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勞工安環]老莊保育與自然生態保育/楊石隱勞工安環

老莊保育與自然生態保育/楊石隱

 

[勞工安環]老莊保育與自然生態保育/楊石隱

[勞工安環]老莊保育與自然生態保育/楊石隱

 
  ▲老聃畫像。 ▲天道觀念追求的是人與自然的平衡。  

 

  一、前言         老聃與莊周合稱老莊,約與孔孟同時代,為公元前六世紀就已出現的中國最偉大的自然學派(Naturalism)。老莊常藉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等自然界物象,來傳達其宇宙觀、人生觀、知識論、方法論、政治論、生命觀、倫理觀等哲學理念。由於時代階段性的差距,老莊當然不是環保專家或反核人士,但老莊哲學確實蘊藏非常豐富精審的自然生態保育概念;當今臺灣已進入生態林業時代,應凸顯先賢的真知灼見。         世界第一位生態學家,為公元前四世紀的希臘學者Theophrastus,首先提出「有機體相互間,暨有機體與環境彼此間,有依存關係」。此後延至一八三八年,始有德國植物學家A.Griesebach具體提出:「在任何一生物群落中,植物與動物構成關係極為密切的整體」,奠定植物生態學基礎;一八六六年德國動物學家E.Haecket出,始有生物生態學之論述。一九三五年英國學者A.G.Tansley首倡生態系統之說,闡明生物群落與環境間的協調作用,構成網絡,然去老莊已遠。         森林生物群體之物質生產、能量貯備及其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所表現的價值,為森林之整體效益。森林之水平分布廣、佔有空間大,其成分龐雜、結構穩定,固定太陽能( 光合作用)的效率高,第一性生產力及生物量最大( 按綠色植物為第一性生產力,食草動物為第一性消費者,食肉動物為第二性消費者,真菌、細菌、原生動物為第四、五性消費者或分解者)。森林生物通過生理代謝、生化反應、物理及機械作用,既能調節、制約、改善其生態環境條件,又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與森林相近的其他生物群落之生態環境條件。         人類文化最基本的價值有三:人對自己的認識( 人己),人對人類的認識( 群已),人對自然的認識( 天人);全世界各大文化體系,皆在詮釋此三套之界定。中國文化最特出之處,亦即其最終極之關懷,在重視「天人群己」之間相應與互依之道;中國文化主流儒家的孔孟學說與清流道家( 非道教)的老莊哲學頗有歧異逕庭之處。然而儒家禮記中庸有云:「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背」,兩家不無溝通之處。二、道論         道家之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經第二十五章);老莊旨趣在於天地萬物同歸於道化,暢導自然之生機。儒家則主張「民之所欲,天必從之」( 書秦誓逸文),「天工,人其代之」( 書臬陶謨);荀子以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相譏,其「天論」一篇全以人力利用天行、徑服天行、運轉天行,總之是「人定勝天」,「戡天而用之」「人代工」;而道家則主張「毋以人滅天」( 莊子秋水篇)。         道家之言「道」,其序為人→地→天→自然;儒家亦頗言「道」,則分「天道、地道、人道」三層次,而其重心在「人道」,故論語衛靈公:「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荀子儒效篇:「道者非天之道,非地之道,人之所以道也,君子之所道也」。綜觀儒家主張以人力消弭自然界殺機,與道家暢導自然界生機以相衡,一重人事,一重天道; 說者以儒家務實際,道家為偉大。         儒家務實際之說,可徵之於荀子天論篇:「天道有常,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凶。強本而節用則天下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循道而忒( 差錯)則天不能禍,水旱不能使之饑,故明於天人之分,則可謂至人矣。不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謂天職;夫是之謂不與天爭職。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 參天)」。         老子著道德經上、下二篇,計八十一章五千言;上篇多言「道」,意在自然,下篇多論「德」,意屬人事。淮南要略:「言道而不言事則以與世浮沈,言事而不言道則無以與化( 自然)遊息」。道在何處可尋?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乃道」;天行有道,道在自然。自然具力量、興變化; 自人事言之,且為災祥禍福,主宰萬物之原動力。自然現象雖為人人所見所聞,惟自然之理則知之者鮮;自然之理即「道」,「道」可見於次列言辭及界定:         1、老子道德經首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示人讀其書者不可落於形器,所謂一入言詮便不是不二法門之「道」。形為形狀,器為器皿,形器猶如今稱之教條「框框」。莊子知北遊篇:「道在螻蟻,道在稊稗,道在瓦甓,道在屎溺」;以示道無具象,道不可道。         2、老莊哲學所言大自然的世界,就是一切人工未施之境界,萬物各任其原始,人類惟獉獉狉狉,渾渾噩噩,雜處於毒蛇猛獸之間,優游老死於此自然造化之中。         3、莊子知北遊篇:「至言去言,至為去為」。