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勞工藝文]中元普渡/葉盈吟勞工藝文

中元普渡/葉盈吟

[勞工藝文]中元普渡/葉盈吟

[勞工藝文]中元普渡/葉盈吟

▲放水燈是中元節特有的景緻。

[勞工藝文]中元普渡/葉盈吟

[勞工藝文]中元普渡/葉盈吟

▲佛道二教都重視中元節的普渡儀式。 ▲作醮豐富的祭品叫人眼花繚亂。
        農曆七月是民俗的「普渡月」,也是俗稱的「鬼月」。相傳陰曹地府,在這個月的初一,就把「鬼門」打開,以致眾鬼紛出;住在陽闊的人們,,為接待這些鬼客,大家都顯得忙碌起來。        「鬼月」的特色為拜拜,因為初一開鬼門,十五日中元普渡,直到廿九日開鬼門,家家戶戶以及工商行號,除在家門拜祭之外,有的還另到廟裡拜祭,以配合誦經施食,使「無祀孤魂,來受甘露味」。所以各地廟宇的香火,在這時非常鼎盛。        「鬼月」也叫中元節,又名「盂蘭節」,孝子賢孫,都以這一天為祭奠祖先的日子,它代表著慎終追遠的意義和倫理觀念,所以為人們所重視,中元節能夠長遠的流傳下來,溯其淵源,則應歸功於佛、道三教的倡導。        據佛教的「盂蘭盆經」記載,原來釋迦牟尼最初傳揚佛教的時候,首先說服了當時印度兩個最有名的學者,做他的弟子。這兩個弟子是舍利佛與目犍尊者(目蓮)。他們都是人中之傑。目蓮為佛弟子中的神通第一。據說,他會運用神通知道他母親大採菽氏,正在地獄中受苦受難,於是他用盆盛飯給他母親解飢,沒想到飯一到他母親口中,立刻就變成了火炭,目蓮沒有辦法,便跑去向老師求教。釋迦牟尼說:「你母親前生罪孽太重了,不是你一個人的能力所可解救,必須廣請十方僧眾。在七月十五日這天,具五果百味,供養七代祖先及十方孤魂,才能解救爾母之苦難。」目蓮為了救母,當即照辦,這才把他母親的靈魂從地獄中救了出來,以後各地佛教信徒,便都在此舉行功德法會,超渡父母的亡魂,以盡人子的孝道。        此後道教也認為中元節這一天,地官當令,召集地獄中所有的鬼魂,辦理一次超度,以減免他們劫難,超度的方式是在玉京山舉行都大醮,由信徒們用竹籐編成一個大盆,名為孟蘭盆,盆內裝滿鮮花百果,用為超度。        中元節各地風俗不同,不論佛教道教都舉行孟蘭大會。此外還有放燈與燒化等,前者是用瓜皮或油紙,做成各式各樣的燈,以及彩船放到河中或海邊,意思是給冥間照路;至於燒化,就是給亡魂送錢。 但是陰聞出來的鬼魂,有不少人無家可歸;因此使人們想到自己直系的祖先,固有後人祭祀,獨有「祖先的朋友」沒有著落,所以在中元節這一天,各地都以普渡,惠及孤魂野鬼,使其均能享受人間的溫暖。        根據料記載,陜西地方於七月十四日夜放水燈,河岸觀者如堵,熱鬧異常。 江蘇特別講究放水燈,先由經理人向人家募一筆經費,然後雇船數十隻'於七月十四日夜間遊行河中。船上皆紮彩懸燈,請僧人誦經禮懺,坐在未後一隻船上的人就將五彩紙摺成之燈,點燃火燭,置入河中,輕浮慢流,紅白相間,煞是好看之至。 山東人家在七月十五日晚間致祭祖先時,將西瓜割成無數齒,名曰西瓜山。