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斯‧福山在1992年發表「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一書,他認為歷史的發展已到了最終階段,資本主義贏取了最後的勝利,民主主義與市場資本主義成為歷史的發展核心;福山只是為了合理化美國霸權而提出歷史終結論,主張歷史的舞台只剩一種價值、一種權力,不再有正反兩種力量對立的頡抗;但維持不了多久,2011年的金融危機對福山的主張造成嚴重的打擊,宣告勝利的資本主義竟然出現全球性的經濟危機與衰退。

  理論家主張政治權力的自由競爭可使政治臻於相對的至善,從20世紀後期開始,人們發現自由民主並非如此;政黨的競爭會造成它們向平庸集中,政客只要選票,絕少致力於問題改善。但人們對政治的期望和要求並無減少,造成人民對政府、政黨的不信任增加。由於人民對政府不滿,政府動輒得咎,所以近年來出現「民主政治超載理論」及「過多元主義」的「民主癱瘓論」;值得注意的是1990年代後,由於網際網路的發達,形構了「電訊民主」的時代,人們透過電腦和手機來表達不滿及展開不滿動員,這使得政府的政權能力因大量「微權力」興起而更為下降,整體世界由「歷史終結」走到「權力終結」,全球權力結構、權力關係和權力行為已發生重大變化,掌權者在執行其權力時牽絆反對力量增強,無力與無能的現象頻生,導致政黨與國家更加受制於公司財團,更加向富人傾斜,而對最根本的所得分配、貧富不均則無所指責。

  摩伊希斯‧奈姆(Moises Naim)在「微權力」(The End of Power)書中對此近代政治的權力衰退現象有清楚的解析,他認為權力衰退產生的危機在短期內會削弱社會福利、個人生活品質,並且觸及強烈反應甚至澈底的災難。並指出會引發五個明顯的危機:失序、技術要求降低與知識失傳、社會運動庸俗化、增加不耐與縮短注意力、疏離感。他認為我們必需了解權力正在如何改變及其帶來的影響,否則任何未來的規劃都將失敗。他建議要改變權力的討論,第一步就是要走出電梯思維,不要沉迷於誰會崛起、誰會失勢;越聚焦在排名,越容易忽略權力衰退對所有競爭方的削弱有多大。第二是要避開「可怕的簡化者」,簡化者常以意識形態包裝了問題,而忽略了問題的本質與複雜性。第三要重建信任,尤其是對政府及政治領袖,要做到這點必須大幅改變政黨組織與運作方式,以及領導人遴選、監督、當責、擢升或貶職的方式。最後,提高政治參與,重新思考政黨,讓招募的方法現代化,重整組織及運作以提升它們的魅力,重新獲得更多社會上的信任。

  台灣在2015年末面臨了政府改選的問題,過去人們抨擊政府無能,對政府、政策不信任,許多民間地方團體或利益團體對政策抗爭,造成政府許多政策空轉,人們必須改變這些狀況,重建人民對自己國家政治體系的信任,並且賦予政治領袖有能力阻止權力衰退,讓他們能做出強硬的決策並突破僵局,我們才有能力去處理全球最迫切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