「道」是無為而不言教;四時行、百物生,人類恃之以生,萬物恃之以長,含生賦氣之倫( 生物各族群)皆各得其所矣,「道」仍行其自然,全不見其有為。老子第六十四章:「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若強有為而以人勝天,則必喪失天下之「樸」,今謂之破壞自然生態平衡。         4、綜合老子「天道」觀念:( 1)天法道,道法自然,故自然現象即天道,天道為宇宙之本體、本能。( 2)自然現象是無意志的。( 3)行無所事是天道之常,人若違反此天道之常便會召禍。( 4)如就人事而言,天道則是有意志的,所謂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故人與物必求順天。( 5)荀子天論亦謂:「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5、莊子對天道特別重視,認為宇宙一切現象完全由自然支配,所謂「人不勝天久矣」,「順之則治,逆之則凶」;導致後世養成「聽天由命」之消極思想。老、莊同為崇尚自然的大學者,但老子之崇,是要在自然中奮鬥,故無為而無不為,胡適甚至稱老子為革命家。莊子之崇,是無條件地順應自然力之支配,而以無用為大用。         莊子仕宥篇:「何謂道,有天道、有人道,無為而尊者天道也,有為而累( 煩勞)者人道也; 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與人道也相去遠矣」。         6、莊子人間世:「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焚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然莊子之所謂無用亦非甘作垃圾廢物,而是如孔子之所謂「君子不器」。有用之用如人之小有才( 亦如木之少有材),紙足召殺身之禍( 木有材則召伐),無用之用則可此擬於天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孔子語)。莊子云:「知無用而始可與言用矣」;又云:「周( 莊周)將處乎材與不材之間;材與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耶」( 山木篇)。         7、有日人中野孝次撰「清貧思想」一書,頗有老莊意味。日人所謂「清貧」非一貧如洗之意,而是由此置身方外生活,探索豐富的心靈世界,優游於一種儉約樸實卻又風月無邊的生活方式。在俗世經營( 生涯規劃)中,人類將被鎖緊於名利而喪失精神空間,可說是災情慘重。清風明月的「無事」也是一種「滿足」,是大自然、任自然。         仿效莊子「處乎材與不材之間」語意,人皆可生活在有事與無事之間,在涉事與不涉事之間,在當真與不當真之間;這「之間」二字夠玄妙,試想,無事之有事就是優容從事,有事之無事就是忙裡偷閑,當真的不當真就是洒脫,不當真的當真就是任自然; 精神的清貧,實可使人類的生活更富裕。三、物論         人、物兩觀念在老莊思想體系中可說絕對平等,其基本觀念見於莊子齊物論:「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齊一」。莊子論道,常以人與猿、 魚、蝍蛆、螻蟻等相提並論,不承認人與物間有高下之殊;「或為蟲肝,或為鼠臂」,悉任自然。又稱,道無所不在,道不逃物,與物無際( 無界線)。儒家對於人與物之關係則有君臣( 主從)、親疏、近遠之區別:         1、人為干涉主義,戡天而用之,人定勝天;儒家以人之心力足以治理自然界一切事物,有聖賢出,則風霜雨露能得其宜,天災時變能自銷息,而網罟不入洿池則魚 受其福利,斧斤以時入山則草木受其福利,牛羊狗彘之牧無失其時則牲畜受其福利。上自天時地利,下至昆蟲草木,皆待人力然後各得其宜;其意若曰:天地萬物,均待人力而後理( 經營管理)。         2、仁民必先親親,仁民而後愛物;親親-仁民-愛物,必須層次分明,不可躐等。人情於禽獸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若狗彘食人之食以至途有餓殍,則不免率獸食人,為不知類矣( 殊無族群意識)。故儒家對天地萬物之愛認為不應超越愛己身所屬族群,若所厚者薄、所薄者厚,則為不近人情。孟子曰:「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 後)仁民,仁民而( 後)愛物」;朱子箋注:「物謂禽獸草木,愛謂取之有時,用之有節( 勿濫)」。  ▲ [勞工安環]老莊保育與自然生態保育/楊石隱土石流充份詮釋了人定勝天的謬誤        3、以「仁」看待天地萬物;儒家最高理想在「行仁」,使天地萬物同歸於仁。仁,猶桃仁、杏仁、欖仁之仁,穀胚亦是。草木莫不有種核,核內莫不有仁( 胚芽),種核之仁是草木生生不息之源。謂之生機,十圍之樹、棟樑之材,溯其初生,不過一枚之仁。廣而言之,仁乃萬物共同生理,人之手足麻痺謂為四肢不仁或麻木不仁,天地不憫生機謂為天地不仁。程子曰:「仁者渾然與物同體」( 識仁篇),「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語錄);由此仁乃萬物共相,仁之表現為人之本性,發為同情心,因而周延,則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而仁覆天地矣,具體例釋為,森林之所以覆蓋大地,皆為仁( 種子生機)所形成。         4、儒家仁心之所極,亦莫不是舉天地間禽獸、草木、山川、土石,都能各得其所,各致其宜,然而此仍是「人為干涉」主義與「愛物次於仁民」意識,不為道家所取;道家主張,「物以率性」。         老莊哲學最為博大精深之處,固已摒棄人定勝天、人為萬物之靈的人類老大心理,即如儒家所主張「親親-仁民-愛物」的差等待遇,亦為小我格局、個人中心主義。