祭畢,合家分食果品,在城市中的人並且把城隍抬出巡遊,俗傳城隍出巡,象徵開鬼門關,放鬼出地獄,這時一般愚夫愚婦,紛紛入廟燒香,祈禱福壽。        浙江地方到了中元節這一天,屠門罷市,人家多持齋誦經,祭奠祖先。僧家則設盂蘭盆會,晚上多到西湖放燈,謂之「照冥」。安徽場面更大,每逢中元,各寺院均設醮超薦野鬼孤魂,一般人則焚香紙於途,灑米飯於野,而且要選擇在三叉路口,謂之「齋弧」。湖南更不相同,每家購紙燭、金箔、銀粿或紙箱及冥包等紙類焚化,且於三日前折冬青一枝,放在神龕上面,供奉酒食,如待大賓。人們相信祖宗靈魂會在中元節回家察看自己的兒孫。但是福建的仙遊、德化、永泰、莆田一帶,則在七月廿三日舉行普渡,除聘道士誦經作法外,每家祇設飯一桶,菜十盤以內,供奉孤魂而已。        臺灣在文化上與中華民族文化同一源流,在地緣上與中國大陸為不分之體。臺灣的開發,都是早期大陸來臺之先民,胼手胝足,冒著瘴癘與番害,而奠下基礎的,他們多數是隻身來臺,從此埋骨青山。這些為數甚多的孤魂野鬼,值此中元佳節,需要特別照顧,要舉行大拜拜,所以本省同胞對中元節的重視,較之大陸各省有過之無不及。當陰間開鬼門時「拜門口」,這時家家戶戶在門口供五味碗(豬肉、魚、雞、鴨等等),以及糕、蝶、酒、飯,供品上各插香一支,以祭祀「好兄弟」,所謂好兄弟就是對無祀孤魂稱呼。不過這樣的祭祀,「好兄弟」是不會滿意的,必須在七月十五日這一天再以隆重的「普渡」予以招待一番。普渡多在寺廟舉行,一般都設「普渡壇」、「孤棚」、「幢」等,還要豎「燈篙」,以略帶枝葉的竹竿,上懸燈籠。同時紮許多紙糊的鬼神像,主要的有焦面鬼王,以及城隍、土地,與供孤魂棲息的「翰林所」、「同歸所」和「陰山」等,「陰山」係紙糊作山狀,上面並附有故事人物,如往西天取經的唐三藏、孫行者、豬八戒。「幢」係紙糊的經幢,為特定的超度對象如產死、溺死者的亡魂而設。多由婦女們來做,因為這些祇有她們最相信,據說亡魂會經此從「血污池」、「枉死城」提升出來,故「幢」會越牽越重,因為被鬼絆住了。        普渡是非常熱鬧的,主要的是「普渡壇」的氣象,有的上三宮大帝像,有的上佛教的三世如來像,前來再高高地放三個「燈斗」,燈斗是盛米的斗,斗上插著古銅鏡、古劍、小秤、剪刀、尺、小紙製紅傘蓋,並燃著燈火的小燈盞等。最前面才是供桌,供奉豐富的牲醴、看碗、看果等。意思說祇是看的。它用豬爪、雞、鴨、水果等材料,再加麵粉捏合成飛禽、走獸、戲文人物等,栩栩如生。 普        渡壇外面用木板搭成大小一二十坪的木臺,稱為「孤棚」,上面堆滿募自各家的祭品;有滿滿的米飯,是用蘿盛著的,整打整打的啤酒、紹興酒乃至汽水、可口可樂,另有五牲、三牲、上面都用小竹籤,寫著某某家供奉,那些豬頭、雞、鴨,一家比一家的大。另有許多的雞盞、粽盞、粿盞,裡面都盛得滿滿的,據說至少有「平平四十五盞」,祭品上面又橫七八地插滿寫著「敬奉陰光」的小三角旗,和點然著的棒香,顯得香煙氤氳,氣象萬千。        普渡開始,還有一套繁複的程序,包括:聞樂(奏樂)、發關、豎旛、精神、謝三界、請觀音、請孤魂、請灶君、拜幢、獻供、小施、揚旛、謝壇事等手續,都由道士、和尚依法而行,人們則頂禮膜拜。        臺灣過去「搶孤」的風氣,傳說「孤棚」上面所懸的三角小旗,乃是護海之寶,可維平安。