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勞工議題]經濟全球化的勞動關係樣貌/廖巧瑜勞工議題

經濟全球化的勞動關係樣貌/廖巧瑜

 

 

   對

於「全球化」這個字眼你會聯想到什麼?地球村?世界公民?還是全球的競爭力與全球的美國化等問題?我們所面臨的是一個新的時代,從開始重視的全球環境責任(全球化所帶來的環境災難,以及對於傳統農業的衝擊)、全球市場自由化等議題,甚至是未來可能發展成全球政治整合的世界政府的時代。

        全球化經濟在當代之所以受到高度重視,是因為循著市場自由主義邏輯之資本主義的擴張和對社會的衝擊面遠遠超過過去,舉凡金融、資訊網絡、生產形式、消費形式、和文化認同、社會安全體系所受到的變動和影響,複雜性與不確定性相當高,皆非單一主義國家所能自行運作和解決,也就是全球化經濟及其衝擊面向逾越了民族國家的疆界, 全世界各地區被捲入此種網絡的連結,而變成其中之一的據點,因此,必須依賴全球機制的建構,學習處理介於國家和全球之間問題的模糊地帶。

        全球化經濟當下的表現正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擴張運作,在以美國為主導下,在西雅圖世界經濟論壇會議集合了全球一千大企業的老闆,這些企業產值佔全球產值的五分之四,外加三十三國的領袖,其所企圖建構的全球經濟-跨國企業和無障礙(關稅、文化)貿易機制,保障的卻是全球不到2 0%的富裕人口。P .Kennedy在其「全球化經濟未來的隱憂」一文開宗明義即指出,全球化經濟在世界人口版圖中呈現弱肉強食的不正義,並質疑其是否能吸收佔地球人口百分之六十開發中國家的求職者勞動問題,以及其隨之而來的全球生態環境承受成長的破壞壓力,而這事實上是人類未來的關鍵。

        全球消費及生活模式逐漸趨向一致發展,有利於跨國企業消費產品的全球市場的建立;資本的流通自由、迅速,國際金融市場的全球化;不僅促成了國際勞動力的流通,也使得國際間的貿易障礙逐步消失,尤其是在WTO成立之後。但這些「進步」的發展也造成許多後遺症,如賴比瑞亞的全國金融破產,1997年的金融危機,台灣、中國金融的「不夠自由」而得以倖免。

        全球化最大的優點:就是什麼東西都沒有國界而可以自由流通,但是畢竟全球基本上就是由許多國家所組成的,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不同的競爭優勢和劣勢(如:資源多寡/人口多寡/經濟好壞)。台灣的經濟好壞是基於與其他國家互相比較的基礎,時事如:大陸大量傾銷蒜頭、香菇等乾貨,結果造成台灣的本土農民苦不堪言,而國際上許多大國家強勢的硬要推銷自己國家的東西,以國際壓力來迫使另一國家接受自由貿易經濟的條款。如果該國為了外交,不得不接受, 可是接受又會損壞本土經濟。

        除此之外,跨國企業取代了國家成為全球化的主角, 並且成為世界經濟的主要推動者。(表一:全球十大海外雇主,2000年雇用員工人數)以BMW在美國設廠就是一個國家配合跨國企業的例子,像是三年不用遵守環保法、不用交營業稅(稅收犧牲)以及所雇用之美國工人只需德國工人的1/2薪水等妥協。或者像是韓國政府為配合全球化,目前更有高達60%的非典型雇用勞工。而跨國企業的富可敵國更可以從數據上有驚奇的發現,如:美國通用電子年度的營業額約相當於印尼或伊朗國民生產毛額;美國GM汽車年度的營業額約相當於丹麥的國民生產毛額以及瑞士的雀巢公司年度的營業額約相當於紐西蘭的國民生產毛額…等等。(表二:1995年全球一百大經濟體)

 
   
 

[勞工議題]經濟全球化的勞動關係樣貌/廖巧瑜(表一  資料來源:台北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

 
 

[勞工議題]經濟全球化的勞動關係樣貌/廖巧瑜

 
   
 

[勞工議題]經濟全球化的勞動關係樣貌/廖巧瑜(表二  資料來源:Richard C.Longworth所著虛幻樂園:全球經濟自由化的危機)

 
 

[勞工議題]經濟全球化的勞動關係樣貌/廖巧瑜

 
   
 

[勞工議題]經濟全球化的勞動關係樣貌/廖巧瑜

 
   
 

        全球化也造成了許多脫鉤的現象(Disembedding),像是生產與消費的脫鉤(全球生產VS.在地消費),生產過程與最終產品產出的脫鉤(生產的枝節化),資本流動與生產的脫鉤(金融資本VS.真實資本),跨國企業與國家的脫鉤(國家別企業的消失)。在全球市場的邏輯中,因為金錢的追逐狂熱也造成國家經濟主權的喪失。GM的總裁甚至曾在美國議會的聽證會上,說出了讓人難忘的名言: What’sgood for GM is good for America (對GM有利就等於對美國有利)。