        老莊哲學係以天地與我並育,萬物與我為一;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張載西銘,與、同一族類意);雖山川草木之荒廢淒涼,蟲魚鳥獸之 轉刀俎,亦視同己身四肢百骸之痼疾,亟思有以健復而後快意。老子嘗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性為芻狗」; 明僧德清釋此:「所謂之萬物為芻狗者,譬如春夏之間萬物繁榮,秋冬之間萬物凋敞,物雖有盛衰之變,天地則行所固然。所謂以百姓為芻狗者,謂聖人之於百姓亦猶天地之於萬物,輔其自然而不忘、不助,使養生送死無憾」。芻狗者結草為狗狀,古巫祝用為祭祀工具,無實用意義; 依德清所釋,天道仍是無意志地行無所事,物群( 萬物與百姓)方生方死,無增無減;以儒家標準,可稱之為「麻木不仁」。         莊子至樂篇論及物種之「有幾?」,譯其文為:「物種如何變化?先沾水分濕潤之氣者,無中生出極細微的菌藻植物,得到土氣就於水、土之間生出苔鮮植物,較高爽之地因乾燥而化為車前草,車前草長在糞土可變成烏足草,烏足草之根在糞土中變成動物躋螬( 金龜子幼蟲),其葉則變成動物蝴蝶,蝴蝶產卵化為毛蟲,其生於灶底者名為鴝掇( 狀如新脫皮毛之蟲),千日而後變化成飛鳥,鳥之名乾餘骨者其口涎化為斯彌,斯彌化為醋罐中小蟲,此蟲生頤輅,頤輅生九猷,九猷生黃軦,黃軦生腐蠸( 螢火蟲),腐蠸生瞀芮( 似蚊而小);另有羊奚草( 根類蕪菁)者根連於久不出筍之竹,生出青寧( 寄生蟲),青寧生程( 豹、貘),程生馬,馬生人( 胡適以此稱莊子為生物進化論者),人身後回復於天機,而萬物都發生於天機」。是以萬物變化祇是一氣之轉( 細胞分裂),並無死生之別( 物質循環而不滅)。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第十章:「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為玄德( 玄德為普遍之德)」。

