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石油工會月刊特訊

我國的能源政策■林清朗

         前言:      石油向為國家之重要經濟之所繁,衡諸兩次世界石油危機,顯示其對經濟發展影響至深且鉅,過去臺灣在一個缺乏天然資源(石油)的國度裡卻能安然度過,究其原因不外乎國內石油市場之穩定,設若當時市場掌握在外國油商之手或國內財團之手,則適時反映國際油價在所難免,國內之經濟又豈能不土崩瓦解,因此維持市場之穩定有其必要性,而這個角色扮演非國家莫屬。

         臺灣油品市場之分析:       一、國外石油公司之進入經營方式:          加入WTO後油品市場開放進口,外國油商試圖以低價購買中國石油公司股份取得經營權以解決進入市場後不易克服之相關經營問題;如油庫設置、輸油管線舖設、行銷據點(加油站)之設置或加盟等…。

         俟取得石油公司現有之龐大資源包括全國直營及加盟總計一、六○○餘站及天然氣輸儲設備後,國內將無一家石油公司與之匹敵,透過價格促銷後市場將為其獨占,國內油品市場若任由其鯨吞蠶食,屆時壟斷國家總體經濟體系命脈,紊亂國內經濟將無法避免,然若交由公平交易委員會裁罰又恐難以取信於國際社會(因公平交易委員會非為國際組織其公信力有待商榷),又若外國油商背後有其政府勢力之支持則其後果將更難掌控與預期。

          二、臺塑油品在市場之分析:          若中油公司在完成釋股66%後,經營權掌握在外商或策略聯盟之手,則臺塑石油將面臨一場嚴厲的價格戰,以外國大型油商之財力,再加以中油公司無可取代之資源,臺塑油品將難以在油品市場中存活,一旦被淘汰出局,其建廠之數千億資金龐大貸款及相對的失業問題勢必會使國內經濟金融遭受嚴重打擊與挫敗。

         三、中油公司經營權屬官方之重要性:          油品市場開放後,中油在油品市場的角色扮演由獨占到制衡,若中油公司釋股高達百分之66%,則官股僅剩34%在無法掌握經營權下,臺灣油品市場將出現失衡情況,雖說自由市場公平競爭,然而石油是經濟資源也是國防命脈,一旦發生能源危機或整個油品市場遭外商壟斷,整個國家的經濟命脈若真如此被截斷,則總體經濟亦將如土石流與骨牌效應般應聲而倒,整個國家或社會將無法承受如此重大的衝擊,國內油品經濟必將無所依存,任人操控。

         四、中油公司對政府之財政貢獻:          中油公司過去雖說獨占但對臺灣的經濟發展佔有絕對重要之影響,今日的中油公司在蛻變中,以其各項的業務推展創造盈餘最近十一年來共計為政府財政賺進一兆二千七百零一億元(如附表);對現今政府財政短絀之情況,對穩定國內金融、政府稅收,絕對是一項重要財政收入來源。

         結論:          綜合以上觀點說明只有中油公司在民營化過程中將釋股由原先之66%降至51%完成民營化,才能避免油品市場失衡讓中油公司既收民營之績效又能兼顧制衡之角色,符合整體經濟利益,使市場機能更健全。

 

 

     

 

中油公司80-90年度對政府財政之貢獻

[反民營化專欄]我國的能源政策/林清朗

 

臺灣石油工會台北市重慶南路1段7號5-6樓 TEL:02-23817712 FAX:02-23753986     http://www.tpwu.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