及老人暐喘。商家工廠都在此日「開張」(事先由算命先生選擇好時刻),備辦牲體敬神,然後聞開店門或動動工具,做為開張或閱工之象徵事實上這一天還是休假。         正月初六:真正開始工作或做生意,是這一天,俗信:如果在隔開以前掃地的話,會把今年的好運一掃而光,所以五天來都不敢動動帚把,到初六日才開始掃地,同時清理糞尿的工人也在這一天前來挑走水肥,所以民歌稱為「初六挹肥」。如今水肥少有用處,而且大都市都用抽水馬桶,「挹肥」一語也許不久就會變成文獻上的「廢」話呢。         正月初七:俗稱「七四」或「人日」。古老,並供奉水果。有的家庭吃「麵線」祈求長壽,有的吃七種菜蔬,表示慶祝「人日」惟此習俗已廢。何謂「人日」,因為俗以元旦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         正月初八:從初五起,照理應該結束所有的玩樂,但事實上有些人還是一直拖延下去,但到了初八,生活方面才能真正恢復正常,所以民歌稱為「初八完全」。不過此日由於必須準備明天的「天公生」'市街還是非常熱鬧。         正月初九:從上午零點開始一直到天亮,都可以聽到不停歇的爆竹聲,祖籍泉州的居民,於此日拜天公,大家都在正廳設一祭壇,分成「頂桌」與「下桌」(下唸「也」國音),頂桌擺設「五果」「六齋」供奉玉皇大帝,中央並放置一座紙製「燈座」(塔形),象徵天公的寶座,下桌擺放「五牲」及紅龜蝶,係為饗宴天公的侍從諸神而設的。         祭典一經開始,先由長輩行「九跪九叩」之禮,如果去年曾經許下宿顧的人,必須行「百二拜」大禮,把頭叩得天旋地轉。大約在這個時候,「鼓吹陣」開始治戶吹奏吉祥樂曲,天公生的盛典是以燒卻「燈座」及「天公金」「壽金」等紙箔燃放鞭炮來結束。正月初十:此日由於是天公生的空日,家家戶戶尚剩有大量的菜館,所以,民歌稱為「初十有食食」(有食食為有口福之意)。         正月十一:依據舊慣例,娘家在此日利用天公生的菜館宴請女婿,可 以不必多破費,故民歌稱之為「十一請子婿」。         正月十二:十二日是饗應出嫁女兒的日子,如果她們還把孫子帶回來的話,外公外婆還得用紅線串上幾個銀幣或銅幣,繫在小孩子胸前,這叫做「結衫帶」,現在大家都簡化而用「紅包」代替,同時太部份的出嫁女兒,都改在初二回娘家。         正月十三:天公生所準備的餚饌,到了此日大多已經被吃得精光,所以民歌裡稱「十三食暗糜配芥菜」(「暗糜」為稀飯),頗帶有「樂極生悲」的幽默意味。         正月十四:為了準備明天的上元佳節,民家與廟宇均在這一天提「燈棚」市面上賣元宵燈的販子早就開始大銷燈籠了。         正月十五:依照道教說法,此日三官大帝之一:天官大帝聖誕,漳籍居民清晨備齊水果及牲禮拜祭,同時也在中午時分拜祖靈,地基主與床母(幼兒之守護神),晚上就是「上元暝」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辰,他們三五成群,在街頭巷尾提燈遊行。大人們則參加大商店舉辦的猜燈謎,婦人們則上寺廟燒香,或到外面「聽香」(竊聽人語,以卜休咎,至今仍在鄉村流行)。晚上要吃「上元圓」與外省大同小異。         尾聲:正月十六日是相公天,到此正月所有的拜拜已到尾聲,桃花已經開始凋謝,李花盛闊的二月即將來臨,日麗風和的日子已不遠矣。

[勞工藝文]台灣年俗/周瑞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