        第八十一章:「聖者不積,既已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英哲羅素認為老子「為而不有」理念是人類本能之創造性衝動( 另一本能為佔有性衝動);惟有創造性衝動能為「既已與人己愈多」,惟有創有性衝動造成「既已與人己愈少」。老子又云:「萬物任在而無所藏,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莊子齊物論例舉「孰知正處、孰知正味、孰知正色」,以人類生活百態與低等動物相提並論;似是「比物不以其類」,但莊子所執理由是,萬物既已與我為一,何必再分什麼高等低等?何不摒棄人為萬物之靈或人定勝天的優越感?人生天地中,與魚游江湖裡,鹿奔曠野上,各有其生態區位( Niche),實無多大殊別,若強為分辨彼此,人類胸懷豈非太狹隘?莊子甚至說:「盜亦有道,虎狼仁也」。         就食物鏈網,生物積量( Biomass),暨時空有序、系統相關、能量轉換、物質循環、相生相剋、負載定額等現代生態原理,老莊哲學齊萬物、一死生的理念,確屬高明。萬物一府、死生同狀( 莊子天地篇),是齊萬物、一死生的根本原理;如自萬物效用而言,則萬物同功、萬物齊能,故莊子曰:「自其異者視之,肝、膽、楚、越也,自其同者視之,萬物皆一也( 德充符篇)」。四、至德論         老莊的理想國即「至德之世」,為「小國寡民」,以國小則易同風,民寡則不起機心( 爭奪心),易與鄰國互相和輯;其能比附於今日自然生態保育理念者如次所敘:         1、莊子馬蹄篇:「至德之世,山無蹊隧,澤無舟梁,萬物群生,連屬其鄉,禽獸成群,草木遂長,是故禽獸可繫羈而遊,鳥鵲之巢可攀緣而窺;夫至德之世,國與禽獸居,族與萬物並,惡乎知君子小人哉」( 管它白貓黑貓,都是貓)。天地篇:「至德之世,上如標( 梢)枝,民如野鹿,是以行而無述,事而無傳」;其意若曰:「不出鋒頭,不留痕跡」。大宗師:「與其譽堯而非桀,不如兩忘而化道( 順其自然)」。         2、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七章:「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又第十七章:「功成身退,百姓皆謂我自然」;乃是老子衡量政治人物之標準。老子主張無為政治,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指出,為政察察維明乃治事失敗之由;淮南子:「灃子之深千仞而不受塵垢,投金鐵鍼焉則形見於外,非不深且清也,魚 龍蛇莫之肯歸也;是故石上不生五穀,禿山不遊麋鹿,無所陰蔽也」。俗有所謂「水清難養魚」,溪湖沼澤各自有其生態,現世生態保育理念,有絕對不干涉大自然之主張。         3、孟子離婁:「禹之行水也,行其所無事也」;禹貢以大禹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在外十三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猶謂行其所無事也何哉?揆其真意為禹能順水之自然性,以疏導入海而已,故禹之無為在無強為;若鯀之治水深強有為政策,勤築堤防,到處圍堵,終不免於崩潰身殞之禍,因其強有為實有違水之自然性。         水,是於陽光、空氣之外最重要的自然資源。老子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淮南子原道篇暢論水德:「天下之物莫柔於水,然而大不可極、深不可測,修( 長度)極於無窮,遠逾於天涯,息耗減益通於不訾( 貲),上天則為雨露,下地則為潤澤,萬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無好憎,澤及跂蹺而不求報;富贍天下而不既( 有限),德施百姓而不費,行而不可得窮極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擊之無創,刺之不傷,斬之不斷,焚之不燃,淖溺流遁、錯繆相紛而不可靡散; 利貫金石,強濟天下,動溶無形之域而翱翔忽區( 恍惚世界)之上,遭回川谷之間而滔騰大荒之野。有餘不足與天地取與,授萬物而無所前後,是故無所私而無所公、靡濫振蕩、與天地鴻洞( 虛空混沌狀),無所左而無所右,蟠委錯紾、與萬物始終;是謂至德」。         一九六四年美國聯邦政府公布「蠻荒法(Wildermess Act)」,確立保存未經人工任何處理的大片原野於原始蠻荒狀態,亦屬森林功能之一,其面積計達4,000 萬公頃。