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勞工藝文]中秋節溯源/楊淑晨勞工藝文

中秋節溯源/楊淑晨

        中秋節溯源         中秋節雖屬古節,但起自何時頗難稽考。據傳在三千年以前,周朝便已有拜月的儀式(公元前一一二二年),到秦始皇二年(公元前二二○年),在民間便有了中秋節種種娛樂和集會的活動。         相傳古人對中秋節,戳而為三:農曆八月十四為迎節,八月十五為正節,八月十六為餘節,這就是現在各地所謂「迎月會、賞月會、追月會」的由來。「武夷山記」載:「武夷君,地官也,相傳每於八月十五日,大會村人於武夷山上,置幔亭,化虹橋,通山下。」,「八月十五日,太極王,皇老姥,魏真人,武夷君,並坐空中,先呼車人為曾孫,汝等男若女分坐,乃命鼓師張安陵等行酒,命歌師彭令昭,唱人間可憐之曲。」。         據諸山譜載稱:「武夷山神號武夷君,秦始皇二年,一日語村人曰:汝等以中秋日會山頂,是日村人畢集,見幔亭綠屋,設寶座,施紅雲紫霞褥,器用具設。令男女分坐,聞空中人聲,不見其形,須與樂響,但見樂器,不見其人。酒行命食,味皇甘美,惟酒差薄。諸仙既去,皆欣然,因命其地日同亭二水。」以上兩則所記載略同,雖屬神話可能就是中秋節的濫觴。         然而,諸山譜屬於明代人執筆,文中「中秋」一詞,係屬於追述,只當「續博物志」而已。至「中秋」一詞,似乎最先見於唐玄宗開元年間。據輿圖備考載:「商州商山,即四皓隱處。開元時,唐太宗避居山中,逮六逍遙館,分為:春秋朱融,晴夏晚霞,中秋午月,冬日初出,暑輩清風,夜階急雨等六景」。以上所說,對中秋這一名詞,似乎較為可靠。         據世說載稱:「庚太尉在武昌,秋夜氣佳景清,使吏殷浩王胡之之徒,登南樓理詠,音調始遒。聞函道中有屐甚厲,定是庚公。俄而率左右十許人步來,諸賢欲起避之。公徐曰:『諸君少厲,老子於此興復不淺。』因便據胡床,與諸人詠謔,竟座甚得任樂。」         又據晉書袁宏傳:「謝尚時鎮牛渚,秋夜乘月,率爾與左右微服泛江。會宏在舫諷詠,聲既清朗,辭又藻拔,遂駐聽久之,遣間焉。答云:是袁臨汝朗誦詩,即其詠史之作也。尚傾率有勝致,即迎升舟,與之談論,申且不寐。」這又是文人常引為中秋的故事。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古代的神話,唐時詩人李商隱也寫了一首詠嫦娥的七絕:「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真是繪聲繪影煞有界事,此詩至今仍傳詠於世。         王充論衡載:「后羿善射,從西王母處,取得不死靈藥,為其妻嫦娥竊服,遂得不死,奔於月宮。」又據搜神記載稱:「后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嫦娥竊之以奔月。」漢朝「准南子」書中提到的嫦娥,傳說她是夏朝的美女,丈夫后羿是黷武殘民的暴君,曾得到西王母所賜的長生不死靈藥,便更加狂妄地不怕天怒人怨,最後人民起來反批暴政,嫦娥就偷吃了不死之藥,飛入了天宮。         古人遙望著月亮的黑影,想像出種種有關月亮的神話,春秋時代「楚辭」中說月亮襄有隻玉兔,在日夜不停的為神仙搗藥,直傳到現代,北平人過中秋節,家家戶戶還供隻「兔兒爺」拜月的奇異習俗呢!         祭月摭月         祭月來自古代,據禮記云:「王宮,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及「祭日於壇,祭月於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祭日於東,祭月於西,以別外內,以端其位」不見日月星(三光)都是古人祭紀的對象。祭月的意         義,除了上面所指的,還有「日月而玄,天地之靈」也。         又據管子載:「秋至而米熟,天子祀於太廟,西出其國百三十八里而壇,朝諸侯卿大夫列士,循予百姓,號曰:『祭月』。」到明朝己經很流行,帝京景物略卷:「八月十五日祭月,其祭果餅必圓……紙肆市日光紙,繪滿月像,跌坐蓮花者,日光偏照菩薩也。……家沒日光位,於日所出方向,月供而拜。……餅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按:宋人夢梁錄卷四也有民間玩月賞月慶祝中秋節的記載,則此俗由來已久,自可徵信。而孔叢子所謂「夜明所以祭月也」,則指出了人們對月亮的崇敬,所以隆重祭拜一番。         拜月         至於「拜月」,據司空圖詩載:「晚粧留月拜,捲上水晶簾。」蘇東坡詩云:「拜月無人見晚妝。」可見拜月是婦女們的事。