        雖然如此,不乏有替全球化辯護之聲而形成的弔詭爭論,認為跨國公司對當地外資的投入和建廠,不僅創造就業機會,並威脅面對競爭的地方資本家,同時其勞動條件和環保條件皆優於當地國內企業的無效率和充滿親族主義的貪污腐化、政治掛鉤。但面對此種全球化經濟的弔詭,我們不應忽略了強國支配、制定規範的霸權事實。

        經濟全球化對勞動的影響除了國家主權的腐蝕,也造成了失業問題的惡化,工會力量的危機,以及勞動的去形式化。在全球化的歷程中,就業人口結構亦產生變化,約20%的高科技和高附加價值產業,如:竹科工程師,成為少數全球化的優勢者;40%則以服務業、在地消費為主,屬於潛在的弱勢者,薪水降低、工作條件不如以往;其他40%在國內及國際毀滅性的競爭不幸成為全球化的犧牲者。進入全球化的時代,世界各角落的許多勞工們面臨著即時是在惡劣的工作條件下仍被迫繼續工作,為求基本的溫飽,哈佛大學經濟學教授Paul Krugman所說的被剝削總比失業好。早在1995年世界500位產官學精英便提出20 to 80:Tittytainment理論,推測在西元2 0 1 5年,也就是二十年後,進步國家將變成20至80的社會,也就是只有20%的勞工是國家的經濟主流,從事符號分析者才有未來,例行性工作將被機器所取代。

        全球化經濟實際上呈現高度弔詭的難題, 面對全球結構性失業的問題, 資本家刻意的利用資本流動和資本外移的手段,逃避母國勞動、環境成本及稅收的監督,將資本流向低管制、低勞動環境成本的國家,而造致了大量結構性的失業,並進一步破壞了各國社會安全體制的保障基礎,因為長期以來之經濟、福利、勞工、環境、社會安全的既存基礎被侵蝕掉。並且,此種資本流通無祖國的發展,造成資本家何處有利益即外移產業於何處,完全不受原有社會責任的限制。亦即,以WTO為藍圖的全球經濟規範,無疆界市場代表資本、勞動和商品的迅速、任意流通。資本流向低度管制國家進行生產,毫無設限的將商品輸向開放的各國市場,資本家卻不須負擔生產地的社會、環境成本,因而,自由貿易和流通卻代表著各地勞動空洞化的危機,今日在甲國、明日就可能在乙國,大量的結構性失業者意謂著全球化經濟的高度不正義。

        我們可以從一些資料中發現重要的失業指標,在全球3 0億勞動人口中應有三分之一的失業人口。1 9 9 4年OE CD(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a n d De v e l o pme n t)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相當於全球最富有的三十個國家,或稱已開發國家,就有3500萬人失業,其中有1500萬人放棄就業希望。1997年拉丁美洲國家失業率為8%,但在墨西哥許多大城市的失業率就超過50%,印度及巴基斯坦的失業率為15%,日本為4%;但專家估計至少有8%以上,甚至可能高達10%,日本企業專家預測,日本若欲與美國競爭,應裁撤約15-20%的員工。另外,在德國工業雇用就業的最大部門是汽車工業,二次大戰後,至1999年為止,共裁撤超過40萬人,比率已經接近汽車工業就業人口的一半。更甚者,部分專家預測到了二十一世紀初期,歐洲失業人口將超過2000萬人。(部分資料來自台北市政府勞工局勞工教育中心)

        全球化對於工作所造成的壓力,使社會產生不安和疑慮,使得中產階級與勞工階級都無法逃避這些問題:不管是第一世界或第三世界,有沒有足夠的工作,讓每個想工作的人都有事做?機器能夠取代我的工作嗎?在每個地方,失業和工作不穩定的問題,已從勞工階層蔓延到中產階級,也進入新聞人員和政治人士的視野,當他們看到工作危及鄰居、親人、同事,自然也產生不安的感受。如果美國的經理、德國的工程師和日本的支薪族,工作都朝不保夕,那他們的社會和經濟會變成什麼樣子?(圖一)

 
   
 

        [勞工議題]經濟全球化的勞動關係樣貌/廖巧瑜

 
   
 

        在全球化的衝擊下勞動關係開始往下走,貧富差距拉大,美國就是一個很顯著的例子。所有經理主管級以下的受雇者實際收入比1973年時平均少10%以上。美國0.5%的人口擁有全國近40%的有價證券,近60%的財產;此近20萬的超級新貴擁有的財產超過二億五千萬人口的財產總和。跨國企業資本針對內國勞動關係的形成,經常採取的策略有下列數項:

        -壓迫國家政府壓低或去除勞動法與社會法上的保障或給與規定。

        -對國家政府的核心主張是:必須隨時調整國內的規範體系、法律條文與制度制度(特別是團體協約、社會安全制度與教育體系),以適應全球市場經濟及金融動態及邏輯。

        -主張國家的據點/競爭力政策:壓低工資成本及勞動付隨成本,主張工時的彈性化,企業租稅的減免,勞動市場的自由化。

        經濟全球化對於勞動關係所帶來的轉變整理起來大致有下列幾項:

        (1)是保護勞工的法令被雙重質疑,一方面它提高勞動成本(亦即企業的經營成本),不利於企業的從事國際競爭,再者,它亦製造或惡化勞動者的失業問題。跨國企業全面主張法令的鬆綁,應讓勞動者有權自由協商法律最低標準以下的工資及勞動條件;去管制的對象例如:基本工資、解雇保護、工時的限制、團體協約制度、工會的保護法令等。

        ( 2 ) 勞動關係的彈性化: 主張勞動關係的形成及內容,法律及政府不應做過多的介入干預,一切應聽任市場的機制決定,主張彈性化的對象包括勞動關係的形成、勞動力的支配過程、勞動關係的消滅,主要措施為:定期契約、雇用自由及部分工時契約的鬆綁、工時限制的鬆動、勞動力的隨機調整供應、解雇自由等。

        (3)勞動的去形式化:主要就是把勞動及勞動關係,從現有國家法律、社會及經濟中的具體模型中擺脫出來,換言之,是在根本挑戰歐美國家過去所建立的典型勞動關係和周邊保護機制(包括勞動法、社會法)。隨著全球化所帶來的勞資雙方力量關係的極度不對等,典型的勞動類型正逐漸減少與消失中,取而代之的是類似部分工時勞工、身心障礙勞工、中高齡勞工等所謂問題族群勞工一樣艱難的勞動型態,例如:派遣勞動、隨生產而調整之工時。

        (4)勞動關係的去中心化與個人化:跨國企業主張排除工會對勞動關係的介入, 工會被認為是一個不利的制度性要素,資本傾向於由勞方作個別的勞動關係形成,排拒團體協約的規範強制拘束力,拒絕採取勞資合作或甚至共同決定的經濟民主模式,總結來說,勞動關係的形式與內容變成企業經營策略的一部分。(詳見林佳和教授,新時代的新社會契約)

        從全球化對於全球的衝擊,來看台灣在這一波全球化的趨勢中應如何提升呢?統觀來說,台灣是無法自外於世界潮流之外,面對資訊、知識經濟的競爭、區域(東南亞、中國)經濟競爭、勞工剝削和結構性失業、人口流動(外勞及非法移民)問題、社會安全制度危機(資本外移、政府稅收短缺)、生態危機與文化被殖民危機等,在在都是本土社會新生的挑戰。可惜的是,台灣公民社會的體質一向貧弱,無論在勞工、環境和文化運動上由於歷史的條件而缺乏有力的凝聚,社會內部批判和運動實踐的能量相當不足,這也是本土社會面臨全球化和全球在地化的危機。以Hello Kitty配合麥當勞銷售策略風行全台為例,其事實上成功的運用在地脈絡將本土社會塑造為一個匱乏的(我有你沒有)的消費社會,而其商品本質卻正當化為個人品味、嗜好等大量複製之齊頭式風格。相對於各國對基因工程科技嚴肅的反省,並逐漸產生全球串連的反基因食品運動,並對國際社會談判加以施壓的成功案子,本土社會明顯的缺乏在地化反省批判的實踐,即台灣社會對於全球化所帶來的勞動、生態與科技風險缺乏嚴肅的思考,將造致更大的社會不確定性與風險狀態。

        筆者在今年七月中旬的聯合報看到經建會研擬引進一百萬名外國專業人才,鎖定四十歲以下的外籍白領階級,特別是東歐、印度等地的高階技術勞工, 並設定2 0 5 0年前逐年完成。此外,針對台灣制定的技術與投資移民方向,應會仿照新加坡的作法,開放申請技術移民的範圍(包括: 企業主、資深經理人、工程師、技工、醫師、留學生等)。雖然官方認為此舉有助活化經濟及競爭力,但一旦實施,如此龐大的人數勢必對國內就業造成巨大的衝擊。

        全球化與世界普遍的不平等息息相關,即使是新自由主義的全球化捍衛者也不得不承認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社會問題之嚴重性。如果不能解決這樣的危機,先進國家的社會及國家都將面臨崩解的危險。由前文所言,面對新自由主義全球化所帶來的社會權力關係的改變,若不想朝著赤裸的競爭、多數人的艱困、貧富的懸殊差距、社會整合的崩解的不良方向發展下去,只有正視全球化發展下的勞動人權趨勢,和社會權力關係結構的不平衡,並企圖加以重建,或許能夠力挽狂瀾!

 

 

[勞工議題]經濟全球化的勞動關係樣貌/廖巧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