美國聖他巴巴拉加州大學納許教授刻正宣揚一項「千年大計」的前衛主張,著意於人類文明的「內向凝聚」,使人類終能回歸於真正的大自然。據其表示,千年之後全球人口將較現有減少1/3,全部聚居於人口密度極高的各都市中心; 在市區、道路、水庫、機場等外,廣大的空曠地區都將回復於洪荒狀況,而為大自然所重新佔領( 還諸天地)。每名弱冠待成年之人均將有四年時間在蠻荒中探險求生,尋求與大自然融和,一如現在真正的原住民族。在此之前,美國若干保育界人士已提倡一項「微觀自然(Micro nature)」的觀念,每人都可培育其「胸中丘壑」;一池春水,一段枯木,一粒砂礫,一枚種子,都是一片「自然世界」。五、養生論         老子道德經第十五章:「含德之厚,比於赤子; 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此謂赤子之德為最完善,蓋言所養之厚不為外物搖奪,一如赤子之純自然而無所斲傷;人能如赤子之無機心則不忤於物,物亦未有能傷之者。釋德清曰:「赤子不知不識,神全而忘機也,所謂忘於物者物亦忘之,人獸不亂群,入鳥不亂行,彼雖惡而不傷,以其無可傷之也」。老子主張,毋以人滅天,就是胸中不可存著機心;人皆胸無機心,天下不失其樸( 未成形之原木為樸),魚相忘於江湖。         老莊養生之旨,惟在不戕生亦不益生,以養、養之,自養也。老子第十一章:「益生日祥( 殃),心使氣日強( 僵),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絕)」;此謂強求益生則反足以速禍,喻之以揠苗助長;服藥物壯其身者適足以戕其身,凡益生不以其道必自速其死。現代自然生態保育之最高指導原則是以自然飲道養自然之體,為絕對不干涉主義,公園立禁,遊客不得飼食松鼠野兔之類,即師此意。又引用於資源節用恰當莫過;自然資源( 淡水、石油、木材、魚類)如過度開發,雖造成一時繁榮,實則已日趨耗竭以至滅絕。古成語「甘泉必竭,直木必伐」( 逸周書、周祝),「直木先伐」( 莊子山木、文子符言),「招木近伐」( 墨子親士),為全球各地天然林開採利用之模式。         孟子養生之論,亦符自然保育與更新復育之道:「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 何)以為美乎?是以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蘗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故茍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其意若曰:牛山之林地面積廣大,林木蓄積豐富,所以大量伐採殆盡,但林地還是有生產潛力,假以時日林木天然更新,根株長出萌蘗,牛羊又來嚼食,所以牛山才會變成濯濯。大家以為牛山既已濯濯,勢必荒廢無復生機,實則不知有土斯有財的道理。如果斧斤入山以時,林地得以休養生息,資源可以再生復育。留得青山在,不怕無柴燒,否則就會萬物俱銷,包括林木及野生動植物之消失;人身之體若旦旦而伐之,亦猶斧斤之於林木也。         人欲養生須以自然生態保育為鑒,已如前敘; 人對萬物之養,又應採取何等態度呢?莊子養生主:「澤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飲,不期畜乎樊中,神雖王( 旺),不喜也」;譯意:野雞候鳥求生艱辛,十步始得一食,百步始得一飲,但一旦被擒關入牢籠為人飼養,雖飲食無缺,但終不如自由翱翔於曠野天空之可貴。         莊子至樂篇:「昔者海鳥止於魯郊,魯侯御而觴之於廟,奏樂具膳,鳥仍憂悲不敢飲食,三日而死; 此以己養養鳥也,非以鳥養養鳥也。夫以鳥養養鳥者,宜樓之深林,遊之壇陸( 臺地),浮之江湖,食之鯈鯨,隨行列而止,委蛇而處。夫魚處水而生,人處水而死,故必與相異,其好惡固異也。故先王不一其能,不同其事; 名止於實,義設於適,是之謂條達而福持」。         欲以人養之法養天地萬物,是衹知有人類而不知有萬物,故敢為殘忍偏私而不自知;此乃老莊對儒家「仁民而後愛物」差等待遇的嚴正批評。         韓非子:「民獨知兇虎之有爪角也,而莫知萬物之盡有爪角也,時雨降集,曠野閒靜,而以昏晨犯山川,則風露之爪角害」;此喻自然生態環境破壞,肇致地球之不寧,豈非恰當?六、結論         古代學者、有司,並未刻意具體地提倡自然生態保育理念,乃因:( 1)人口稀少,地域廣大,資源豐富。( 2)工業革命與機械文明尚未出現,人類與自然界的破壞力薄弱,且惜物回收而幾無污染源。( 3)「國富論」經濟模式尚未問世,「國民所得率」競爭( 與人競、與己競)對自然資源透支。