因之人民搶奪激烈,每面旗可值白銀四十兩。所以搶孤的人,老幼齊出,男女同趨,往往平安未保,即已發生不安,因此在劉銘傳擔任台灣巡撫時,即已下令制止,遂不復行。臺灣原有「放水燈」的傳統,如今也不大流行。        「普渡」之後,對於自己祖先,另有燒化的表示。燒化,就是把金銀紙箔和紙製衣服用品燒掉,供給亡魂使用。這些東西照例都用一張大銀紙包起來,一包一包的燒。每一個包袱的封面必須寫上物品數量和收件人亡魂的姓名,也就是七代父母的名諱。因為陰間的鬼魂太多,為免別亂收,只好寫清楚一點,所以在包封上,還得貼上一張「冥幣」,表示郵資和關稅均已付清。        寫包封的工作,照例責成正在上學的孩子負責,這也是一次機會教育,無形中使孩子們記住七代祖先的名字,澈底知道自己是道地的中國人,等到長大以後,就不會數典忘祖。        中元普渡在形式上,是專門為了應付鬼的,其實也是一種文化傳統的表徵,窺其本源,過去頗多繁文褥節,特別是臺南、鹿港、艋胛等地的普渡,顯得多彩多姿。        以臺南普渡來說:在七月初一就開始了,各家詹下都已掛上四角玻璃燈一盞,上面蓋著一個竹笠,燈上寫「普渡植福」等等文字,通宵達旦,燃著燈火,全市好像一座不夜之城。        七月一個月間,依例各街各境,另分別舉行「公普」。各街各廟,都各演出平劇、亂彈、七子班、車鼓戲、皮影戲等盛況空前,人鬼同樂。鹿港做普度時,好像過年一般,在外工作的人,都老遠趕回或寄錢回家使用。大致在農曆六月廿日起,各家便豎起路燈,鄉下用帶著枝葉的生竹竿掛著紙燈,街中則在簷下掛著玻璃燈,越是鬧區,燈罩的裝璜,越加講究,也有掛著彩色的走馬燈,從七月初一起,到處燈火輝煌。現在民間還保存一首民謠,從初一唸到卅日表示,每日換一個地方普渡。該民謠寫道:        「初一放水燈,初二普王宮,初三米市街,初四文武廟,初五城隍宮,初六塗城,初七七姓生,初八新宮邊,初九與化馬祖宮,初十港底,十一菜園,十二龍山寺,十三衙門,十四飫鬼埕,十五舊宮,十六東石,十七郭厝,十八營盤地,十九杉行街,廿後寮仔,廿一後車路,廿二船仔頭,廿三街尾,廿四宮後,廿五許厝埔,廿六牛墟頭,廿七安平鎮,廿八濠仔寮,廿九通港普,卅日龜粿店,初上米粉寮,初二乞食食無 」從這個日程表看,每天都在普渡,實在不太適宜,難怪以後要改革了。        艋舺的普渡,則有「公普」與「私普」之別,「公普」是以寺廟為中心,信者輪值,分擔頭家、爐主,公募費用,舉行放水燈和普施;「私普」是各街各戶分別舉行普施,連日不休,在日據時代還要舉行藝旦會,其排場之大,耗費之巨,遠勝其他各地普渡。艋舺地方並就行著一句俗話:「全街吃躋躋跳,不值水仙街口三粒蛤」,就是指此而言的。迨至臺灣光復後,完全趨於正常了。        總而言之,一年一度的中元節,源於佛道二教的倡導,相傳迄今,已有數千年歷史,顯示中華傳統倫理的孝道,根深蒂固。過去的「普渡」形式,雖然繁文褥節,奢靡浪費,現在已經大為改進,既能保存固有美德,也合時代的需要。

[勞工藝文]中元普渡/葉盈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