據粵西居民,每年中秋夜,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村中十七、八歲的姑娘,他們會獨自在家中的晒樓上,或是院子裹,單獨另設一香案,供上水果、餅點,並將早自做好的兩雙形如大姆指大小的鞋,一雙是黃色鞋面不繡花,一雙紅色緞鞋繡花,黃的是送月老,紅的花鞋則送月姥姥穿。據說,女孩子祭了月老,她將來一定可以嫁個好丈夫。         中秋夜拜月,大抵每個時代和每個地方,習俗都大同小異。而每個民族對於拜月亦有他們獨特的形式,例如:苗人跳月,漢人就沒有這種風俗了。而民間拜月,大多沒有繁文縟節的儀式,僅焚香和陳列瓜果,但瓜果必須是圓形的,或排成圓形,北方以瓜、藕為主,華南則以芋和柚為主。也有趁家人團聚之便,先舉行祭祖的,則更有意義。         月餅         「月餅」為民間中秋節食品,傳說起源於宋朝末年,而盛行於明清兩代,蘇軾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又周密所著「武林舊事」的「蒸作從食」條,那時以其形似月,則見明人陸啟泓的「北京歲華記」,有云:「中秋之夕,人家各置月宮符像,符上兔如人立,陳瓜果於庭,餅面繪月宮蟾兔,男女肅拜燒香,旦而焚之。」又明人田汝成著「西湖遊覽志」載:「中秋民間以餅相遺,取團圓之義。」酌中志略亦云:「八月一五,供月餅瓜藕,候月上焚香,即大肆飲酒,多竟夕而散。」         另一說,元朝統治中國,蒙古人做了皇帝,要每十家人供養一個蒙古人,這一個奉命坐吃的蒙古人,握著那十家人的生殺大權,一不如意,問題可大了,還規定每十家只准用一把菜刀。那菜刀還要存在蒙古人的手上,每次要用,得向他申請,其他的暴政,也就可想而知,漢人在這嚴酷壓迫之下,心裡存著反抗念頭,剛好劉伯溫定了一個計策,發動長江北岸起義,所以他約定漢人在八月十五那晚,家家張燈結綵慶祝中秋,還吃月餅。張燈結綵作用,是一種漢人的標誌,以有別於蒙古人家,好教進攻的軍隊專向沒有張燈結綵的蒙古人家攻殺。月餅的作用,是用作秘密傳報。因為月餅的餡子裡面,由地下工作人員特製,夾入「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口號,大家果然照辦,到了那晚,大家一齊發動,配合朱元璋軍隊,把蒙古統治推翻。這個故事可能是真的,也流傳很廣。         本省民間除製月餅祭土地公,農家常把金紙紮於竹枝,插於稻田,演戲酬神,邀親友團圓賞月,張燈建塔,陳列古玩,硃書元字等已不多見了,每當玉兔從雲端露面,滿地銀輝的時候,家家的大門口,便擺著長桌供月餅、柚子、西瓜之類,點燃香燭,稱之「迎月」。         吃芋         中秋吃芋,也有一個傳說,漢光武起義時,有一次孤軍被圍在山上,而且沒有東西吃,王莽的軍隊又放火燒山,情勢非常危險,忽然大火中傳來一股香味,原來是許多野生的芋頭被燒熟了,大家掘來吃後,士氣振奮,反攻大勝,所以後來通令全國在中秋吃芋,以為紀念。另有一傳說是,明朝末年,遺民們流離逃難之中,趕上了中秋節,沒有月餅可吃,正好當地芋熟,便用來代替,所以廣東俗語說:「有錢人家吃月餅,無錢人家吃芋頭。」而中秋吃芋頭在本省民間來說,早已成為歷史陳跡了。         賞月         我國民間賞月之盛,莫過於宋代,據宋人夢梁錄上云:「八月十五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此際金風送爽,玉露生涼,丹桂香飄、銀蟾光滿、王孫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高樓,臨軒玩月,或開廣香榭、玳t筵羅列、琴瑟鏗鏘、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歡。至如舖席之家,亦登月台,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雖陌巷貧窶之人,解衣沽酒,不甘虛度是夜。大街買賣,直至五鼓,玩月遊人,婆娑於市,至曉不絕,蓋金吾不禁故也。」由此可知當時人對賞月之盛況和重視賞月之一斑了。         中秋夜裡的明月,集溫柔、神秘、明媚、幽艷之大成,所謂「一年明月,今宵獨秀」寫盡了中秋月景。昔人描寫中秋江中觀月說:「月光倒囊入水,江濤吞吐,露氣吸之,饌大為白。」唐書載:「八月十五日夕,禁中玩月,備文酒之宴,時長天無雲,月色如畫。」又歐詹玩月詩序說:「月之為玩,冬則繁霜大寒,夏則蒸雲大熱,雲敝月,霜侵人,俱言乎玩。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蟾兔圖,涓埃不流,太空悠悠,嬋娟徘徊,桂華上浮,昇東林,入西樓,肌骨為之疏涼,神氣為之清冷。」由上述記載,可知唐時中秋賞月,不分禁宮與民間,已蔚然成俗了。

[勞工藝文]中秋節溯源/楊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