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勞工

[篇首語]這是一首協奏曲,單音符成就不了台灣經濟發展!/編輯室篇首語

這是一首協奏曲,單音符成就不了台灣經濟發展!/編輯室

        五月在51勞動節拉開序幕,五月是陽光和梅雨交錯的時節,中華電信工會抗議民營化釋股發動罷工、7月勞工退休新制將上場、產官界蘊釀讓勞動派遣法制化等,讓2005年的5月空氣中浮動著絲絲不安的氣息…。        資本主義主張的“市場效率”,而這效率來自「資源的最佳配置」,其所包涵的範圍極廣,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多元的配合;但台灣的產官學界時常將之解讀成企業生產成本的降低,而最能立竿見影的就是「人事成本」的降低,企業無須負擔研發創新的風險,盈餘可立即彈升,但這種形態能無限的重復嗎?勞動派遣是在這樣的思維下應運而生,不止將勞動商品化,而是進而將之保麗龍化-“用過即丟”。        韓國的國民所得今年超越台灣,經濟學者認為在短期內韓國的經濟成長將大於台灣,且差距將拉大,但韓國的勞動派遣遭到韓國工人激烈的反對,工會反對的結果迫使韓國政府對勞動派遣動的使用限制從嚴,但結果證明並無礙於韓國經濟的成長,顯然韓國的經濟成長不只單靠對工人的剝削,還有其它的因素促使經濟成長;同樣的問題出在民營化這個議題上,墨西哥為要拿到世界銀行的經援而接受其經濟調整的要求-最主要的就是將墨西哥的國營事業民營化,結果80年末爆發生“龍舌蘭酒危機”,讓墨西哥經濟陷入風暴,最後迫使世銀的宗主國美國拿出鉅額貸款來拯救;這些例子都說明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複雜性與脆弱性,很多當初看來相當精明的理論或決策都要在實施後才能獲得檢證,只是台灣的產官學界似乎永遠無視於資本主義發展過程這樣的經驗與歷史。        民營化若將之視為產權移轉為私人,即可利用到亞當史密斯國富論中人的“自利性”,並調動生產的積極性,可能太過於簡化問題,試看台灣今年有多少私人上市企業因經營不善或掏空,變成投資人的“痛”,可見民營化所涉不是單純的產權移轉的問題,近代的企業因股份公司的模式產生的「產.權的雙重分離」,企業演進成託管經營,經理層執行了股東的代理人職責,變成企業運作的核心,如何對公營事業授權鬆綁,擺脫軟預算制約的包袱,讓其能在市場進行競爭才是政府改革公營事業政策的真正面向。        本會莊理事長對近年來台灣勞動狀況的轉趨嚴峻深表關心,在相關場合不時對產官學界做出呼籲,表示台灣經濟的發展必須全民參與,成長的果實業必須全民共享,經濟發展的最大動力是人,因此台灣的政策考量不能脫離「人本」的方向。有關民營化的問題探討,莊理事長表示將在7月以後籌組「民營化論壇」,再與各界做更深入的探討與研究!
 

[篇首語]這是一首協奏曲,單音符成就不了台灣經濟發展!/編輯室