        「商君」之書有謂:「昔者昊天之世( 原始社會),以伐木( 削枝為杖,縛石為戈)殺獸,人民少而木、獸多; 黃帝之世,不麛不卵( 不獵幼獸,不拾鳥卵),官無供備之民(奴隸 ),死不得用( 以葬 )」。在人類發展初期,原始人類剛從自然界分化出來,人類與大自然之關係應無殊於一般動物與大自然之關係,原人意識可謂是純動物式的,純粹自然意識。原人對天地萬物無所謂懼畏崇拜( 循此將發展為生產意識);不到利用蓄私( 循此將發展為生產意識);老子云:「萬物任在而無所藏,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老莊思想的根本淵源,以其去古未遠,意當出於人類最原始的動物意識、自然意識,或者竟是無意識的。         依老莊理論,某一問題凸顯後人類被迫設想方策來對付「這款」問題,故老子云:「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君昏亂有忠臣」,也算是一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舜稱大孝,成於其父頑、母囂( 愚悍)、弟傲;龍逢、比干之忠,由於夏桀、商紂之暴。         明末流寇張獻忠嗜殺,在成都立七殺碑:「天生萬物以育人,人無一德以報天,殺、殺、殺、殺、殺、殺、殺」;此句中「殺」字可當作「自殺」解,人若衹知剝削自然而不一思回報,其惡果將等於自殺。人口壓力關係於自然資源之消長,亂世而多天災人禍,是天意在調篩「人均( per capita)資源」,張獻忠殺人似乎是在「替天行道」。國人應該領悟摒棄「人定勝天」的觀念,而學習如何與自然融和共存。恩格斯注重人類與自然的密切關係,認為人類本身是自然界產物,是在自然的環境中孕育而與所處理環境共同成長發展;人類應依自然規律正確處理其與自然之關係。人類需要自然,但對待自然絕不能如征服者之統治異族,絕不能站在自然界外強作支配者。恩格斯亦指陳:「人類不要過分地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每一項所謂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人類」;看來,恩格斯與張獻忠倒有若干「觀念交集」。

 
 

 

 

 

[勞工安環]老莊保育與自然生態保育/楊石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